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25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01-30 15:51:32 | 三涯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医药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7010441隶属于:山东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2025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相关的问题,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25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
法学030101K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B+
运动人体科学040205
运动康复040206TB
英语050201
应用心理学071102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B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910T
制药工程081302B
生物医学工程082601B
临床医学100201K
眼视光医学100204TK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100402B
中医学100501KB+
针灸推拿学100502KB+
中医康复学100510TKB
中医养生学100511TKB
中医骨伤科学100513TKB
中西医临床医学100601KB
药学100701B
药物制剂100702B
中药学100801B+
中药资源与开发100802B+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100806TA+
眼视光学101004B
康复治疗学101005B+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101008T
康复物理治疗101009T
康复作业治疗101010T
智能医学工程101011T
护理学101101B+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02B
市场营销120202
公共事业管理120401
劳动与社会保障120403
健康服务与管理120410TB+
更多数据请进入:www.sanyazx.com/gkzx

2025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山东中医药大学院校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院校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六十余年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近4800人。图书馆馆藏图书208.9万册、电子图书78.1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教学医院。现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家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厚重基础、注重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其中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位列第6,中西医结合位列第5,临床医学持续保持在ESI全球前1%。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第二届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总冠军,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首届全国大学生中西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先后涌现出一批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称号的优秀学生。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人才引领,打造实力雄厚人才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6人,其中兼职导师87人,硕士生导师1011人,其中兼职导师518名。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4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0人,“泰山学者”产业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3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建校以来,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2项。

学校坚持科技驱动、协同创新,推动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3个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7个。“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2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7项 ,2018、2019年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30项。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主动融入国家地方重大战略。与济南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大楼。与济南市、澳门科技大学、南粤集团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面向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与济南市共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科教融合实践基地。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青岛海洋中药研究院、附属青岛医院,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与鲁南制药和浪潮集团合作的基地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与临清市、惠民县等地方政府,与省药监局、省药学科学院等部门单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院校,与鲁南制药、福瑞达等企业签署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教育教学优势、科学研究优势、中医药文化优势、医疗服务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优势。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打造特色鲜明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齐鲁文化、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三张名片”优势,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格。通过举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中国(长清)扁鹊中医药文化节、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第七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首届济南扁鹊论坛,叫响“扁鹊故里”文化品牌。通过承办全国性“泰山论灸”学术会议,广泛推广灸疗适宜技术。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内首家中医药智库,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计划项目《中华医藏》学术办公室挂靠本校。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广泛开展“万名中小学生进校园”活动,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与世界上近200所高等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相关交流合作,其中活跃密切的国际伙伴有40余家。学校是世界针联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以及世界中联中医外治、脉象、内经、抗病毒等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承担“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中国—尼泊尔中医药中心”“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国际合作基地”等国家高层次对外交流平台建设任务。与美国俄勒冈太平洋大学合作举办的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是国内眼视光领域和中医药院校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落地的首个国际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大医精诚、厚德怀仁,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附属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首批全国中医规培基地。第二附属医院是山东省首家省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被确定为全省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牵头成立山东省中医治未病联盟;推进中西医康复联盟建设,立项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综合楼建设项目;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附属眼科医院先后获批山东省首家三级甲等专科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国际合作基地、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省眼视光质量控制中心。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征程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篇章。三涯网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5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相关推荐
2025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学科评估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071102应用心理学081302制药工程083002T生物制药100501K中医学100502K针灸推拿学100601K中西医临床医学100701药学100702药物制剂100704T药事管理100801中药学100802中药资源与开发101005康复治疗学101101护理学12

2025-01-29 18:49:23
2025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生物医学工程082601B预防医学100401KB食品卫生与营养学100402B中医学100501KA+针灸推拿学100502KA+中西医临床医学100601KA+药学100701B+中药学100801A+康复治疗学101005A听力与言语康复学101008TB康复物理治疗101009TB康复作业治疗101010TB智能医学工程101011TB

2025-01-27 12:26:32
2025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40206T运动康复B050201英语080711T医学信息工程080910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B090404T实验动物学100501K中医学B100502K针灸推拿学B100510TK中医康复学100511TK中医养生学100513TK中医骨伤科学B100601K中西医临床医学B100701药学B100702药物制剂

2025-01-29 09:07:46
2025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50201英语B071001生物科学B071002生物技术B080711T医学信息工程B+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910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B100201K临床医学B100203TK医学影像学B100207TK儿科学B100301K口腔医学B100401K预防医学B100402食品卫生与营养学B100501

2025-01-29 20:33:21
2025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30101K法学B050201英语B+083001生物工程B+100501K中医学A+100502K针灸推拿学A+100513TK中医骨伤科学A+100601K中西医临床医学A+100701药学B+100704T药事管理B100801中药学A+100805T中药制药A+101005康复治疗学B+101101护理学A120

2025-01-27 08:35:55
2025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20303保险学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B040206T运动康复B050103汉语国际教育B071102应用心理学B080711T医学信息工程B080717T人工智能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080910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B081302制药工程B082601生物医学工程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B083002T

2025-01-30 10:11:31
2025山东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山东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山东大学(威海)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金融学020301K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法学030101K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1国际政治030202社会工作030302汉语言文学050101英语050201朝鲜语050209翻译050261新闻学050301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物理学070201应用物理学070202应用化学070302海洋科学07

2025-01-26 16:27:41
2025中山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2025中山大学学科评估结果预测

中山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哲学010101B+经济学020101A法学030101KA国际政治030202B+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030205T汉语言文学050101A+历史学060101A物理学070201A海洋科学070701B+生态学071004A+整合科学071005T心理学071101B+机械工程080201B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1B+能源与动力工程080501

2025-01-26 17: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