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2024-10-17 04:26:35 | 三涯网

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四川大学排名介绍

四川大学排名介绍是全国排名第12名。

1.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2.18万平方米,在建眉山校区;有教学科研岗共6794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9万余人。

2.办学条件

截至2023年1月,学校设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开设13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教学科研岗共6794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76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9人(82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截至2023年1月,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如下:

强基计划专业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专业招生。

1、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2、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3、从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看,大都把可以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多位专家强调,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并非简单的招生改革。 三涯网

2022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已经公布: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5.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有几个校区,每个校区面积有多大?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川大有几个校区,每个校区面积有多大?的相关内容。

川大三个校区分别为望江、江安、华西校区,其面积分别为:751.39亩、394.89亩和3861亩。以下为详细解释:

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一段,建于1964年。目前是川大的主校区之一,占地75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典型的中国式庭园校园。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西源大道一段999号,建于2005年。是川大的第二主校区,占地394.89亩。

该校区土地资源稀缺,给校园建设带来了很大压力。华西校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南路三段,建于1956年。是川大现代医学的重要基地,占地3861亩。其中包括市儿童医院等6家附属医院,涵盖教学、科研、医疗、健康等多方面。

总之,川大三个校区的面积各不相同,分别定位于教学、科研、医疗等不同领域。作为中国顶尖大学,川大一直以来都注重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质量。

秉承着“诚朴、好学、严谨、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人才,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扩展知识: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

学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2.18万平方米,在建眉山校区;有教学科研岗共6794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9万余人。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涵盖的专业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的拔尖人才。具体专业包括: 1.数学专业:专注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学支持。 2.物理专业: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规律,为高新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3.化学专业: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医药、材料、环保等领域至关重要

2024-10-14 22:14:57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我国总共有3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都为我国实力较强的名校。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就读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的专业大多是生物类,化工类,数学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强基计划比较适合于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且希望通

2024-10-14 16:40:48
强基计划专业特点有哪些?
强基计划专业特点有哪些?

强基计划专业特点有哪些? 1、专业冷门 强基计划的主要招收专业在上文已经讲过,如数学、物理学、古文字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有多冷,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学习这些专业,日后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等工作。 2、不可以转专业 教育部明确规定,强基计划学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而因为强基计划的特殊性,虽然教育部没有卡死不能转专业,但难度一定非常高。不然大家入学后都纷纷转专业,

2024-10-16 19:30:18
强基计划有哪些大学
强基计划有哪些大学

强基计划有哪些大学 1.北京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清华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中国农业大学 7.北京师范大学 8.中央民族大学 9.开大学天津大学 10.大连理工大学 11.吉林大学 12.哈尔滨工业大学 13.复县大学同济大学 14.上海交通大学 15.华东师范大学 16.南京大学 17.东南大学 18.浙江大学 19.中国

2024-10-14 15:15:28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2020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十问十答 Q1老师您好!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请问强基计划的开展初衷和招生定位是什么? 招办主任:你好!面向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浙江大学履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书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重要行动。浙江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开展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强基计划将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探

2024-10-17 02:27:45
强基计划有哪些优点?
强基计划有哪些优点?

强基计划有哪些优点? 1.强基计划通过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高校入学机会,有助于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使得更多的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强基计划鼓励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这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生源质量。这些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毅力,能够在高校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强基计划有助于优化

2024-10-14 20:10:21
强基计划高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高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高校有哪些 强基计划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这些高校都是在国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高等学府,被选为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强基计划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和领军人物,旨在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这些高校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学科基础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可以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科研条件。

2024-10-14 19:32:57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 强基计划 一、2022强基计划39所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

2024-10-14 15: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