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17:44:55 | 三涯网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校内(校外)学生公寓住宿。住宿费按学年收取,4人间(带卫生间)收费标准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每人每年1600元,6人间(带卫生间)收费标准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每人每年1200元。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4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460余人,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中医骨伤科学、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2001年获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优秀,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学校建有血液病、免疫风湿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0个、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三涯网
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校地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2022年12月30日,由我校和金华市政府共建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先后与省国贸集团等百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体、实验室、博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传承创新。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4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突尼斯建有一所海外分校,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建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一、南京中医药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公寓住宿费按不同住宿条件每生每学年人民币500-1500元(《高等学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苏价费〔2002〕369号、苏财综〔2002〕162号))。具体标准见学校每年收费公示。二、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A类),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是
一、中国药科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园林式的校园、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使学子们可以集中精力潜心于学习研究之中。位于方山脚下的江宁校区作为本专科生主校区,占地近2200亩,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设施齐全。校区建有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植物园、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食堂、医务室、超市、银行、邮政代办点等。校区门口即为地铁一号线终点站。学生公寓采用套间结构,四人间寝室,带独立的
一、中国医科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中国医科大学所有本科新生入学后将在沈北校区学习生活,沈北校区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南岸,毗邻蒲河生态湿地公园,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校内配有2个学生食堂,宿舍为4人间,上床下桌,楼内设有公共卫浴,教学楼和图书馆安装中央空调,冬季集中供暖,每床位配备互联网接口,校园WiFi实现全覆盖,学校设有标准化的室外体育场、室内体育馆、健身馆和游泳池。二、中国医科大学简介
一、浙江理工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一、住宿费的收取按浙江省物价局相关文件标准执行。二、学校有三个食堂(桂花园、玫瑰园、紫薇阁),分别位于学校生活一区、二区和三区,方便学生就餐。二、浙江理工大学简介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
一、中山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校学生宿舍情况介绍中山大学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服务宗旨,为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提供更加便捷、及时、全面、周到、优质和实惠的服务。广州南校区南校区拥有38栋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寓,总建筑面积为179179平方米。房间4698个,其中带卫生间、阳台、风扇、电话、热水设备、光纤网络线接口、套式家具的单人间约900间,配有以上设备的包厢式家具双人间1
一、中南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中南大学除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外,希望学生在生活上也能过得舒适、方便。学校新建了30多栋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让学生能够住得舒适。2012年学校对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840万元,在新校区教学楼A、B、C栋197间教室安装空调361台;投入164.4万元,在校本部三食堂、南校区八食堂、铁道校区清真食堂、湘雅新校区十一食堂等5个学生食堂
一、江南大学住宿条件怎么样学校南北两区共有66栋学生公寓。每个公寓园区配有值班室、会客厅、自助洗衣房、24小时通宵自习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另有无障碍寝室、爱心驿站等特色服务。北区公寓以“木”命名,分别为梅园、桂园、榴园、桃园、李园、杏园、桔园等;南区公寓以“水”命名,分别为浩苑、润苑、鸿苑、澈苑、清苑、涓苑、溪苑、淳苑、瀚苑等,与整个校区“曲水流觞生态校园”的设计理念相呼应,一园一风景,一区一
一、长治医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主要负责对全院各学科各专业学生宿舍的服务、保洁、保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配合学生管理部门做好住宿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好洗衣房的管理工作,定期更换学生床上的换洗用品。服务宗旨:一切工作为教学服务一切管理为学生着想服务承诺:服务热情语言文明坚守岗位遵守制度诚心待客耐心解答按时清扫及时检修维护治安保持卫生厉行节约遵章管理二、长治医学院简介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属全日制普通
2025-01-25 19:12:06
2023-09-07 18:30:32
2024-10-31 10:24:52
2024-01-16 06:45:29
2024-12-06 10:35:17
2024-07-19 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