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6 00:32:14 | 三涯网
当然自古也有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说法
如果你认为自己天赋异禀
那么你有权力选择
自己有兴趣的专业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要比别人勤奋、努力一百倍
那么你一定要谨慎思考
选择你的专业
因为所选的专业
很大程度上
可以决定你未来人生的走向
近期
麦克斯研究院发布了
《202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报告整体数据显示了
2019届大学毕业生
就业现状、薪资收入等多项数据
整体数据
1.平均月收入提升
201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440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外,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本科生起薪涨幅为23.6%;
2019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295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外,与2015届相比,五年来高职生起薪涨幅为15.7%。
2.本科毕业生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薪资较高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858元、6145元、5899元;
3.高职/专科毕业生铁道运输类、计算机类、水上运输类等薪资较高
铁道运输类、计算机类、水上运输类等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109元、4883元、4763元。
4.读研比例进一步提升
大学毕业生升学比例持续上升。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从2015届的13.5%上升至2019届的15.2%。
5.专升本比例进一步提升
高职/专科毕业生读本科的比例从2015届的4.7%上升 到2019届的7.6%。
6.读研带来明显收入提升
学历提升带来的教育回报随着时间延长而显现。
2014届本科生毕业五年内获得研究生学历人群月收入(10408元)明显高于未读研人群(9683元),其就业满意度(获得研究生学历人群:79%,未读研人群:73%)也明显更高。
7.珠三角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强,东北、中原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弱
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本科:25.8%,高职:22.9%)最高,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本科:21.0%,高职:20.4%)。
结合各地区本科院校毕业生实际占比和2019届在本地区就业毕业生占比来看,珠三角地区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而东北地区、中原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弱。
8.“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杭州就业满意度稳居“新一线”城市第一
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
高考选专业详细如下:
填报高考志愿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心仪的学校的往年录取线,来综合填报,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把目标定得合理,定得切合实际,以免自己在目标未达到时过分失望。
看分数。填报高考志愿时,还要综合考虑自己所考的分数,假如分数比较高,就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假如分数不是很理想,就要慎重选择所学专业了,以免因要求太高而落榜。
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要选符合自己选科的专业组,在具体填报志愿时,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名称进行填报,可以填报几个不同的专业。
考生选科不同,能选的专业组也不同,因此面对的竞争人群也不一样。
比如说“不限选科”的专业组,那么不管选什么科目都能报考,那就是所有人都一起竞争,竞争自然也会比较激烈。
最后的一点,就是一种未知性,这个最需要有远见。因为进大学最终还是要去工作的,那么有可能,在你入学的时候这个专业还是个热门专业,结果出校门就找不到工作了。因为教育系统有它的稳定性,它没有办法及时的跟上时代,但是我觉得作为个体的学生不该为此付出代价,不然一毕业就失业也太痛苦了。(想想我刚毕业的时候真是心态爆炸)基础科学占大学专业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这符合1977年的社会需求,但已经不符合今日。很多有趣的职业都没有大学专业与之对应,例如需求巨大的游戏设计职业,只有中传媒开设了相关专业。而真正开设给基础科学的工作岗位又少之又少,只有继续读博一条路。所以要对照现实中的工作来考虑对应的专业,而非相反。
其实说了这么多,有些人还是不知道该选什么的话,我觉得金融方向和计算机总是不会错的,毕竟只要有公司存在,就永远有这两个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个就靠能力了。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城市和专业应该优先考虑哪一个?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填报,城市和专业相比,我认为应该优先考虑专业,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很多人就没有学习动力,在大学只会浪费时间。其次,优秀的专业往往是我们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大家不会看你来自于哪个城市。
高考已经结束了,现在到了填报志愿的环节。很多考生在纠结,究竟是应该选择心仪的城市,还是应该选择心仪的专业。我个人认为,在考虑志愿填报的过程当中,应该先考虑专业,城市也重要,但是次要,不是最关键的。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就没有学习动力。有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这个专业自己并不喜欢,然后就开始混日子,逃课。一般这种情况就是混完了四年,然后拿到了毕业证,对他本身来说,是没有任何收获的。面对喜欢的专业就不一样了,在学习的时候肯定更感兴趣,不会厌倦,而且也有学习动力。有时候人就是越努力越幸运,一旦不努力,做什么事都倒霉。因此,我觉得一个好的专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优秀的专业往往是我们进入职场的敲门砖。我们毕业之后进入职场,大家只会看你从事什么专业,是哪个学校的专业,专业是不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不会看你是来自于哪个城市。从某一程度上来说,专业甚至比学校还要重要。虽然说城市也很重要,可是他并不是决定我们这种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理科生选择专业会比城市更加重要,相对来说文科生可能实践会多一些,所以城市对他们还有一些作用。
以上就是我之所以觉得专业更加重要的原因。
三涯网
高考选专业,是选自己喜欢的好还是选好就业的好呢? 如果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专业? 本人本科和硕士都是教育学专业,自己喜欢胜过一切。如果再来一次,由于身体条件,特别是视力限制,我大概率还会选择文科专业,但具体学则什么和什么时候选择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抛开学校谈专业不可取。10年前,我的分数可以考上腰部985,但如果拿当时的分数放到现在,我或许只能考头部211或末流985。如果
高考后填志愿是优先考虑大学,还是优先考虑专业? 高考虽然是决定高中生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志愿填报也同样重要,志愿填报合理的话,能够弥补考试不好的不足。反之,如果报错了志愿,很可能还会出现滑档的情况,这样的话高考考得再高也不能考上大学了!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才能更大限度地考上好大学呢? 优先考虑专业,再选大学 小水建议考生优先考虑专业!一部分考生读大学,不仅仅是想混个本科文凭,
艺术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在更喜欢的专业和更喜欢的地方之间怎么选择? 一般考生容易在“选地区”和“选专业”之间两难,好像是非此即彼,二者选一。但其实你可以综合以下几点来看: 1、分数。分数是能不能进入某个学院的重要的要素,院校的层次越高,分数就需要的越高,对考生未来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你如果分数比较有优势,比如艺术专业分高,可以选以文过专排为录取方式的院校,把自己的分数优势发挥得更好。
到底是先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 如果都是本一,或者本二,或者本三,那么先选专业再选大学,即譬如假设你分数在本一,然后一个大学和一个专业,分数虽然都是本一,但是好大学的专业分数却不够,相对次些的也是本一的大学专业分数够的,那么还是选专业好的,即相对次一些的本一学院的专业,毕竟以后读大学后如果专业不好,冷门的那种,你读了以后出来工作也不好找,而且大学期间换专业是很麻烦的,不一定能换,也要花钱的,至于读
报志愿,怎么知道自己喜欢的专业? 几年前我也是和你一样面对如此的问题,选择好一个自己合适的专业对自己确实很重要! 首先祝你考试很成功啊,今年能够六百多分确属不易,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因为大学老师不会管你是否努力看书了,所以在学习上很松,只有自己有兴趣和责任感才会学的很好;于是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很重要了,选择自己的专业首先得考虑几个因素:1、兴趣,你喜欢什么方面的专业,结合自己的兴
报考专业时,自己喜欢但就业一般的和就业工资高的专业你选哪个? 高考选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涉及到个人兴趣、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因素。在做出选择时,您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兴趣和天赋:选择与个人兴趣和天赋相关的专业,可以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往往能够更好地坚持学习,并最终发展出更高的专业素养。 2.就业前景: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是重要的考量
高考志愿该如何填写?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选择热门专业 大学专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甚至是影响一生的一次决定 在专业的选择中,个人喜好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对数字敏感还是对文字更感兴趣?习惯抽象思维还是具象思维?这些问题都需要每个考生认真去分析。 根据喜欢的学科选专业高考选专业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喜欢哪个行业,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业,只有
高考之后是选择大学重要还是选择专业重要? 在填报志愿时,全面的考虑应该是学校、专业并重。但是,在实际填报志愿时,只有拔尖的高分生才能在大学与专业的选择上游刃有余。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两全其美。那么,填报志愿到底是以学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呢,这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也没有标准答案。而考生自身实际和人生规划方向才是寻找答案的出发点,如果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专业的选择就比较重要;如果大学毕业后想
2024-01-26 03:12:43
2024-03-24 10:23:50
2024-06-13 05:33:37
2024-06-14 23:48:08
2024-06-08 20:27:55
2024-06-06 1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