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16:30:01 | 三涯网
自强计划意思:
自强计划是由清华大学主导的自主选拔计划,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为寒门学子创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
报名条件:
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自强计划好处:
“自强计划”为那些自强不息的寒门学子提供了更多进名校的机会,且不说这样的招生对教育公平、选拔人才的重要意义,此举在自强精神上的激励引导作用也善莫大焉。
不仅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自强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对于每个学生、每个人来说,自强也应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品格。相比较美术、音乐、体育、奥赛这些所谓的特长,自强也是人生的一项特长,而且是最为重要的特长。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1年,这句言论引爆网络。即便内容稍显偏颇,但不可否认,这就是现实,即便透露出些许残酷。即便如此,“寒门”还是能走出不少人才,就如以710分(含加分)高分走入清华的喂猪娃—孙宜林。
正文
2018年7月23日,河南栾川一高的孙宜林收到了期盼已久的通知书。当录取通知书缓缓打开,清华“二校门”在通知书缓缓展开。立体的二校门展现在孙宜林眼前,脸上的激动毫不掩饰。
对于孙宜林来说,考上清华,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不少人认为高考就是一场你去南、我去北的伤感故事,但在孙宜林眼中,高考更是一场决定将来是头朝地、头朝天的大事。
出生于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的孙宜林,家境并不好。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里的收入全靠那几亩地和父母打零工。在领取到通知书之前,孙宜林每天都在做几件事—干农活、喂猪。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学习,还有来自父母的期许。孙宜林也不例外,从小孙宜林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难发现,多数农村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好好学习,考好大学,将来才有出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少。 三涯网
孙宜林作为农村孩子中的典范,能够考上清华大学,付出的肯定比别人多得多。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发表后,不少人纷纷附和,其中不乏就是对寒门和工薪家庭、豪门的对比。
在一则比较中,列出了一个重点高中的火箭班的基本情况。班上62个人,清华北大占比四分之一,出国占比四分之一,即便剩下的二分之一,也是985、211,但这些学子的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从商的占据大部分。即便如此,零星的两三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也十分负责。
正如评语所说:“穷人家孩子也能出高考状元,但是他们所付出的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孙宜林的确付出了比别人好几倍的努力,在孙宜林的一份学习计划中,是这样写的:“五点半起床,诵读英语,整理笔记,预习当天的知识。”这份计划并不单单是从高中开始,而是从初中就已经在执行。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初中的他,就以606分的好成绩进入栾川一高。
这样的学习计划,在高中比比皆是。当你进入到衡水、毛坦厂之类的高中,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勤勉、刻苦。但是相较于那些含着“金汤匙”的人,这份努力就显得微不足道。
有句话叫做“不怕别人不努力,就怕比你厉害的人更努力。”孙宜林所在的班级就是这样,有太多优秀的人,孙宜林不过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和其他人比,孙宜林更加知道“读书才有出路”的含义。
正如孙宜林老师所说:“孙宜林刚来的时候,成绩并不算最好的,但是他知道刻苦,认真,这才有了现在的他。”
刻苦、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这点不仅适用于孙宜林,更适用于我们。在孙宜林领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面对镜头的采访,是这样说的:“清华的同学都是学霸,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更加努力,成为了孙宜林的座右铭。即便考上清华,他也不敢有丝毫松弛。因为他知道大学并不是终点,只是人生的起点。
小结
逆袭,依靠的并非运气。如孙宜林一般的人,有许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运气所致,毕竟有太多人的努力不被发现,有太多人成为普通人。这并没有错,只是努力的本质是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所以努力之后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始终是努力的过程。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不高考,寒门学子如何逆袭?的相关内容。
在新社会,贫与富的差距依然存在,但由于高考制度的诞生,不少寒门学子因为它、通过它改写了自己的一生人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力,而高考是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因为高考时平等的,不管是豪门还是寒门,只要你是学生,你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参加高考,用能力和自己的实力战胜高考,完成自己人生的华丽逆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或许对于富裕的人家来说,高考并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他们可以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其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高考便是全部,是实现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目前为止,高考是公认的最公平的考核方式,最公平的筛选人才的方式,只要你够努力,你就可以上重点大学,实现人生目标,改善自己的条件,重启人生。高考之所以万众瞩目,是因为它仍是当下促进社会阶层有序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大希望,是守护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底线,特别是现在的高校的自主选择更是对寒门学子的重大机会,可以说,高考将直接关乎教育公平的基石能否筑牢,社会公平正义能否的以捍卫。
或许有那么些个例,他们没 有通过高考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高考仍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实现自我,只有通过高考,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这个世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实现人生梦想。现在大公司的好职位都是给好学校准备的。很多地方都是积极的招揽人才,能够找到通过高考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帮助自己的家庭感受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自力更生,改写人生,这都需要通过高考打开大门!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报名条件有哪些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报名条件是什么 1强基计划报名条件 强基计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报名条件有哪些 1.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是一些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该计划重点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领域。 2.报名条件有哪些? 报名强基计划通常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优秀,达到或超过本科一批控制线。此外,考生需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或在高中阶段参加中学生学科奥林
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条件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多数高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部分高校则对考生高考成绩有更高要求。 例如:吉林大学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强基计划相关控制分数线上110分及以上。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分数线且不低于高考总分数的75%。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和报名条件有哪些? 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自2020年起实施的一项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旨在选拔并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拔尖潜力的学生。该计划通过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 initiallylaunchedatselect"first-tier"universities,theStrongFoundati
综合评价是什么意思报名条件有哪些 1.综合评价旨在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学业成绩优秀汪租的学生。报考条件包括: -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或特殊类大世型控制线;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以内(北外生源基地校和省级示范校可适当放宽排名限制); -局漏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全部合格,综合素质评价获得A
定向志愿是什么意思报考条件有哪些 定向志愿是指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特定的学校和专业作为自己的报考目标。这种选择通常与特定的就业方向或地区需求相关联,旨在培养符合特定需求的人才。 报考条件方面,定向志愿一般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报名资格,如符合高考报名年龄、学历要求等。此外,不同学校和专业对考生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专业可能要求考生具备特定的学科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有哪些 高三身份、高考优异、学科特长、综合素质高。 强基计划要求报名者必须是高三学生,已参加当年高考且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高考成绩是重要考量,通常需要达到省特招线或学校设定的标准以上。另外,考生应在至少一门学科(如数学、物理等)有省级以上奖项,显示出学科特长。同时,考生还需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方面。 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报名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强基计划的意思是什么 强基计划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为了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展开招生改革工作。强基计划面向的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目的是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 强基计划的招生办法 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2020年4月
2024-07-07 03:45:22
2024-01-26 03:12:43
2024-03-24 10:23:50
2024-01-29 18:23:57
2024-03-18 21:45:56
2024-06-18 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