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语文高考考点知识点

2023-04-24 18:11:59 | 三涯网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数学学习的八种思维方法

1.代数思想

这是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小学阶段的设未知数x,初中阶段的一系列的用字母代表数,这都是代数思想,也是代数这门学科最基础的根!

2.数形结合

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数缺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名言,是对数形结合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初高中阶段有很多题都涉及到数形结合,比如说解题通过作几何图形标上数据,借助于函数图象等等都是数形给的体现。

3.转化思想

在整个初中数学中,转化(化归)思想一直贯穿其中。转化思想是把一个未知(待解决)的问题化为已解决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高次为低次等,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它是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4.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5.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6.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7.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8.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高考数学六大备考建议

01 函数与导数

近几年高考中,函数类试题一般会出现2道选择题、2道填空题、1道解答题。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经常考的知识点更偏向反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的图象、导数的概念和应用等,这些知识点要着重复习。

而在分值颇高的解答题中,通常会考查考生对于函数与导数、不等式运用等考点的掌握运用情况。掌握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答题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考生们注意的是,函数和导数的考查,经常会与其他类型的题目交叉出现,所以需要重视交叉考点问题的训练。

02 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题,虽是重点但难度较小。哪怕是基础一般的同学,经过二轮复习的千锤百炼,都可以掌握这部分内容。所以,三角函数类题目争取一分都不要丢!

从题型来看,会覆盖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类型。大题会出现在二卷解答题的第一个,也证明此类型题目的难度比较小。

在三角函数的部分,高三考生需要熟练的知识点有不少。

(1)掌握三角变换的所有公式,理解公式的意义、应用场景、考查形式、使用方法等。

(2)熟悉三角变换常用的方法——化弦法、降幂法、角的变换法等。应用以上方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证明。

(3)掌握三角变换公式在三角形中应用的特点,并能结合三角形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熟练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性质,并能用它研究复合函数的性质。同时,也要掌握这些函数图象的形状、特点。

(5)掌握三角函数不等式口诀:sinα上正下负;cosα右正左负;tanα奇正偶负。

03 数列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每年高考都会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重点知识点。考查题型常为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小题考查的知识点大都比较基础,难度不大;解答题中有难度中等,最后一题的综合题目难度较大。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相关题目主要考查数列本身知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数列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增长率问题为主。

考生应强化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找到解题规律,争取看到等差、等比数列不再头痛丢分!

04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的考查的题型也覆盖选择题目、填空题和解答题。通常情况下选择题目、填空题共三道, 解答题一道, 总分25-30分之间。

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的计算型问题,解答题着重考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立体几何题目再解答和练习时应该这么做。

(1)审清题目。不要上来盲目就做题,文字加见图案不看清楚很容易懵圈了,之后再次读题就会思路不清、得分困难了。看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所求结果是什么。

(2)看图分析。审题后就是静下心来先看清题目中是什么几何体。之后,分析几何体结构特征。看题目中的面面、线面、线线之间有哪些关系(平行、垂直、相等)。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图形中的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等关系。

(3)整理思路找出已知与未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及时提取记忆网络中的有关信息,再将两组信息资源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效组合,从而构思出一个成功的计划。即是我们常说的思考。

(4)做题检验。以简明、准确、有序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将解题思路表述出来,同时验证解答的合理性。即我们所说的解答。对所得的结论进行验证,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05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是重点也是公认的难点,高考的解析结合涉及的知识点有直线及其方程、线性规划、圆及其方程、椭圆及其方程、抛物线及其方程、双曲线及其方程以及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及其图像等。高考试题中有时将以上的知识点进行交叉综合考查,让考试的难度更大了。

(1)基础知识很重要。对于基础知识,不仅一个知识点都要熟稔于心,还要有能力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才能更从容的应对考试。

(2)概念掌握要牢靠。明确直线及其方程部分的基本的概念,直线的斜率、倾斜角以及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熟记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分别代表的含义。对于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考生要分别从其两个定义出发,明白焦点的来源、准线方程以及相关的焦距、顶点、突破离心率、通径的概念。每种圆锥曲线存在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情况,要分别进行掌握。

(3)解题思路。考生应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学会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分门别类的及时总结,勤加复习,做到熟稔于心。

对于向量方法,最长用的地方就解决与斜率有关的问题;对于“设而不求”的方法,最常用到的地方就是两种不同的平面几何图形相交的情况下求弦长的问题;设点法,最长用到的地方就是两种曲线相切以及求最值得问题等。

06 概率与统计

概率统计类型的试题约为两题左右,难度为中等或中等偏易。同时,概率统计题常对课本原题进行改编,考查基础,贴近学生的生活总体,总体来说此类型试题的难度不大。

概率与统计试题频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需要考生们进行熟练的掌握。比如: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发生k次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方差、抽样方法等知识点。

怎么学好高中数学

1.背诵数学公式

数学的出题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解题方法却是相对固定的,需要熟练掌握数学公式。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把数学公式背诵清楚,做到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记得起计算公式,这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步骤。

2.做多数学题目

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比较多,只有通过多做数学题目才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多做练习题目是所有高中科目都采取的一种方式。

3.学会独立思考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尤其是遇到难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去翻看解题技巧和参考答案,而是应该先思考怎么去答题。

复习高中数学的方法

一、课后及时回忆

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

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二、定期重复巩固

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三、科学合理安排

复习一般可以分为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实验证明,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特殊情况除外。分散复习,可以把需要识记的材料适当分类,并且与其他的学习或娱乐或休息交替进行,不至于单调使用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疲劳。分散复习也应结合各自认知水平,以及识记素材的特点,把握重复次数与间隔时间,并非间隔时间越长越好,而要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律。

四、重点难点突破

对所学的素材要进行分析、归类,找出重、难点,分清主次。在复习过程中,特别要关注难点及容易造成误解的问题,应分析其关键点和易错点,找出原因,必要时还可以把这类问题进行梳理,记录在一个专题本上,也可以在电脑上做一个重难点“超市”,可随时点击,进行复习。

五、复习效果检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的效果会产生变化,有的淡化、有的模糊、有的不准确,到底各环节的内容掌握得如何,需进行效果检测,如:周周练、月月测、单元过关练习、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都是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检测时必须独立,限时完成,保证检测出的效果的真实性,如果存在问题,应该找到错误的根源,并适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校正。目前市场上练习册多如牛毛,请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


语文高考考点知识点

2023语文高考考点知识点

高三的学生在面临高考来临前,一定要认真复习关于高考的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语文高考考点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小伙伴们!

语文高考考点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语文高考知识点整理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语文高考知识点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

一、成语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锲,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三涯网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六、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七、文言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1.词语

悼(dào)词肤(fū)浅衷(zhōng)心

嫉(jí)恨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给(jǐ)予答复

诬(wū)蔑

2、成语

豁然开朗: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文学常识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语文高考考点知识点”相关推荐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4 23:01:59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6 00:54:30
苏轼《赤壁赋》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苏轼《赤壁赋》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苏轼《赤壁赋》高频考点 苏轼《赤壁赋》高频考点有哪些 我们学过很多苏轼的作品,《赤壁赋》就是其一,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赤壁赋》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苏轼《赤壁赋》考点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

2023-04-25 04:49:29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近几年高考文综考点分布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近几年高考文综考点分布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5 18:01:57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阿房宫赋》高考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阿房宫赋》高考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5 15:35:33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诗经《氓》的考点解析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诗经《氓》的考点解析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6 09:18:00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常考的25个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考化学常考的25个考点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5 00:57:37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2022高考考场人数安排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2022高考考场人数安排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_高中数学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公式的掌握,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频考点: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

2023-04-25 19: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