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

2024-12-10 04:07:58 | 三涯网

今天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

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

志愿填报数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大部地区一般允许考生选择4至6所院校,并在每所学校内填写6个专业志愿,同时还可以选择是否服从调剂。这样一来,每位考生能有丰富的选择,只要填报得当,被录取的机会较高。

以福建省为例,2021年的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本科批:设置常规志愿和两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高职(专科)批:设置常规志愿和两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采用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应采取以下策略与技巧:

1. 填报志愿方法:首先,考生应根据自身成绩,决定是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明确自己的兴趣与适合的专业方向,避免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以免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选择学校时,可参考学校官网提供的历年分数线和各专业就业情况,综合考虑地域、经济等因素。一旦决定,最好保持稳定,避免频繁更改志愿。

2. 填报技巧:以第一志愿为主,报考学校时,应有梯度安排,如超一本线100分、50分、一本线等的学校均可考虑,但需参考近3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实际分数为准。在选择专业时,应涵盖学校的名专业与一般专业,同时同意调剂,以增加录取机会。如果特别想学某一专业,可降低要求,选择学校名专业进行填报,确保录取。例如,对于640分的考生,若特别想学通信工程,可以考虑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而非北京大学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应适度承担风险,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以提高录取概率。同时,避免过于保守或盲目追求高排名的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志愿填报策略。

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

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

规则如下:

1.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每个志愿均为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
2.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考生不得重复填报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即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均须为不同的“院校专业组”。
3.高职(专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数量因省份和新高考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普通本科批为例,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的填报规则各异:



  • 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每个志愿包含6个专业。

  • 广东、湖北、湖南可填45个志愿,同样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每个专业6个选择。

  • 河北、重庆最多96个志愿,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 辽宁、上海、海南、北京和浙江的志愿数各有不同,从112到24个不等,均以特定单位计数。

  • 山东96个志愿,天津则分为两个段,A段50个,B段25个。


学生可通过招生计划专刊、教育考试院官网等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在填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关注办学实力、专业特色等因素,同时考虑专业调剂以增加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分数线内填报多个学校,但第一志愿优先。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和专科二批,每个批次有不同类型的院校参与招生。

三涯网

以上就是三涯网整理的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一个考生能填几个志愿(福建高考报考志愿规则)”相关推荐
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浙江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浙江高考填报志愿规则)

2021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 2021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 问:2021浙江高考能报几个志愿? 答: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 怎么填志愿选大学 第一:一般来说填志愿是平行志愿,可以同时填

2024-08-30 02:17:56
陕西高考一本填几个志愿(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陕西高考一本填几个志愿(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陕西高考一本填几个志愿 12020陕西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本科一批设6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本科二批设12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I、J、K、L,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高职(专科)设8个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平行志愿各批次不设置“愿意录取到其他院校”的调剂表

2024-06-03 10:51:30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本科批次招生原则上实施“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职(专科)批次招生实施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

2024-10-28 14:22:41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多少个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多少个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有什么报考技巧新高考模式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能选择的志愿数量也不一样。学校顺序的确定要结合自己的意向,录取的可能做最优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大家要人传关注省市教育网站发布的通知,搜集好信息,做好报考准备。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规则1、新高考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

2023-03-28 07:05:06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征集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征集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每个志愿均为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 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

2024-06-18 05:38:14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步骤?(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步骤?(2023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2022年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批次顺序:本科批——高校专项(农村专项)——本科批 1.先想好自己要报的大学及专业 2.登录福建教育考试院 3.点击高考高招 4.点击高考志愿填报及志愿填报辅助系统 5.在辅助系统查询相关学校及专业代码 例:福建师范大学代码为1049 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02 同时该专业组代码为999(有选考要求的专业组代码不同) 6.在志愿填报系统进行

2024-06-22 03:08:48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 填报高考志愿时能填几个大学和专业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有什么报考技巧新高考模式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能选择的志愿数量也不一样。学校顺序的确定要结合自己的意向,录取的可能做最优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大家要人传关注省市教育网站发布的通知,搜集好信息,做好报考准备。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规则1、新高考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

2023-03-01 13:16:02
高考报志愿可以报几个学校 能报几个志愿 福建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
高考报志愿可以报几个学校 能报几个志愿 福建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数量因省份和新高考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普通本科批为例,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的填报规则各异: 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每个志愿包含6个专业。 广东、湖北、湖南可填45个志愿,同样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每个专业6个选择。 河北、重庆最多96个志愿,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没有专业服从

2024-11-25 18: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