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23:19:13 | 三涯网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三涯网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
一、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高考历史答题注意事项
关注设问词,明确实体类型:
根据问题题干中的设问词可以将试题明确分类,有助于甄别选择题的选项和非选择题的大题方向,全国卷高考试题的常见词为“反映了、说明了、表明、体现、主要原因、特点、趋势、影响”等,根据设问词大致可将试题分为原因背景类、本质实质类、影响评价类和历史解释4种类型。
依据能力要求,规范答题步骤:
针对历史学科高考考试能力要求,循序渐进完成大题过程。高考历史学4项基本能力要求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4项能力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依次递进关系。
获取信息是处理材料中提供的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是精准解读材料信息和转换标准语言的过程,描述和阐释事物是用获取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过程。
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
谐音记忆法:记忆历史知识的最佳办法
历史科目的知识繁杂细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国名众多,大事件无数,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运用谐音记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我们用谐音就可以记成“一把揪死”,这样就化难为易,变死为活了,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幽默诙谐、轻松有趣的话语,活跃了思维,又记忆了知识。
时间串联法:按时间顺序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是一部以时间为主线的大事记。掌握了时间的走向,按照时间来记忆对应的事件和相关知识,就很容易掌握整个历史知识。主要有相关联时间记忆法、时间运算法以及时间推导记忆法。
如:中国近代史上,按照时间顺序,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等,记住了这些时间更替,学习效率就瞬间提高了90%。
相关联时间记忆
此方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这样记住一个事件,就能够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区别记忆,必能提高记忆效率。
时间运算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时间运算。具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占据香港、台湾的时间是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式推导:(1919-1840)-(1949-1919)=50年。
(2)比较距今时间远近。如:公元前594年与公元前459年,哪年距今比较近?
(3)进行时间转换,不同纪年方法之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时间推导记忆
很多历史事件之间都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你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就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两年后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又过了两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通过线索推导,就能将多个事件联系在一起记忆。
高考历史复习攻略
一、理解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大化的学习效率,而背诵更是最需要讲究技巧的。毫无章法的背诵过只会使记忆在一段时间保存会就渐渐消失淡忘,组织不成完善的记忆链条,其实历史的记忆过程可以以时间线的各大时间节点来阶段性记忆,记忆过程更应理解记忆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
二、把握课本
记忆的理解是需要我们多反面的去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等多反面解析理解内容本质,将其深深扎根于脑海之中,拥有自己的记忆链条,才是记忆的法制。
三、课本规律
在课本学习过程中,其实里面蕴含有很多的规律存在,将历史知识点之间互相联系,研究,探寻其中所隐含的规律所在,结合课本单元之中的内容去深入研究。
四、审题联系
历史出的最多的就是需要我们根据给出的题目去解答,但如果审题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就代表着题目完全做错,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多多的联系审题阅题的能力,在完成过程中强化学习自己在解题表达过程中是否准确,多多请教老师,联系过程中多多思考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推动下的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潮流
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政治上: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③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国内
①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A、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主张政治改革。
B、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权思想的启蒙(选修二专题一第三课)
a、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上,国内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国外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播;外交上,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基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激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方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被称为“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变法的准备活动——士人干政
(1)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和思想先导
(2)公车上书(选修二P35)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4)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等
1、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⑥.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②.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⑤.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⑥.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如卫星传送)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4、互联网:①.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②.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
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高频必考考点高考数学科目想要取得高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控一定要熟练,并且能够运用到解题中。小编整理了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供各位考生朋友查阅,赶快来看吧!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一、三角函数题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频考点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
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高频必考考点高考数学科目想要取得高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控一定要熟练,并且能够运用到解题中。小编整理了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供各位考生朋友查阅,赶快来看吧!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一、三角函数题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 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很多学校3-5月进入到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二模历史高频考点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1-16 02:00:30
2024-06-17 05:32:18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