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2024-11-09 01:10:29 | 三涯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中科大强基计划初试时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强基计划2023年的初试时间定于6月11日上午9:00至12:10。考生可根据所在考点合理安排考试日程。以下是各考点的详细信息:
1. 合肥考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2. 长春考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506号。
3. 成都考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育英路6号。
4. 广州考点: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省实路1号。
中科大的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那些有志于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特长的学生。考生应访问中科大官方网站以确认自己的考试地点,并准备所需的文件。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1、特别想从事基础学科科研的高考生。 虽然2022年新增添了学科, 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动力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自动化 等交叉学科专业进入强基,但强基计划大部分还是招收基础学科人才。

2、已经获得过学科竞赛省奖的竞赛党。 对于理科类专业来说,在强基计划的报考政策中,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选手是可以直接入围校测的。

3、高考课内成绩优异的学生。 强基计划现有的39所院校都是985院校,因此其实对成绩要求还是很高的。

4、有参营经历的学生。 参营经历指的是各高校的学科营、冬令营、夏令营等,这类营地活动是让高校提前了解你的重要方式,能在活动中有亮眼的表现,也会为之后的各类特招计划助力。

5、对学历有较高追求的学生。

6、不考虑专业,只想冲985名牌大学的。

强基计划是高校招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区别于高考,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择优录取,突出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入校后单独编班,重点培养。2020——2022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

强基计划相比高考升学有何优势?

1、院校层次高,为考生增加上名校的机会

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包括清北复交在内的36所双一流A类高校,2022年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入,至此39所原985院校均开启了强基招生,这也是我国最高层次的一批高等院校。

从近三年招生实践来看,强基计划具有明显的降分效应,各院校入围分数线大多比普通批分数线低10—30分,考生完全可以通过强基,冲刺更高层次的院校。

除此之外,强基计划的录取要早于提前批,所以对考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为考生增加了一条进入名校的途径,即使考生没有通过强基测试,对考生后续提前批和普通批的录取,也没有任何影响。

2、报名限制条件少,给普通考生更多机会

与其他自主选拔动辄金银牌省一的报名条件相比,强基在竞赛奖项方面几乎没有门槛,只要对强基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均可报名,这不但给了很多普通考生进入名校的机会,更让很多基础学科素质优秀,但缺少竞赛奖项的考生不至于被“埋没”。

3、重视人才,竞赛生优势得以展现

虽在报名阶段对考生竞赛基础没有要求,但在校测环节中,竞赛生相对更具优势。

例如2022年,清北两校理科类强基专业共在湖北省录取54名非破格生,其中三分之二(36人)的考生拥有省奖;

2022年中科大在强基招生直播中,曾明确表示:在素质档案方面,铜牌一般给满分(40分),省一一般给30分。

南京大学也在2022年强基政策宣讲的直播中表示,铜牌和省一的考生,在初试中“非常容易胜出”。

各院校校测笔试题目难度风格同样偏向竞赛,接受过竞赛训练的考生作答时会更为顺手,面试时,拥有竞赛奖项的考生给面试官的印象也更好。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三涯网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的相关内容。

中科大推出的强基计划入围条件主要包括两类考生。第一类是学业成绩优异的考生。这类考生的高考分数需高于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一定的分数。具体要求根据省份而异,例如江苏省考生需达到一本线40分以上,上海考生需达到一本线50分以上。同时,按照各省人数指标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名单。此外,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考生具有理工类科目背景,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则要求考生选考物理。

第二类考生是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这类考生需要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并且高考成绩也需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生物和信息学的竞赛要求可能更高,通常需要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

值得注意的是,报考中科大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每个考生最少应填报1个专业志愿,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等多个基础学科专业领域。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科大强基计划的招生方式旨在选拔具有卓越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机会,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具有特定素质和潜力的学生,以满足国家对基础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下是适合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生类型: 1.综合素质卓越或基础学科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等多个方面表现出色,或者在某一基础学科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才能和潜力。 2.立志投身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面向那些有志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24-11-05 08:15:38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强基计划? 1.成绩优异:建议理科成绩在550分以上,文科成绩在580分以上的学生可以考虑报考强基计划。 2.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能力的学生。 3.对关键领域或人文社会科学有浓厚兴趣: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

2024-10-17 15:21:27
强基计划可以转专业吗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可以转专业吗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武大在此前的宣讲中表示录取后如果转专业则退出强基计划,考生需以裸考成绩进行竞争,当分数不够时有退档风险。具体以各校政策为准。强基计划录取后是否可以转专业和普通高考录取可以灵活转专业不同,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如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最多只能换到该校同一专业(专业类)的非强基计划班,或者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其他专业。什么类型的学生适合报名强基计划第一类:成绩优秀的考生强基

2023-02-20 19:11:02
什么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和培养基础的学科拔尖或综合素质优秀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的学生。强基计划为了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将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适合什么类型的学生一是曾参加五大学科竞赛的考生;二是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考生;三是高考成绩突出的考生;四是立志投身科研的考生,五是冲刺名校但是成绩可能难达到投档线的考生。总的来说,强基计划更加侧

2023-02-20 19:14:03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什么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成绩优秀的、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有规划的考生。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因此比较适合成绩优秀的、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有规划的考生。 1、成绩优委的考生: 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考生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每年高

2024-10-16 14:46:55
什么学生适合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适合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适合强基计划 对基础学科充满热情,高考成绩优异,学科能力突出,追求更高教育水平,有明确学业规划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成绩优秀的学生,将面对一流大学的挑战,需确保高考成绩占比至少85%。参与强基计划,意味着学生有机会进入顶尖学府,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对基础学科有深厚兴趣的学生,能够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如高端芯片、智能科技、新材料、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或人文社会科学

2024-10-25 01:53:24
什么学生比较适合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比较适合强基计划

什么学生比较适合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报考者需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学历要求为硕士及以上,这是基础条件。 其次,学术成果优异,需在相关领域内有显著的学术成果,如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或获得专利。 创新能力是关键,报考者需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或技术创新能力。 推荐信也极为重要,至少需两封来自知名专家或研究机构的推荐信,证明其

2024-10-28 15:03:46
2023女生适合报强基计划什么专业
2023女生适合报强基计划什么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10-19 0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