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04:33:03 | 三涯网
最新高考语文考点知识点
高三的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考点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小伙伴们!
高考语文考点知识点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成语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锲,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六、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七、文言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高考语文知识点
《庄暴见孟子》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王语(yù)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ù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
3、他日:他日,见于王(另一天,过了几天以后)
4、直……耳:直好世俗之乐耳(只是……罢了)
5、蹙頞(cù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收紧额头,指愁眉不展)
6、无他: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没有别的原因)
二、通假字
1.可得闻与(与通"欤")
2.今王田猎于此(田通"畋")
三、词类活用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作动,欣赏音乐)
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众:形作名,少数人,多数人)
3.今王豉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钟、鼓、管、籥:名作动,敲钟、打鼓、吹管籥)
四、句式
1.暴见于王。(被动句)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介词短语后置)
3.他日,见于王。(省略句,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大王你那样喜欢音乐,那齐国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独自一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译: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子,有这件事吗?
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词语
1、语:出,语人曰(告诉,动词)
2、就: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3、与:孰能与之(归附,跟随,动词)
4、莫:天下莫不与也(没有哪一个,谁,不定代词)
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国君)
6、诚:诚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词,表假设)
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词,表假设语气)
二、通假字
1、卒:卒然问曰(通"猝",突然)
2、由:由水之就下(通"犹",好象)
3、说:王说(通"悦",快乐)
4、盖: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5、浡:浡然兴之(通"勃"奋发,振作)
三、一词多义
1、就:
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
②由水之就下(趋向,动词)
2、望:
①望之不似人君(远处看,动词)
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盼望,动词)
四、词类活用
1、一:定于一(数作动,统一)
2、旱:七八月之间旱(名作动,发生旱情)
五、难句翻译
1、其如是,孰能御之?
译: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他呢?
2、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梁襄王)突然问(我)说:“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
拿起你的笔,记下化学高考通关秘籍
【1】氧化物的分类
1. 氧化物的分类: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等);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2. 易混淆概念分辨
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酐(CH3CO)2O等;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NO2、N2O4、H2O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两性),Mn2O7、CrO3(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Na2O2因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2】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Cl2、O3、Na2O2、浓HNO3;化学变化;不可逆
化合作用:SO2;化学变化;可逆
吸附作用:活性炭;物理变化;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3】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
1、有毒气体(NO2、Cl2、NO等)——去毒;
2、色素——漂白;
3、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净化。
【4】“黑色金属”有哪些
化学上把铁、铬、锰三种金属和铁基合金统称为“黑色金属”。
【5】Fe2+与Fe3+的鉴别方法
Fe2+与Fe3+的性质不同而又可以相互转化。中学化学中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鉴别。
1.观察法:
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呈浅绿色者是Fe2+。
2.H2S法:
通往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而Fe2+溶液 不反应。
2Fe3++H2S==2Fe2++2H++S↓
3.KSCN法:
加入KSCN或其它可溶性硫***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溶液,而Fe2+的溶液无此现象。这是鉴别鉴别Fe3+与Fe2+最常用、最灵敏的方法。
Fe3++SCN?==[Fe(SCN)]2+
4.苯酚法:
分别加入苯酚溶液,显透明紫色的是Fe3+溶液,无此现象的是Fe2+的溶液。
Fe3++6C6H5OH→[Fe(C6H5O)6]3?+6H+(了解)
5.碱液法:
取两种溶液分别通入氨气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是Fe2+溶液。 Fe3++3NH3·H2O==Fe(OH)3↓+3NH4+;
Fe3++3OH ̄== Fe(OH)3↓
Fe2++2 NH3·H2O==Fe(OH)2↓+2NH4+ ;
4 Fe(OH)2+2H2O+O2==4 Fe(OH)3
6.淀粉KI试纸法:
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Fe3+溶液,无变化的是Fe3+溶液。
2 Fe3++2I ̄==2 Fe2++I2
7.铜片法:
分别加入铜片,铜片溶解且溶液渐渐变为蓝色的是Fe3+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Fe2+溶液。
2 Fe3++Cu==2 Fe2++Cu2+
8.KMnO4法:
分别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能使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的是Fe2+溶液,颜色不变浅的是Fe3+溶液。5 Fe2++MnO4?+8H+==5 Fe3++Mn2++4H2O
【6】金属的冶炼规律
1.活泼金属的冶炼
钠、镁、铝等活泼金属,采用电解其熔融态的卤化物的方法冶炼(通直流电)。
例如:2NaCl(熔融) =2Na+Cl2↑ MgCl2熔融) =Mg+Cl2↑
2Al2O3(熔融)= 4Al+3O2↑(加入Na3AlF6作熔剂)
注:这里为何不电解熔融态铝的氯化物而须电解其熔融态的氧化物,读者应掌握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时不电离,而Al2O3为离子化合物,熔融态时可发生电离的道理。
2.中等活泼的金属的冶炼
锌、铁、锡、铅等中等活泼的金属采用还原剂还原它们的氧化物的方法冶炼。
例如:
ZnO+C =Zn+CO↑
Fe2O3+3CO =2Fe+3CO2
3.不活泼金属的冶炼
银、铂、金等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可以游离态存在,直接采用物理方法(如淘金等)冶炼,而铜、汞等不活泼金属可用还原剂还原法或热分解法冶炼。
例如:2HgO=2Hg+O2↑
【7】“置换反应”有哪些?
1.较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间置换
如:Zn+Cu2+==Zn2++Cu
Cu+2Ag+=2Ag+Cu2+
2、活泼非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非金属阴离子间置换
Cl2+2Br ̄==2Cl ̄+Br2
I2 + S2?==2I ̄+ S
2F2+2H2O==4HF+O2
3、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中H+置换
2Al+6H+==2Al3++3H2↑
Zn+2CH3COOH==Zn2++2CH3COO ̄+H2↑
4、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2Mg+CO2 =2MgO+C
2Mg+SO2 =2MgO+S
Mn+FeO =MnO+Fe
2Na+2H2O==2Na++2OH ̄+H2↑
2Na+2C6H5OH(熔融)→2C6H5ONa+H2↑
2Na+2C2H5OH→2C2H5ONa+H2↑
8Al+3Fe3O4 高温4Al2O3+9Fe
2FeBr2+3Cl2==2FeCl3+2Br2
5、非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三涯网
H2S+X2==S↓+2H++2X ̄
2H2S+O2 =2S+2H2O(O2不足)
CuO+ C 高温Cu+CO↑ (C过量时)
2CuO+C 高温2Cu+CO2↑ (CuO过量时)
FeO+ C高温 Fe+CO↑
2FeO+Si 高温SiO2+2Fe↑
2FeO+C 高温2Fe+CO2↑
CuO+H2加热 Cu+H2O
SiO2+2C高温 Si+2CO↑
3Cl2+8NH3==6NH4Cl+N2
3Cl2+2NH3==6HCl+N2
【8】关于气体的全面总结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此处略)
2.常见气体的溶解性:
极易溶的:
NH3(1∶700) 易溶的:HX、HCHO、SO2(1∶40)
能溶的或可溶的:
CO2(1∶1)、Cl2(1∶2.26)、H2S(1∶2.6)
微溶的:C2H2
难溶或不溶的:
O2、H2、CO、NO、CH4、CH3Cl、C2H6、C2H4 与水反应的:F2、NO2。
3.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CO2、H2、H2S;
能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装置制取的:O2、NH3、CH4;
能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的装置制取的:Cl2、HCl、SO2、CO、NO、NO2、C2H4等。
4.有颜色的气体:
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F2、Cl2、Br2(气)、HX、SO2、NO2、NH3、HCHO。
臭鸡蛋气味的:H2S。
稍有甜味的:C2H4。
点击查看:高考各科目答题技巧
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
H2、O2、CO、NO、CH4、C2H4、C2H2。
7.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N2、C2H4、NO、C2H6。
8.易液化的气体:Cl2、SO2、NH3。
9.有毒的气体:Cl2、F2、H2S、SO2、NO2、CO、NO。
10.用浓H2SO4制取的气体:HF、HCl、CO、C2H4。
11.制备时不需加热的:H2S、CO2、H2、SO2、NO、NO2、C2H2。
1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HX、SO2、H2S、CO2。
1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NH3
14.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Cl2、SO2、NO2
15.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H2S、SO2、HBr、HI、C2H4、C2H2
16.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的:H2S
17.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H2S、HBr、HI、NH3
18.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Cl2、HX、SO2、H2S、NO2、CO2
19.不能用氯化钙干燥的:NH3、C2H5OH
【9】六种方法得乙醇
1.乙醇还原法:
CH3CHO+H2→C2H5OH(条件: Ni△)
2.卤代烃水解法:
C2H5X+H2O → C2H5OH+HX(条件:NaOH△)
3.某酸乙酯水解法:
RCOOC2H5+H2O → RCOOH+C2H5OH(条件:NaOH)
4.乙醇钠水角法:
C2H5ONa+H2O → C2H5OH+NaOH
5.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 C2H5OH(条件:H2SO4或H3PO4加热、加压)
分子中引入羟基的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水解):卤代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2)加成:烯烃水化、醛+H2;3.氧化:醛氧化;4.还原:醛+H
【10】化学试验中应掌握的几个分数
1.试管里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配制王水时,应使浓HNO3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占浓HCl中的1/3
3.无水乙醇与浓H2SO4反应制乙烯时,加入的乙醇的量占浓H2SO4的量的1/3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至1/4处;
5.蒸发皿中盛装液体的量不超过容积的2/3;
6.酒精灯里装入酒精的量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少于1/4。
【11】常用化学仪器是否可以加热的问题
(一)可加热的:
可直接加热的: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二)不可加热的:
表面皿、容量瓶、启普发生器、量筒、漏斗、药匙、滴定管等大多数仪器。
【12】关于化学仪器的“零刻度”
有零刻度的是:
1.滴定管——零刻度在上面;
2.温度计——零刻度在中间;
3.托盘天平——零刻度在刻度尺的最左边。
4.此外,量筒是无零刻度的,温度计的零刻度因各类不同而不能确定。
容量瓶、移液管等只有一个标示容积的刻线,也不是零刻度。
【13】不宜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物质
1.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2.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3.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14】高考易错离子反应方程式
1.钠与水的反应 2Na+ 2H2O = 2Na+ + 2OH- + H2↑
2.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CO32- + 2H+= H2O + CO2↑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HCO3- + OH-= H2O + CO32-
4.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32- + H2O+ CO2 = 2HCO3-
5.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HCO3- + H+ =H2O + CO2↑
6. Na2O2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 2H2O = 4NaOH +O2↑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7.少量CO2与NaOH反应 CO2+ 2OH— = CO32— + H2O
8.过量CO2与NaOH反应 CO2+ OH— = HCO3—
9.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aCO3 + 2H+ = Ca2++ CO2↑+H2O
10.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 CaCO3 + 2CH3COOH =Ca2+ + 2CH3COO-+CO2↑+H2O
11.碳酸氢钙与过量NaOH溶液应 Ca2+ + 2HCO3-+ 2OH- = CaCO3↓+ CO32- + 2H2O
12.碳酸氢钙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Ca2+ + HCO3-+ OH- = CaCO3↓+ H2O
13.碳酸氢铵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NH4+ +HCO3-+2OH- NH3↑+ CO32- + 2H2O
14.实验室制*** 4H++2Cl-+MnO2 Mn2+ + Cl2↑+ 2H2O
15.***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Cl2 + 2OH- = Cl-+ ClO- + H2O
16.***与水反应 Cl2 + H2O =H+ + Cl- + HClO
17.NaBr溶液与Cl2反应 2Br—+ Cl2 = 2Cl— + Br2
18.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 H2↑+Cl2↑+2OH—
19.SO2与氯水的反应 2H2O+ Cl2 + SO2 = 4H+ + SO42-+ 2Cl-
20.SO32—的检验(与稀硫酸反应) 2H++ SO32- =2H2O + SO2↑
21.Cu与浓硫酸的反应 Cu +2H2SO4(浓) CuSO4 +SO2↑+2H2O
22.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2H++SO42-+Ba2++2OH--= BaSO4↓+ 2H2O
23.烧碱与石英的反应 SiO2 + 2OH-= SiO32- + H2O
24.水玻璃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SiO32- + H2O+2H+ = H4SiO4↓
25.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3NO2 + H2O = 2H++2NO3- + NO
26.铵根离子的检验 NH4+ + OH—= NH3↑ + H2O
27.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 + SO2 = 2NH4++ SO32- + H2O或2NH3 + H2O +SO2 = 2NH4+ + SO32-
28.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
NH3·H2O + SO2 = NH4++ HSO3- 或NH3 + H2O + SO2= NH4+ + HSO3-
29.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Cu + 4H+ + 2NO3-= Cu2+ + 2NO2↑+ 2H2O
30.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
31.醋酸钠水解 CH3COO-+ H2O CH3COOH + OH-
32.氯化铵水解 NH4+ + H2O NH3.H2O+ H+
33.碳酸钠水解 CO32- + H2O HCO3- +OH-
34.明矾水解 Al3+ + 3H2O Al(OH)3 +3H+
35.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 =Fe2++ H2↑
36.铝与盐酸反应 2Al + 6H+ = 2Al3++ 3H2↑
37.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 + 2OH- + 2H2O= 2AlO2- + 3H2↑
38.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 + CO2 2MgO + C
39.铝热反应 2Al + Fe2O3 2Fe +Al2O3
40.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 Al2O3 + 6H+= 2Al3+ + 3H2O
41.氧化铝与烧碱的反应 Al2O3 + 2OH- =2AlO2- + H2O
42.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 Al(OH)3 + 3H+ = Al3++ 3H2O
43.氢氧化铝与烧碱的反应 Al(OH)3 + OH- =AlO2-+ 2H2O
44.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 Al3+ + 3NH3·H2O= Al(OH)3↓+ 3NH4+
45.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反应 Al3+ +3AlO2-+ 6H2O = 4Al(OH)3↓
46.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AlO2- + H+ +H2O = Al(OH)3↓
47.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AlO2- + CO2+ 2H2O = Al(OH)3↓+ HCO3-
48.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O- +CO2+ H2O OH + HCO3-
49.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 2Fe3+ + Fe = 3Fe2+
50.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 2Fe3+ + Cu =2Fe2++ Cu2+
51.氯化铁溶液与氢硫酸反应 2Fe3+ + H2S = 2Fe2++ S↓+ 2H+
52.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水反应 2Fe2+ + Cl2 = 2Fe3++ 2Cl-
53.溴化亚铁溶液与过量氯水反应 2Fe2+ + 4Br- + 3Cl2= 2Fe3+ + 6Cl- + 2Br2
54.溴化亚铁溶液与少量氯水反应 2Fe2+ + Cl2 = 2Fe3++ 2Cl-
55.硫酸铝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Al3+ + 3HCO3-= Al(OH)3↓+ 3CO2↑
56.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呈中性 2H++SO42-+Ba2++2OH-=BaSO4↓+2H2O
57.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
H++SO42-+Ba2++OH-=BaSO4↓+H2O
58.明矾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Al3++ 2SO42- + 2Ba2+ + 4OH- =2BaSO4↓+AlO2- +2H2O
59.明矾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呈中性
2Al3+ + 3SO42- + 3Ba2+ + 6OH- = 3BaSO4↓+ 2Al(OH)3↓
60.碳酸氢镁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
Mg2+ + 2HCO3- + 2Ca2++ 4OH- = Mg(OH)2↓+ 2CaCO3↓+ 2H2O
61.氢钙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
Ca2+ + HCO3- + OH-= CaCO3↓+ H2O
62.等浓度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铵反应
Ba2+ + 2OH- + NH4++ HCO3- = BaCO3↓+ 2H2O + NH3
即日起关注“高三姐”微信公众号(QQ75611506),后台回复“1”领取各科学习资料。不是留言哦!
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2017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题型训练(含答案)
2017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题型训练(含答案)
2017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训练(含答案)
2017高考化学原电池题型训练(含答案)
2017高考化学电解质溶液题型训练(含答案)
物理高考考点知识点 最新物理高考考点知识点 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其实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物理高考考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物理高考考点知识点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的科学,必然是有它的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其实它的逻辑性也是非常强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硫酸工业和硫酸1、硫酸(化学式:H?SO?),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
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 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归纳 对化学的复习,考生可以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3
高考地理高频13个考点 高考地理高频13个考点总结 高考要想考好,就要学好地理,地理这一门学科需要背的内容很多,想要学好地理,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增加阅读能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高频13个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地理高频13个考点一、东亚:80汉E-140汉E,20汉N-50汉N;地处太平洋
《阿房宫赋》高考考点 《阿房宫赋》高考考点_阿房宫赋原文及注释 《阿房宫赋》是高考必考知识点,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房宫赋》高考考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阿房宫赋原文唐·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50个高频考点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仍是必考内容,而文化典籍则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最常见内容,现就常考内容总结如下。高考文化常识50题一、学生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
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 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归纳 对化学的复习,考生可以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3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1-16 02:00:30
2024-06-17 05:32:18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