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15:02:08 | 三涯网
1、 高考报考军校、公安、政法类院校及专业的考生可能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政审。
2、 比如高考考生报考山东政法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部分专业就需要参加面试和政审。
政审基本要求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民军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历史清白,作风正派,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心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而志愿献身国防事业。
政审注意事项
1、在征兵的程序中另有家访的程序,这是必须的程序,家访行要访你的家庭实际情况、生活实际情况、环境情况等。
2、审查实行三级政审:村、镇、市一级一级把关,然后由市公安局、武装部、征兵办等单位联审,审查结果、合格人员名单将向社会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1)、审查包括:“三查”:查户口、查身份证、查毕业证; 三涯网
(2)、“三走访”: 走访家庭、走访单位、走访学校;
(3)“六查清”:查清现实表现、查清年龄、查清文化程度、查清户籍、查清家庭成员、查清社会关系。
以上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政审
报军校政审流程 法律分析:报军校政审流程为:1、高考结束后,符合政治考核基本条件的考生可到报考所在地人武部领取,或登录招生考试信息网站下载《军队院校招生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政治考核表》(以下简称《政治考核表》),正反面打印,考生填写个人信息。 2、《政治考核表》由考生所在中学班主任签署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如果是往届生,还需到教育机构、工作单位、考生所在村(居)委会签署意见。 3、考生
2021青海高考报名录取政策解读2021青海高考报名录取政策已经公布,有些同学没有特别理解,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2021青海高考报名录取政策解读一、基本规定(一)我省高考报名规定中的父母与考生的“直系亲属关系”,仅指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重组家庭中考生与继父母一方如果仅有抚养关系而无血缘关系的不能按直系亲属对待。父母离异的考生在青参加高考资格以其父母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定的
我想报军校,想学新闻专业 向你推荐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新闻传媒专业,你可以去看看,还有南京政治学院的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军事法学专业,这些都是文科专业,你好好学习,一定可以的! 再给你些相关的信息 一、军校招收高中毕业生有关规定报考条件:招生对象必须是参加当年普通高等 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周岁(截止当年9月1日)以下,未婚;思想 进步,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报考技巧高考志愿对于考生来说的重要作用并不次于高考,高考志愿填报决定了未来被哪一个专业录取,以及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和方向。因此考生和家长需要多方了解高考志愿的系统,掌握其中的各方面信息和渠道,参考一些准确的信息。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1、应开放平行自愿梯度目前,高考报志愿大多是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时,拉近同一批高校不同志愿之间的梯度非常重要。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归档的,如果
2022高考志愿填报的四大注意事项近期,各地高考本科录取已进入尾声,高职专科填报志愿、集中录取正在进行中。打算填报高职专科院校的考生们要注意哪些填报政策、关注哪些填报细节呢?2022高考专科填报必须要留意的四大事项1、注意专科批次政策考生在填报专科志愿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专科批志愿设置和填报要求,如专科提前批、专科艺术类、专科普通批的投档方式和志愿数量等。考生填报志愿前,要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
军校招生条件 军校招生条件严格,考生需满足多项标准。首先,年龄限制在20周岁以下,往届生不可报考。其次,军校只接受高中应届毕业生,"高四"或"高五"学生不被考虑。视力方面,技术类院校要求裸眼视力4.6以上,指挥类院校则需达到5.0以上。身高方面,男生需高于162厘米,女生需达到160厘米,体重方面,男生不低于50公斤,女生不得低于45公斤。面试环节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竞争激烈,录取比例一般为1: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什么填报方法考生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要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然后看一下这个学校哪些专业是有发展的,哪些专业是比较有前景的。要多搜集相关院校的详细信息后再进行报考。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什么一、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面对成千上万的大学专业,很多同学都会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而这种关系到以后人生规划的事情,别人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时候
2023江苏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政策异地报名条件要求2023江苏异地高考报名要符合条件,非江苏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江苏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在江苏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其监护人在江苏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2023江苏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条件要求1.非江苏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
2024-07-07 03:45:22
2024-03-18 21:45:56
2024-01-26 03:12:43
2024-06-17 07:40:28
2024-03-24 18:31:16
2024-03-24 10: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