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10-24 13:33:53 | 三涯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4010358隶属于:中国科学院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含化学)、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我校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含化学)、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学。
各专业招生科类及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专业名称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尚未开展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科类要求
数学类
(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化学
理工类
物理学类
(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化学类(含化学)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
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
地球物理学
二、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符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学业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须获得以下奖项之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或二等奖。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浙大强基计划生物科学怎么样

好。
1、铅薯凯根据查询研究性学习网官网得知,浙江手兄大学强基计划生物科学专业在大学排名中位居前三排名靠前。
2、作为强基计划生槐唤物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拥有知名高校背景,是非常受到就业市场青睐的。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生物科学类大学排名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生物科学类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生物科学类大学排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立于1898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1998年以来,北大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999年)特别荣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2、清华大学 三涯网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为九校联盟。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校立项604项。

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等。

上海交通大学有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际级创新基地,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4、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1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5、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
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是怎样的? 清华北大名额各省分配具体如下: 清华北大的名额是按照考生所在省份进行分配的,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名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两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国的顶尖大学。清华北大的名额是按照考生所在省份进行分配的,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名额。 根据国家政策,在各省的招生计划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占总名额的5%左右,其中清华大学占2.5%,北京大

2024-10-23 13:05:20
哪些大学有强基计划招生
哪些大学有强基计划招生

哪些大学有强基计划招生 截至2021年9月,以下是中国某些大学已知有强基计划招生的例子: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通过"强基计划"选拔高中生入学。该计划旨在培养对理科或工科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提供专门的课程和支持,加强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也实行了类似的"强基计划",以吸引全国高中生。该计划旨在选拔并培养对数理科学、信息科学、

2024-10-24 07:30:19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我国总共有3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都为我国实力较强的名校。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就读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的专业大多是生物类,化工类,数学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强基计划比较适合于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且希望通

2024-10-14 16:40:48
河南强基计划招生学校 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河南强基计划招生学校 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河南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 河南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2在641分左右。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

2024-10-21 23:17:56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最好的专业 强基计划最好的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生物科学(包括生物技术)等专业。物理学专业应用非常广泛,工程力学也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物理学如果你往工程力学偏重的话可以进入土木、建筑工程、机械工程这些领域。 值得推荐的强基计划专业 1.物理类专业 物理类强基计划专业主要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培养方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新材

2024-10-18 03:03:24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涵盖的专业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的拔尖人才。具体专业包括: 1.数学专业:专注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学支持。 2.物理专业: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规律,为高新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3.化学专业: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医药、材料、环保等领域至关重要

2024-10-14 22:14:57
强基计划专业有哪些
强基计划专业有哪些

强基计划是啥意思 强基计划是一项旨在选拔和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的专项计划。它聚焦高端科技、新材料、制造等领域,以及人才短缺的人文社科方向,由高校根据特色设定招生专业,优先考虑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计划强调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并允许动态调整招生专业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选拔过程注重公平公正,通过高考成绩和高校考核的结合,综合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有突出才能的考生,高校可制定破格

2024-10-18 13:31:57
2023年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招哪些专业
2023年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招哪些专业

2023年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招哪些专业 全部强基计划院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

2024-10-16 04: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