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

2023-04-24 17:18:14 | 三涯网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有哪些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三、文言虚词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

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楚人一炬 (火把) 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

(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杜牧《阿房宫赋》创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杜牧《阿房宫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注释

(1)阿房(pánɡ)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阿房村。后为项羽焚毁。

(2)六王:指战国末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君主。 毕:被灭。

(3)四海:天下。 一:统一。

(4)“蜀山”二句:意思是砍伐光了蜀山的树木,建造起阿房宫。兀,此指光秃。

(5)覆压:覆盖掩压。

(6)骊山:山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7)咸阳:秦都,故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8)二川:渭川、樊川。 溶溶:水盛而动荡的样子。

(9)廊腰:游廊曲折处。 缦(màn)回:宽缓回环。

(10)檐牙:檐角。 高啄:指檐角翘起,如禽鸟仰首啄物。 ⑾各抱地势:依据不同地形而建筑。

(11)钩心:指曲廊与宫室中心钩连。 斗角:指檐角相向。

(12)盘盘:曲折的样子。

(13)囷囷(qūn):回旋的样子。

(14)蜂房水涡:形容宫室繁密如蜂房,曲廊回旋如水涡。

(15)矗(chù):耸立。 落:居处。此指院落。

(16)长桥:指阿房横跨渭水与咸阳相接的桥。

(17)复道:楼阁间的空中通道。

(18)霁(jì):雨过初晴。 ⒇妃嫔(pín)媵(yìnɡ)嫱(qiánɡ):泛指六国后妃。妃,帝王配偶。媵,陪嫁女。嫔嫱,皆古代宫廷中女官名,亦代指帝王的妻妾。

(21)王子皇孙:指六国君主子孙。

(22)辇:乘车。

(23)荧荧(yínɡ):光亮闪闪的样子。

(24)扰扰:纷乱的样子。

(25)鬟:女子梳的环形发髻。

(26)涨腻:水面涨起一层油腻。

(27)椒兰:香料名。

(28)辘辘(lù):车声。

(29)杳:深远。

(30)“一肌”二句:意思是宫妃们精心打扮,使肌肤容貌极尽美妍。

(31)缦立:久立。

(32)望幸:盼望皇帝临幸。

(33)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于三十七年死去,故称三十六年。

(34)摽〈piāo〉掠:抢劫掠夺。 其人:指六国人民。

(35)倚叠:堆积。

(36)“鼎铛(chēnɡ)”二句:意思是把宝鼎当土块,把珠宝当沙石。铛,平底锅。块,土块。砾,碎石。

(37)俪迤(lǐyǐ):连续不断。

(38)“一人”二句:意思是人心都是相同的,帝王应体察百姓之心。一人,指秦皇帝。

(39)纷奢:繁华奢侈。

(40)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此喻轻徽、细小。

(41)磷磷:岩石繁密的样子,此指钉头密集。

(42)庾:谷仓。

(43)直栏横槛:栏杆纵横。

(44)九土:九州,即中国。

(45)呕哑:形容纷繁的乐器声。

(46)独夫:残暴失道、众叛亲离的君主,此指秦始皇。

(47)骄固:骄横顽固。

(48)戍卒叫:指陈涉、吴广起义。史载,陈涉曾戍守渔阳,故称戍卒。

(49)函谷:关名,在渭南灵宝县东北,为秦东边关隘。 举:攻下。

(50)“楚人”二句:指项羽火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汉元年〈206〉十二月,“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可怜,可惜。

(51)族:灭族。

(52)递三世:传了三代。即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

(53)“后人”三句:意思是后人哀叹秦朝灭亡,但不以此为借鉴,那么也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

杜牧《阿房宫赋》翻译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大全

我们在上学的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学科的有关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好好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n(B)在公式c(B)=中V(B)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2.辨析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mL1mol·L-1的NaC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若需要480mL上述溶液,因无480mL容量瓶,也选择500mL容量瓶,配5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mL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

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高考化学必备知识点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

226He为1s外,其余为nsnp。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原子结构与性质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高考化学选择题易错点

1、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后,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错)。

解析:是单质碘能被CCl4萃取并且溶液显紫色,碘离子不易溶于CCl4也没有颜色。

2、胶体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滤纸(错)。

解析:胶体能透过滤纸正确,因为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和分散剂都能透过滤纸;浊液中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分散剂能够透过滤纸。

3、将同温、同浓度的Na2SO3和Na2CO3溶液,后者的pH较大,证明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错)。

解析:只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不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因为必须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H2SO4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4、将胆矾加入到少量蒸馏水中,得到蓝色浊液,加热时浑浊更加明显(对)。

解析:蓝色浊液是铜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铜所致,加热时铜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故浑浊更加明显。

5、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冒出(错)。

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故溶液变蓝色,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故溶液变蓝后会再褪色。

6、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则该铝热剂中不含氧化铁(错)。

解析:若铝粉过量,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Fe3+会被铝还原为Fe2+。

7、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氨气(错)。

解析: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大,在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溶解度虽然略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但是依然很大,氨气仍然会被饱和氯化铵溶液吸收。

8、将某溶液插入两个电极,通直流电时,溶质粒子一定分别向两极移动(错)。

解析:有些溶质的粒子是不电离的,如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的溶质微粒不会向两级移动溶液它们的溶液不导电。

9、S2-具有还原性,SO32-具有氧化性,二者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错)。

解析:S2-与SO3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S2-+SO32-+6H+=3S↓+3H2O,不能大量共存,但是在碱性溶液中不发生反应可以共存。

10、试管内壁残留的银、铜都可以用稀硝酸浸泡洗涤除去(对)。

解析:稀硝酸在常温下就能溶解铜和银生成可溶性的硝酸盐从而除去铜和银,注意不能用浓硝酸,这样消耗硝酸多而且生成的二氧化氮多,污染大。

11、由两种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错)。

解析:不同的原子可以是互为同位素的两种原子,如18O2与16O2就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单质。

12、同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点都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的(错)。

解析:不一定是逐渐升高的,如第VIA族元素的单质F2、Cl2、Br2、I2的熔点是逐渐升高的,而Ia族元素中的H2的熔点最低,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熔点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降低的。

13、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6g,要配制20℃0.5mol/L 的Ca(OH)2溶液480mL,需要使用500mL 的容量瓶(错)。

解析:20℃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6g,n[Ca(OH)2]=0.16g/74g/mol =0.00216mol近似地认为100g 水溶解氢氧化钙达到饱和后所得的溶液的体积还是100mL,则饱和石灰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216mol/0.1L=0.0216mol/L,所以在20℃时,不可能配制出0.5mol/L 的Ca(OH)2溶液。

14、工业上可以用金属钠来制取金属钾,其原理是钠比钾活泼,发生置换反应(错)。

解析:工业上可以用金属钠来制取金属钾的原理是发生置换反应:

KCl+Na≒NaCl+K,不是因为钠比钾活泼,而是由于钾的沸点比钠的沸点低,从反应体系中挥发出来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使反应得以进行。

15、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错)。

解析:没有说明是同周期元素,不同周期的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也可以大于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如锂原子半径>氯原子半径。

16、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而假碘盐中不含碘酸钾,可以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鉴别真假碘盐(错)。

解析:只有淀粉碘化钾溶液无法鉴别碘酸钾,因为反应

IO3-+5I-+6H+=3I2+3H2O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17、24g 镁单质在足量空气中燃烧固体增重16g(错)。

解析:镁条在空气燃烧时不仅仅跟氧气反应,还会跟氮气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固体质量增加不一定是16g,一般是小于16g,即镁跟氮气的反应的影响其主要作用。

18、在标准状况下,22.4L 三氧化硫中含有的分子数是4NA(错)。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是固态,22.4L 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

19、向BaCl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先生成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消失(错)。

解析:因为氯化钡是盐酸盐,盐酸是强酸,而亚硫酸是弱酸,二者不发生反应,没有沉淀生成。三涯网

20、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正确)。

解析: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

21、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作盛放浓硫酸的容器(错)。

解析:不是不反应,而是发生反应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

22、钠、镁、铁对应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铝对应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错)。

解析: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复杂氧化物。

23、配制100mL 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取一个规格为100mL 的容量瓶,量取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溶于容量瓶中,然后再加水至容量瓶刻度线。(错)

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使用烧杯、量筒和玻璃棒即可,不需要使用容量瓶,而且也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溶液。

24、在标准状况下,33.6L 氟化氢中含有的氟原子是1.5NA。(错)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33.6L 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不是1.5mol。

25、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溶于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错)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是0.1mol,若0.1mol 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1 NA,但是0.1mol 氯气溶于水中时,与水反应的氯气会小于0.1mol 氯气。

26、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发现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错)

解析:没有用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

27、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都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正确)。

解析:这个说法是正确,氟和氧无正价,但是氟和氧是第二周期的。

28、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将BaSO4转化为BaCO3,证明Ksp(BaSO4)>Ksp(BaCO3)(错)。

解析:事实是Ksp(BaCO3) > Ksp(BaSO4),上述转化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32-的浓度足够大,c(Ba2+)c(CO32-)> Ksp(BaCO3),从而使沉淀转化。

29、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以用浸有浓溴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吸收逸出的气体(错)。

解析:浓溴水本身能挥发出有毒的溴蒸气而污染环境。

30、钠、镁、铝都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的方法制得(错)。

解析:钠和镁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的方法制得的,而铝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制得的,因为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电离,无法被电解。

高考化学如何抓住重点快速提分

一、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序综合,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按照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准确性。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具体建议:

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注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同时,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知识网络的体系和细化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能力立意”,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按照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以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有机化学基础、实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1)限时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全国卷7道, 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劳,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全国卷为例,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能力;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解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考化学知识考点归纳”相关推荐
高二数学知识考点归纳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二数学知识考点归纳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二数学知识考点归纳 高二数学知识考点归纳大全 高一数学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数学科目的一个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在这阶段里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数学学习的坚实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数学知识考点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二数学知识考点归纳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

2023-04-26 01:08:07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考点知识点归纳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考点知识点归纳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有哪些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

2023-04-26 10:22:05
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想要学好高中的物理这科目,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就要打好基础,尽量多得掌握物理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一物理知识点考点归纳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2023-04-26 00:21:47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数学高考考点知识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数学高考考点知识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有哪些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

2023-04-25 23:39:57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知识点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知识点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有哪些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

2023-04-26 10:58:20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物理高考考点知识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物理高考考点知识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有哪些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

2023-04-25 13:49:09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考点 杜牧《阿房宫赋》高频考点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考点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考点有哪些 高考必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温习重要的知识点,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高考必背知识考点,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生物高考必背知识考点【篇一】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

2023-04-25 15:26:24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 《阿房宫赋》高考考点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 《阿房宫赋》高考考点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的科学,必然是有它的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其实它的逻辑性也是非常强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归纳硫酸工业和硫酸1、硫酸(化学式:H?SO?),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

2023-04-24 21: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