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怎么通过高考成绩计算自己的准确名次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填报专家:名次定位法帮你填志愿
这篇关于填报专家:名次定位法帮你填志愿,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填报专家:名次定位法帮你填志愿
扬州网讯 4月30日,本报邀请
上海交通大学(微博)教授、高考(微博)志愿填报专家熊丙奇走进仪征中学和扬中树人学校,分别为两所学校的高三家长带来高考填报志愿公益讲座。在家长心目中,孩子还没有参加高考,离高考志愿填报看似还遥远,但熊教授特别提醒,高考志愿填报要提早准备,家长从现在起就可以搜集院校、专业信息以及了解高考招生政策,不要等到成绩公布后再临时抱佛脚,那样往往会手忙脚乱。在讲座中,熊教授向家长推荐用“名次定位法”可以更为科学地帮助考生锁定目标高校。
误 区
平行志愿到底啥意思?
现场家长多数不懂
在讲座现场,熊教授向家长们问了一个问题:388分的考生C志愿填报
东南大学(招生办),和另一名387分的考生A志愿填报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先录取谁?报告厅里不少家长在窃窃私语:“是387分的那个考生吧”。“告诉家长们,你们的答案是错误的,是388分的考生。这样的错误,原因是家长们没有理解平行志愿的含义。”熊教授解释道。
熊教授告诉记者,江苏高招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这种投档方式遵循“依据选科,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的基本原则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即将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并逐个检索,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A、B、C或A、B、C、D、E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者5所院校中已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如果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不能投档。所以在熊教授的例子中,388分的考生虽然把东南大学填在C志愿,但由于他比387分的考生分高,则享受先于387分考生投档的权利,投档时,只有把388分考生的A、B、C三个志愿都检索之后,才开始检索387分考生的A、B、C志愿。所以东南大学先录取388分的考生。
熊教授还提醒家长,很多院校在招生时强调只录取A志愿考生,实则是“忽悠”考生和家长。在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中,A、B、C志愿之间是平行的,正如例子中388分的考生C志愿填报东南大学被录取后,东南大学并不知道该考生将东南大学填在C志愿上。所以填报志愿时,考生在重视A志愿的同时,B、C志愿也要认真对待。
困 惑
选专业还是选学校?
家长也没有准主意
志愿填报时,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呢?谈到这个让无数家长和学生纠结的问题时,熊丙奇教授表示,在一所好学校的冷门专业和一所差一些学校的热门专业中作选择确实让大家难以抉择,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选择好学校,放弃好专业。但实施上,这样做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对其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有所影响。在这个问题上,熊教授表示:“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学生在一本分数线上选学校,二本分数线上选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列出自己最想进的学校、比较想进的学校、可以进的学校等;专业方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找到对应的具有实力的院校,并通过平行志愿填报来实现。
比如,某考生喜欢
英语专业,他完全可以以这一专业兴趣为线索,列出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分析自己的实力与高校对应的情况,由此把这些学校作为自己的平行志愿。”
分 析
往年资料怎么用?名次比分数更精准
填报志愿前,如何用好去年的录取数据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熊教授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如果简单地用“分数定位法”来确定学校就容易造成录取时的偏差。“因为各所高校每一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有变化,但是如果家长细心研究就会发现,虽然分数线每年都在变,但是这些学校每年录取分数线所对应的名次并没有大的波动,因此在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录取比例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投档分名次,结合自己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参考往年的对应表来确定报考学校。”但是,当高考录取人数产生一定变化时,学生根据名次定位时就需要对具体名次进行修正,即对今年的名次进行修正后查找到这个名次在去年对应的名次,以便找到对应的录取高校。
近年来,熊教授经过潜心研究,研制出一套江苏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其中的“名次修正系数”对考生填报志愿大有帮助。熊教授透露,今年的具体的修正系数为:2012年录取人数/2013年录取人数。名次换算公式为:今年投档分名次所对应的去年名次=今年的投档分名次×去年录取人数/今年录取人数。
举例来说,2012年江苏文科类招生,提前录取批次计划706人,第一批本科8476人,第二批本科20505人,第三批本科25893人。如果某文科考生今年高考的名次为全省第5000名,则他对应2012年的名次为【5000名×(706+8476) / (2013年文科提前批次和一本录取人数)】。对于理科,2012年江苏理科类招生中,提前录取批次计划2296人,第一批本科33789人,第二批本科52060人,第三批本科38098人。如果某理科考生的名次为2万名,则他对应2012年的名次为【2万×(2296+33789) / (2013年理科提前批次和一本录取人数)】,用这一名次就可以在2012年的录取资料中找到适合其报考的一本A志愿院校。
熊教授提醒家长,高考后,省考试院将发布2013年的各批次招生计划,这个计划数披露后,家长就可以用这个方法算出修正系数。
建 议
平行志愿怎么填?
A、B、C志愿之间
分差有讲究
志愿填报中最忌各学校间没有梯度。熊教授介绍,第一批、第二批平行志愿3个学校志愿间一般要遵循A志愿“冲”,B志愿“稳”,C志愿“保”的原则。他建议家长和考生,A志愿和B志愿院校志愿之间往年的投档分分差要保持在7-8分;B志愿和C志愿院校志愿之间往年的投档分分差要保持在5-6分。
“A志愿学生可以选择有一定希望被录取的学校,当A志愿投档未进时,B志愿就应该求稳,选择一所录取希望较大的学校,而C志愿则应该在综合考虑其他考生走向因素的情况下,选择一所可以保底的学校,保住自己被录取的机会。”另外,熊教授也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可能,还有两点要注意。“一要填写服从专业调剂;二要注意专业填报。服从专业调剂栏空白也表示不愿意调剂,录取时一律不予调剂。凡填写的,录取时不再征求考生意见。”

怎么通过高考成绩计算自己的准确名次
方法:准确把握志愿填报的要领和规律,既不“高攀”,又不“低就”,将有助于提高志愿的“命中率”。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减少了考前报志愿的盲目性。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选报志愿,极大地提高了报考志愿的有效性。然而,从近几年实行考后报志愿的情况看,有的学校志愿过于集中,出现志愿“撞车”、考生“扎堆”,几乎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现象。准确把握志愿填报要领,既不“高攀”,又不“低就”,掌握选报志愿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正确认识自我志愿,是考生升学的意愿,体现的应是考生升学的主观愿望。眼下,报考材料要求考生亲自填写,并签名确认,目的就是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防止出现家长志愿和教师意志现象。考生在选择志愿中,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适合的学校、专业,这样可以在将来的事业中做出成绩,有利于个人理想的实现;
二是客观地分析自己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位置,包括班级、校内以及市内考生的大体名次,了解本校、本市近几年升入各类大学的人数,从而把握住志愿选择的大方向,不致于出现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层次颠倒问题。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科研等指标的评价,形成了各高校的排列次序。“天南海北”及沿海高校的生源爆热,西部高校的考生冷落,形成了高校分布的地域特征。贴近社会需求高校的热俏和基础学科报考人数的减少,形成了高校设置的时代特征。这些因素,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与之对照,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 充分估计别人填报志愿,是考生依据自身的实力,在整个考生群体中参与竞争,因此要充分重视别人对志愿选择的动向。一是要慎重对待热门学校和热点专业。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和科技进步对高科技人员经济回报的增加,出现了新的热门高校和热点专业,人们一味追逐这类学校和专业,造成了这些学校的生源爆涨,导致录取分数线提高、落榜生增加。科学预见报考形势,合理回避该类学校和专业,将有助于考生志愿的选择。一般来说,本地学校招生量大,考生报考自然较多;外地学校计划少,报考者也较少。了解了别人报考志愿的动态,也就有利于避开热点,使自己的选择能够出奇制胜,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 详细研读资料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招生资料和信息。对前三年本地区考生志愿的分布、高校提档分数线等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年度间学校志愿上下波动的规律,结合社会需求实际,预见当年生源的大体走向。从中选出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进行细致斟酌,然后决定取舍。实践证明,科学分析招生资料,才能使志愿选择更具针对性。对学校往年提档线上下波动现象的把握,可以减少填报志愿的失误,然而这些现象也并非一成不变。有的学校上下波动明显,有的则持续“高温”,有的却持续多年志愿“不济”。年度间的志愿波动是在大多数院校间存在的,因此具有可参考性,把握得好,可以较好地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4. 做好综合平衡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第一志愿录取率有较大提高。一方面是考后填报志愿,使有效志愿分布更趋合理。另一方面就是报考志愿的综合平衡,使志愿分布的面更宽,从而第一志愿录取率有较大提高。平衡志愿,一是指要做好自身的平衡,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考成绩去选择学校,不可盲目追逐名牌、热点,做好自身心理的平衡。二是在一定范围内搞好学生间志愿的平衡,采取志愿预报和信息反馈的方式,帮助考生指出新的报考热点和学校空缺,给分数上竞争力较差的学生以准确指导,做好集中志愿的疏导工作,避开热点,减少损失。
5. 兼顾一般志愿近几年,随着招生报考政策的放宽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考生志愿中盲目攀高、不服从分配的学生日趋增多。上大学,重要的是有了学习的机会,专业的选择也应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提高。眼前的学习,只能看作是为未来的就业打基础的有效途径,不是职业培训,因此要转变升学是为了就业的观念。体现在报考志愿中,应该是先考虑上学,再考虑学校和专业。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中,更应重视专业,而后选择学校。在志愿顺序选择上,应慎重选择第一志愿,更要认真对待二、三志愿,服从分配志愿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合理填报,确保升学“底线”。另外,志愿间形成合理的梯度,也是兼顾一般的一项措施,不要一味追求一类学校或专业,造成志愿平行,增加调剂的难度,降低录取率。考后填报志愿,可依据的参照材料较多,只要认真分析招生形势,积极探索志愿流向,把握志愿填报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高考志愿线差法是怎么算的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线差法是怎么算的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线差法是一种通过计算来确定志愿录取顺序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高校的本科大类招生录取分数线,这是指各高校录取各本科大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接着,根据考生的高考总分和所报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我们可以计算出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之后,我们需要记录下排名超过所报考专业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排名值,记为x。同时,我们还需要记录下所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记为y。最后,高考志愿线差值即为y-x,这表示志愿线比考生该专业的成绩低的考生的名次多y-x个。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志愿录取顺序,从而提高录取成功率。
高考志愿线差法的核心在于通过计算招生分数线和考生的分数,来确定志愿录取顺序。具体来说,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高校的本科大类招生录取分数线。其次,根据考生的高考总分和所报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计算出考生的排名。然后,我们记录排名超过所报考专业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排名值,记为x。同时,我们需要记录所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记为y。最后,高考志愿线差值即为y-x,这表示志愿线比考生该专业的成绩低的考生的名次多y-x个。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志愿填报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录取成功率。
在实践中,考生可以通过高考志愿线差法来确定志愿录取顺序。首先,考生需要了解各高校的本科大类招生录取分数线。接着,根据考生的高考总分和所报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计算出考生的排名。然后,我们记录排名超过所报考专业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排名值,记为x。同时,我们需要记录所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记为y。最后,高考志愿线差值即为y-x,这表示志愿线比考生该专业的成绩低的考生的名次多y-x个。这种方法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志愿填报规则,从而提高录取成功率。
三涯网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
www.sanyazx.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