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09:33:00 | 三涯网
2月15日下午3:00
现将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考生可通过 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查询。
2.如考生对初试成绩有异议,请提出成绩复核书面申请(申请表格见附件),申请务必注明考生姓名、考生编号、申请复核的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初试成绩、申请复核的原因、本人联系方式,每人限查2门科目。
考生书面申请可通过发送传真,传真号码:025-84891419(自动接收)。截止时间:2019年2月19日上午8时。我办审查同意后将根据省考试院统一安排时间,派专人进行查卷,并陆续将查卷结果电话通知考生本人(成绩复核后,考试成绩无误的考生,我办不再通知)。
3.我校接收优秀全日制考生调剂政策请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可在2月26日后咨询研招办。
4.我校硕士研究生录取执行国家分数线,我办将在国家分数线公布后第 一时间公布复试、录取的相关信息,请考生及时关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主页 ,联系电话:025-848924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77亩,建筑面积114.8万平方米,图书馆收藏27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120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设有16个学院,本科专业55个;有教职工3131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1人,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学位留学生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5000人。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码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码是1028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院介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明故宫、将军路和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有学生35127人(其中本科生19044人,研究生15262人,学位留学生821人)。截至2020年1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有本科专业62个。
文化传统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为圆形,中间叠放三个形如飞行器的“A”构成南京市的市树即雪松图案,象征本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正下方为建校年份“1952”,周围光芒线衬托出南京市的市花即梅花图案,光芒线外环以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缩写。
徽章为印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白色的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智周万物,道济天下。
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6个,1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方向)7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6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建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
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9项,资助直接经费8395.74万元,包含面上项目72项,青年基金63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3项,专项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
2020年,截至9月21日,学校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1项,总体资助率26.6%,资助直接经费9492万,均创历史新高。此次获批项目包含重点项目6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面上项目94项,青年基金63项,外过青年学者基金2项,联合基金1项;此外,学校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经通过评审,还有近10项重点标志性项目已进入会议评审阶段。
根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立项资助情况。学校本年度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青年项目3项。
科研获奖
2018年,学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1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项。2019年1月,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1年度,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共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科学技术奖项目21项(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为我校历年之最。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空天科技时代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特等奖,《高端制造业卓越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5项成果荣获一等奖,《需求牵引、持续迭代——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6项成果荣获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项目荣获二等奖1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90人,博士生导师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7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6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60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7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收藏284万余件印刷型文献外,有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1166万余册,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为特色,以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自动控制、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为重点,工、理、管、经、哲、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宁镇扬地区高校联合体(江宁驻区高校联合体)的成员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与各兄弟高校图书馆。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 三涯网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9个):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导航制导与控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力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河南艺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以2024年为例,1月5日。 根据查询高三网得知,河南省2024艺术统考/联考的成绩查询时间为2024年1月5日,查分入口为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艺术类考生可登录查询本人的艺术类统考成绩。在进行分数查询时,要仔细核对自己的准考证号码。 2024年艺术高考时间 2024年艺术高考时间介绍如下: 北京美术与设计类艺考时间:北京2023年12月2日-3日
淮南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2022年淮南高考成绩预计在6月23日左右出成绩。 公布结果,届时考试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准考证查询自己的成绩。查询高考成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网站查询、微信公众号查询、微博查询、电话、短信、支付宝查询等,只要考生记住这自己的准考证号码,是有很多种便捷查询途径的。 近年,国家为了加快科学技术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和保持学科的相对稳定及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经过教育
2022年湖南成人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自从2022年湖南成人高考考试结束之后,大家就都很期待自己的成绩,所以今天湖南成人高考网来告诉大家2022年湖南成人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一、湖南成人高考分数查询时间是什么时候 湖南成人高考考试成绩一般都是在考后的一个月左右公布,今年的湖南成人高考是于11月5日至6日举行,所以考试成绩公布的时间大概在12月份左右就
成人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问题:成人高考从报名到毕业需要多长时间? 回答:1、拿到毕业证的年数分析: 第一、成人大专分为全日制脱产和业余、函授三种。 第二、全日制脱产(就是不上班,光学习,像那些高三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样天天在学校学习)的正常学习年限是2年,也就是说你入学后需要读书2年才能获得毕业正。 第三:业余、函授一般是上班的人学习的,也就是边工作边学习,通常需要2年半到3年才能拿到
河南艺考时间 2023年12月。根据查询高三网信息显示,河南省艺术类省级统考分为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播音与主持类、编导制作类、表演类、书法类等专业类别,河南2024艺术类统考联考考试时间预计为2023年12月,不同专业考试时间也不同。 2023艺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2023艺考分数出来时间如下: 1、北京发布成绩时间:2022年12月30日发布美术统考成绩。 2、天津发布成绩
2024年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系统部分学校公开招聘优秀教育人才公告 2024年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系统招聘公告 为充实教育人才队伍,南通市通州区计划招聘22名优秀教育人才, 优先考虑全日制硕士、博士及师范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 ,特别是1988年1月1日后出生的博士,博士生截止日期为1983年2月以后。所有应聘者需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且2024年毕业生需在聘用前取得相应资格 。
2022云南高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2022云南高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是: 。 拓展知识: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介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云
2020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为2020年7月31日18:00起发布。 以广东省2020年为例,为配合做好2020年夏季高考录取工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将于2020年7月31日18:00起发布参加2020年夏季高考的考生本次学考考试成绩。 用于2020年夏季高考录取的学考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00分,成绩公布采用等级+卷面原始分方式。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各科卷面
2024-07-07 03:45:22
2024-03-18 21:45:56
2024-02-03 08:53:04
2024-01-26 03:12:43
2023-05-13 17:22:49
2024-06-14 2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