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11:55:56 | 三涯网
石河子大学院校代码是10759。石河子大学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创建的第一兵团卫生学校。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隶属农业部的原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石河子大学,所属划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
石河子大学,简称“石大”,位于新疆石河子市,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为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校园面积179.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26.1万平方米。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22个二级学院,5个学部,下设9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有直属医院1所: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非直属医院3所,设有兵团(石河子大学)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598人,专任教师188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2人、讲座教授1人,教授313人、副教授699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省部级以上专家人才89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6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动物医学。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动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农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中心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0月12日,学校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等。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管理部等。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畜牧学、农业工程、园艺学、应用经济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农业、工程、工商管理(MBA)、兽医、教育、临床医学、护理、会计、法律、金融、药学、口腔医学、审计学、艺术、公共卫生、应用心理。
重点学科
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先进材料技术与装备”学科群。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农业经济管理。
自治区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兽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畜牧学、植物保护、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兵团重点实验室4个,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4个。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和兵团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动物健康养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疆地方性高发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绿洲作物高效生产与农业环境保护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实验室、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重点实验室。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工程中心:绿洲农业工程与信息化工程中心、新疆特色果蔬贮藏加工工程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特色作物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特色果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绿洲作物高产生理与高效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创新团队: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研究团队、绿洲现代农业精准技术研究与规模化应用研究团队。
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重点实验室、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兵团重点实验室:兵团农业机械重点实验室、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兵团重点实验室、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质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
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兵团特色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兵团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棉花生产技术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西部地区高发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技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中亚文明与西向开放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兵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
石河子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疆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兵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棉花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4月,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6项,取得科研成果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学校在“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与生态、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防治、新疆农产品高效贮藏与深加工、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与开发、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新疆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中心,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孔子学院:卡拉干达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家7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合作,先后有15个国家1200余人来校留学。
信阳农林学院院校代码是1132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简介
信阳农林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信阳,是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成员。
截至2021年7月,学校校园占地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截至2021年7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设置有39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学校肇始于1910年创建的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1951年更名为汝南农林中等技术学校,1958年更名为信阳农业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豫南农业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信阳林业学校并入,2013年建立信阳农林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9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2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0余人。有中国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十佳双创典型导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管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中国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农林实习场1个;省级及以上特色优势专业1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本科);拥有中国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河南省精品课程7门,河南省精品资源课程2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5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获批建立中国国家级培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培训基地5个、省级培育机构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6个;市校联合建有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信阳农民大学,学校联合10余家政府机构与100余家企业组建有产学研合作联盟,推进政、产、学、研深化合作,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依托河南省博士服务团、科普传播工程项目及省市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驻村第一书记等为载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千余场次。
学术研究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水库生态渔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食药用真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油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建立河南省豫南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和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和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星创天地。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80余项,获中国国家专利300余项。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面向信阳及周边地区粮食、林果、水产、茶叶、畜禽、花卉、食品加工、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80余项,获国家专利400余项。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以繁体“农”字为原形,借用古代青铜器铭文的形式感变形为“鼎”字形状矗立在水纹之上,上下为中英文校名,底色为茶绿色,寓意以农为特色和蓬勃向上发展。
校旗由校徽和中英文校名组成,色彩按照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色和辅助色搭配应用。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20万余册,报刊合订本1131种16463册,中外文期刊1000多种;拥有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等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校师生通过校园网可以检索、利用的中文电子图书35万册,中文电子期刊共计2万种;另有各类光盘资料311种。
特色专业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植物保护、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等
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茶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
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畜牧兽医、食品营养与检测等
吉林农业大学 学院代码是10193。 院校代号 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 院校代码 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吉林农业大学(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建设项目,“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截至2021年8月,学校占地1347公顷,其中校园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34公顷,总建筑面积44.4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9800人。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创建的黑龙江省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本科教育。1958年4月,北安农学院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等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1959年3月,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并入长春农学院,同年6月,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1959年6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的全日制和半日制高等学校的通知》精神,长春农学院正式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改为农机系。
196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又将农机系从农大分离出去,交由省农业机械局主管,改为长春农业机械学院。
1961年3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长春农业机械化学院再度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院。
1961年4月,省委决定将吉林特产学院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
1962年,吉林省农业学校特产系并入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8月,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改为特产系。
1976年,吉林农业大学撤销,分别参与合并组建 白城 农学院、通化农学院、 哲里木盟 农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吉林省特色专业,9个吉林省品牌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精品课程,10门吉林省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教学团队。学校是国家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 ,42个博士学位授权 二级学科 ,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 专业硕士学位 授权类别和18个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
学术科研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9个,省市级科研平台47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校企共建平台3个。“十一五”以来至2014年8月,先后承担科技部863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级科研奖项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30项。“ 十二五 ”以来至2016年11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44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9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844人,拥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省政府参事3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6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双创示范基地
作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吉林省双创示范基地,吉林农业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始建于2012年,截至目前,共孵化学生创业项目97个,其中注册企业59家。学校毕业生中荣获全国2019-2020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1人、年度创业人物4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7人、吉林省首批创业之星4人。
2022年1月10日消息,日前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新园正式开园。新建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新园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由6大功能区组成,具有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验实践、商业演练、项目孵化、展示带动等功能。新园区将通过规范化的科学管理、精准化的创业服务、差异化的师资帮扶,共同助推创业项目孵化落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 赞比亚 等国家的58所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挖掘、引进国(境)外智力资源,派遣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在校学生赴外访学、留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中欧学分生奖学金和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学校开展援外培训,“十二五”期间,为71个 发展中国家 的393名农牧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了专业培训。学校代表中国政府援建的首批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之一——中国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成为“南南合作”典范。
学术资源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46.68万册。据2017年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总和282余万册,拥有 中国知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 学位论文和Elsevier-Science-Direct、MeTeL教学资源库、SpecialSciDBS等中、外文数据库24个。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为主,兼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中药学、教育学、文学等学科资源。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家政学、动物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植物保护
吉林省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家政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学、生物工程 三涯网
吉林省品牌专业: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园艺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植物保护、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药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部委级重点学科(农业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
部委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学
文化传统
吉林农业大学校徽以学校标志建筑及稻穗的艺术图案构成,1948是学校的创建时间。
学校标志建筑古典、简约、大气,稻穗象征着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
“明德”乃为人处事之道,“崇智”为治学求知之风,“厚朴”系宽厚质朴之气,“笃行”寓诚信亲历之为。
明德崇智,体现在办学过程中就是要传承文明、守护良知、追求科学真理。
厚朴笃行,要求农大人做人要忠厚淳朴,做事要求真务实,要把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石河子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为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依法进行招生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一)学校概况 1.学校全称: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2.学校代码:13501 3.办学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4.办学性质:独立学院 5.办学层次:本科 6.学
河北东方学院学校代码是多少 河北东方学院学校代码是14225,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中,河北东方学院的原始标识码为4113014225,默认取后5位14225为学校代码。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校代码说明 在高考和考研时,学校代码主要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 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
黑河学院代码是多少? 黑河学院代码是13744。 黑河学院(HeiheUniversity),坐落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中俄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是教育部第一批确定的“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单位、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黑河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等发展阶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代码是多少?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代码是11545。 学校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ZhongshanInstitute),是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院校代码是多少在个专业代码是多少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院校代码:14039 专业代码一: 专业代码二: 扩展资料: 1、经济学院:经济学(含经济分析与决策、产业经济、投资经济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含进出口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经济与金融(含金融经济、货币银行、证券投资方向) 2、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含新闻采访与编辑、广
山西警察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山西警察学院2020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山西警察学院2020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学院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
长安大学院校代码 长安大学学校代码是10710。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知,长安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61010710,通常默认取后5位10710为学校代码。 在长安大学的代码中,“10”表示陕西省,为陕西省内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代号的编制,“710”表示长安大学的主管教育部门为陕西省,最后的“10710”则是该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唯一编码,用于区分其他高校。 学校
河南工学院的代码是多少 河南工学院的代码是11329。河南工学院位于河南新乡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和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扩展资料 河南工学院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220亩,校舍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馆藏适用纸质图书176万余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余元;拥有国家级
2024-02-02 21:47:24
2024-02-03 08:53:04
2024-01-26 03:12:43
2024-01-20 11:07:45
2023-09-19 11:29:35
2024-03-24 1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