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2024-11-08 10:50:17 | 三涯网

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浙江大学保送生考题(理科的)

???。。。。基本是不可能搞到的……除非曾经有强人在考试中背过题或偷过题……
不过我可以按照记忆给你点提示。(希望没记错)
英语:类似四级题。关键是时间很紧,考场上要拼命赶。半小时——4~5篇阅读,1完形填空,1选择(是20道么?)反正是四级水平的,说不定是原题,不过我从没做过四级历年原题,所以不知道。英语只要发挥自己最好就行了,题目这么变态,有很多学生分数都较低的,所以如果你没做完,也不要灰心。别人也一样。但每年也有几个外语学校学生考98、99。
数学和物理:我觉得不难。好像都是较大的题,5~10道吧,时间肯定够。难度题型均类似高考中最难的两道。凡是竞赛获奖的同学应该做起来算轻松的。如果平时数学物理都能考140以上,这个也没啥问题。
个人感觉,这个考试的作用是有限的,其实你竞赛获奖情况和高中三年每次期末的成绩排名、还有所在中学位于本省(直辖市)的地位,以及面试的表现,至少占另50%。

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招生简章,招生专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 浙江工业大学 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 浙江工业大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接受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五条 学校全称: 浙江工业大学 。

第六条 学校代码:10337。

第七条 办学层次和类型: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第八条 颁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 浙江工业大学 。

第九条 办学地点:朝晖校区(含德胜园)地处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18号(德胜园位于假山路33号);屏峰校区地处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88号(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内)。

第十条 就学地点:全日制本科新生在屏峰校区就学,“专升本”新生在专业所属学院所在校区就学。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 学校成立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研究制订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学校成立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执行相关的招生政策和规则,研究确定学校招生录取原则和具体办法。

第十二条 学校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学校纪检监察办公室对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四章 录取

第十四条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以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第十五条 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当地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传统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六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学校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八条 学校外语公共课为英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除外)。

第十九条 学校相关专业英语单科成绩要求: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要求110分(含)以上;日语专业要求100分(含)以上;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要求100分(含)以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75分(含)以上;设计学类专业(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四个专业)要求75分(含)以上。如英语单科成绩符合条件的生源不足,则按英语单科成绩5分一档降分录取;最高降分不超过10分。

以上英语成绩按单科总分150分计,具体按各省普通高考实际英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第二十条 学校认同并执行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一条 浙江省内参加新课改的考生,报考我校必须满足综合素质评价中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四个方面要求等第均为P(含)以上以及学习能力要求等第C(含)以上。

第二十二条 对进档的考生,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分。若出现考生投档成绩相同,则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按照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至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非第一学校志愿(或平行志愿)的进档考生,在计划未满专业中根据上述原则录取。

实行院校平行志愿投档的进档考生,只要专业服从且政审、体检符合条件,均予录取。

第二十三条 报考我校健行学院的基本条件(不含“三位一体”考生):理科高考投档成绩必须高出省第一批次线55分(含)以上,文科必须高出省第一批次线25分(含)以上。

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优秀学生报考的激励措施(限第一批次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报考我校,排名均为第一批次的排名):

(一)高考总分理科排名列全省前2900名,文科排名列全省前1000名的浙江省进档考生,大学期间综合测评总评和平均学分绩点总评排名均列专业前30%,符合学校保送读研基本要求,可直接获得硕士研究生保送推荐资格(具体办法参见《 浙江工业大学 关于直接选拔优秀新生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资格实施办法》)。

(二)高考总分理科排名列全省前6000名、文科排名列全省前2000名的浙江省进档考生,确保录取在所填的第一专业志愿;高考总分理科排名列全省前9000名、文科排名列全省前2700名的浙江省进档考生,确保录取在所填的前三个专业志愿的其中一个。

(三)学校设立新生奖学金。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中学表现,结合各科类实际录取情况,学校确定新生奖学金获得者30名,奖金额度为5000元/人。

第二十五条 对实行高考选考科目省(市、自治区)的考生,某些专业因投档线上按选考科目录取生源不足时,学校执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可调剂录取选考其它科目并有专业服从志愿的考生。

第二十六条 学校对保送生的选拔录取工作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学校对华侨、港澳台考生的招生录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学校全日制专升本招生按照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按照《 浙江工业大学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和《 浙江工业大学 关于高水平运动员定向越野项目报考的补充通知》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招生按照《 浙江工业大学 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按照《 浙江工业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学校在浙江省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按照《 浙江工业大学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学校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及规定进行公布。考生可登陆学校本科招生网查询。

第五章 入学复查、收费和资助等事项

第三十四条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十五条 学校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部门批文和相关规定进行收费管理。新生学费按照《 浙江工业大学 普通本科学费标准》(浙工大发〔2015〕16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学校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开通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报到“绿色通道”。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学校联系方式:

浙江工业大学 本科招生网:

电话:0571-88320032

传真:0571-88320501

通讯地址:杭州市潮王路18号 浙江工业大学 招生办公室

邮编:310032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由 浙江工业大学 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学校原公布的相关招生工作的制度、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和上级相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相关政策为准。

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三涯网

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相关内容。

1977-2007, 高考改革 焦点回眸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臧铁军

两代人分享“高考”的喜悦。CFP供图

1977年夏,刚复出不久的 邓小平 同志召集知识界人士群策群言,做出 恢复高考 的历史决定。如今,距离那个非同寻常的夏天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从那时起,高考和高考改革始终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

考试技术改革从传统考试到现代教育测量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考试研究的学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调查与论证,提出以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吸收标准化考试的理论和经验进行高考改革。

1985年,高考标准化改革由广东省率先试验,当年进行英语、数学两科的标准化考试试点。到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高考标准化的全过程包括:命题标准化、考务管理标准化、试卷评阅标准化、分数的解释和使用标准化。这一改革加强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可控性,减少了考试误差。

在高考走向标准化考试的过程中,我国首次进行了大范围内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研究,高考的各个学科逐步建立了认知领域的考试层次目标,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和深入的讨论,这为后来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准化考试的实施实现了在命题过程中对各种指标的预估和把握,并在考后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在《考试说明》中对各种指标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广大中学教师逐步熟悉了表征试卷和试题质量的指标,对于科学掌握测试方法,评估和改进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高考标准化的改革还包括对各种题型功能和试卷题型比例等多方面问题的实证性研究,规范和稳定了试卷的形式,把光学符号阅读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引入高考评分,使客观题的阅卷快速准确,主观题的评分误差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

如果把今天的高考试卷和20年前的试卷放在一起比较,试题和试卷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差异显而易见,而这背后蕴含的实质,是考试理念、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科学方法的变化。

高考标准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我国考试科学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高考后20年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考科目改革从“文6理7”到“3+X”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结果使用不当,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为了抑制教学中这种不正常现象,经过多方论证,80年代后期,原国家教委决定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高中毕业会考设计的初衷,是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各司其职,让会考承担起评价学生和学校的任务,以此平衡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力量。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1988年在上海、浙江试点。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 高中会考 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进行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在此之前,高考一直采用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的形式,只有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高考才能走出由 统一高考 制度固化下来的科目组合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有利于普通高中全面贯彻 教育方针 、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新生。

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1999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综合测试引入“X”,凸显了综合能力测试因素。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增加能力型和应用性题目,考查学生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3+X”改革中,各省先后增加了英语听力测试项目,引导英语教学重视听说,不能再教“哑巴英语”。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进行,广东省等四个省(自治区)于2007年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后的新 高考方案 。新一轮高考改革逐步在各省展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随之得到进一步推进。

招生方式改革从“保送生”到“ 自主招生 ”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考改革似乎始终未能触及“ 大一统 ”的格局。事实上,恢复高考后的30年间,对统一考试、统一招生方式的改革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198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扩大试点。“保送生”,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标志着保送生制度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学生在申报材料中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高校为争抢生源而干扰中学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1998年国家在5省市试行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此后,教育部又下发文件从程序上完善保送工作,规定考生的报名权、中学的推荐权、高校的录取权和教委的审批权“四权分离”。

2001年教育部决定按照“压缩规模,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原则,将每年大约20000人左右的保送生规模压缩至5000人。同时教育部对招收保送生的条件进行了调整,扩大了招收保送生的高校范围,把保送条件中的“软”条件,都变成了“硬性指标”。

与保送生具有类似性质的改革是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探索。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 素质教育 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除了对优秀学生进行的招生探索外,自主招生还在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进行了改革试验。2006年,北京和上海在多所 高等职业院校 试行了自主招生,采用“笔试+面试”的方法,完全由学校自主命题,由学校自主确定录取结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拔录取,录取标准完全依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同年,上海交大和 复旦大学 开始在更大比例上进行自主招生。

由于纸笔测验具有便于大规模施测的优势,同时有利于对人才选拔的共性问题进行测量,便于比较甄别,因此目前统一考试仍然是高考的主要形式。分省命题虽然从考试科目设置和题目内容上各不相同,但仍未能摆脱纸笔测验和区域内的“大一统”形式。只有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与此不同,与统一高考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呼应。应该说,进一步扩大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是今后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

招生体制改革“单轨—双轨—并轨”

改革开放 初期,我国高校沿袭 文革 前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体制,即所谓“统招统分”的制度。这一制度割裂了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由于招生计划常常滞后于人才需求的发展,造成一些本来就十分稀缺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学以致用。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规定一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矿区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这既是对国家急需人才的基础性行业的政策倾斜,也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搭建了桥梁。

1984年教育部又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自费生。由此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计划招生体制,在高等学校保证完成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实行辅助性的计划调节——招收委托培养和自费生,从而使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调节计划招生双轨并存。

“双轨制”是当时针对国家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提出来的。这一政策的实施,从挖掘高校的办学潜力和开辟高校经费来源两个方面促进了高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第一次打通了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甚至个体企业委托高校培养人才的途径。

委托培养和自费生的录取分数必然要低于统招计划生的分数。无论“双轨制”的初衷如何和产生的正面效果怎样,收费和降分录取在形式上挂了钩,给人以“花钱买分”的感觉。事实上有人正是利用“双轨”政策,炒批件、批条子、走后门,严重破坏了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原则。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进行招生收费并轨制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1997年,高校招生全面实现并轨。至此,我国高校由国家“统招统分”改革为“双轨制”,最终实现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并轨招生。

招生并轨,由国家包费上学变成自费上学,人们的价值取向在“双轨”过渡中发生了转变,认同了“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自主择业的新观念,从而在招生体制改革上逐渐转向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相适应,最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0年来,高考改革的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如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是我国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助推力;由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成为高考改革在坚持统一的基础上,走向多样化的关键步骤之一;网上阅卷,从程序和技术上保证了阅卷标准的一致性;网上录取、招生“阳光工程”,使招生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保证了招生录取的公开、公平、公正……

尽管如此,一年一度的高考仍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批评和指责,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人们对高考改革所寄予的更高期待,是一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聚焦高考30年”征稿】

报纸征稿:

内容:关于高考30年的经历、感悟、记忆、收获及相关资料、图片

邮寄: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招生考试就业周刊》(邮编:100082)

邮件:zkjy@edumail.com.cn

传真:010-62236792

网站征稿:

内容:

1.恢复高考的社会意义及历史变迁:

包括30年来有关高考的重要言论、社会反响、发展变化以及您对它的个人感悟等等。

2.各省市30年来高考的改革和发展变化:

欢迎从那个阶段走过来又了解某省高考发展状况的单位或个人投稿。

3.各年代考生的社会际遇与生存状况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高考3加2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相关推荐
高考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高考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高考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中考分流50%国家政策在2023年6月10号开始。 中考分流50%国家政策的意义: 中考分流政策和新高考组合模式不仅是学生时代,每个人未来发展都起到一定性的决策性影响中考地位不断升高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也在随着改变。 国家教育部门逐步推出中考分流政策的录取比例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国家鼓励职高发展,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会有50%~7

2024-02-10 20:41:52
安徽高考是3+3还是3+1+2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
安徽高考是3+3还是3+1+2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是从2021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21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总分为750分。 一、改革目标 2021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2024-01-11 10:56:52
江苏小高考加分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
江苏小高考加分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

江苏小高考加分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 1、江苏小高考加分政策是2008年高考改革时实行的。 2、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中,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含40分附加分),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于高二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必修科目测试,高考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科目测试,必测、选测等级会影响考生的普通类高校报考资格及能否上本科、能否达到具体学校等级要求等。 3、正在实行的“

2024-11-08 02:22:45
高考改革3+1+2什么时候开始
高考改革3+1+2什么时候开始

高考改革3+1+2什么时候开始 高考3十1十2模式不同省份的开始时间不同,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高考3十1十2哪年开始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024-03-28 15:52:01
广西新高考3+1+2什么时候开始
广西新高考3+1+2什么时候开始

2024年广西体育高考改革政策 2024年广西体育高考改革政策为不分文理科,采取3+1+2高考模式。 广西是第四批高考改革省份之一,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2023-12-30 05:20:28
宁夏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宁夏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行

2023年宁夏高考状元是谁? 2023年宁夏高考状元是孔维上。 扩展资料: 今年宁夏高考录取线:一本文科488分,一本理科397分。文史类,(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军事类、公安类院校或专业);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488分;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421分;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150分 理工类,(含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

2024-09-25 17:24:46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

关于新高考政策,什么时候开始选科? 为高二期间。 以广东省为例,自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由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 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和招生专业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及自身兴趣特长,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

2024-01-27 11:01:09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安徽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行,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安徽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安徽新高考是从2021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21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202

2024-02-12 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