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4:20:11 | 三涯网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三涯网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以上就是高考志愿看单科成绩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只有单招成绩没有高考统招成绩能填高考志愿吗? 首先你要确定你是否参加过统一高考,如果参加就可以调高考志愿,如果没有,只是参加单招,故不可以填志愿,因为单招只是一些学校单独招生,你报了哪一所学校的单招,你的单招参加就只能对该所学校有效。所以单招的成绩不代表高考成绩,故不能填高考志愿。 阳光高考上面能查到的学校是国家承认的统招的吗?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能填这个学校的。 你好这位同学 凡是在阳光高
如何查看高考已录取人员的成绩单 高考考生在重要的学业时刻步入人生新篇章,成为有志者在大学校园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成绩单情况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环节。尤其是当你正在寻求录取情况,查看自己的成绩单可以帮助到你做更为准确、深入的抉择。 不过,面对繁琐的查询排队和提交相关材料等一个个系统步骤,许多考生会感到很无奈。但并不需要担心,这里介绍两种查看高考成绩单的方法,方便考生快捷地获
女兵征兵会看高考成绩吗? 女兵征兵是不看高考成绩的,只要符合基本应征条件即可。 女兵应征报名条件: 1、上半年应征报名: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1年上半年女兵征集,年龄放宽至23周岁。 2、下半年应征报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 3、对
跪求宜宾学院转专业问题 1、原则各个大学都可以转专业,正规大学比如211的985的每年把转专业作为它们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越是正规大学,转专业工作越正规。控制比例一般是5%。但是最多不超过10%,即一个好专业的班级原则再多进来2-4人。 2、没有专业之间的限制,自己可以选择备运本学院的,也可以在全校内的专业选择。但是提前批录取的只能在本学院内选择专业。 3、转专业后各方面和原来的一样,同一
成人高考的征集志愿看分数吗 看,征集志愿取也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分数高的考生会优先投档,考生分数越高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成人高考的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另外不管是正常报考还是报考征集志愿,家长和考生都需
看到高考成绩后会觉得后悔吗? 后不后悔取决于你的成绩,有没有对得起你平时的学习积累 。 就我而言,我高考查完成绩十分的后悔。 因为这并不与我的平时的学习积累相等,比我平时成绩低了至少30分,其根本原因就取决于高考期间我的紧张和我的压力,导致我并没有发挥出本来属于自己的实力。这曾使我在那段时间里十分的消沉。 但我的一个好朋友。他平时学习并不是很好,但是高考的
征兵报名高考成绩只看语数英吗? 征兵政策、征集时间及方法程序 男兵:8月5日前,已进行过兵役登记的应征公民,均可登录“全国征兵网”报名。8月上旬,县(市)征兵办组织预征对象体检(6月上旬,完成已报名大学生体检、政治考核及预定兵;后期,大学生报名应征可随到随检);8月中下旬,组织体检合格人员政治考核;8月下旬,复检复查、预定兵;8月底至9月初,定兵;9月中旬,交接起运新兵。 女兵:应征女
如何查看高考文化课各科成绩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一步,而成绩是高考的关键因素。查看高考文化课各科成绩是每个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 考生可以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 )查询高考成绩,该网站会在成绩公布当天开启成绩查询服务。考生输入自己的考生号、姓名、省份以及验证码,即可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需要注意的是,成绩查询时间有限制。
2024-02-18 23:36:54
2024-01-26 03:12:43
2024-03-24 10:23:50
2023-09-07 18:30:32
2024-09-23 19:39:55
2024-05-20 01: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