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

2024-07-18 19:01:16 | 三涯网

今天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

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

1、专业:

5个基本专业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注:原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2个特设专业

还有运动康复(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和休闲体育

此外,在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类下设有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有些高校还开设了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

2、报考方法:

报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课考试外,一般还要参加所在省(市、区)组织的体育类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

体育类专业考试一般包括身体素质考试项目(100米跑、原地推铅球、800米跑等)和专项技术考试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等),部分省市还会组织面试。

报考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等专业的考生一般不必参加体育专业考试和面试,但须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详见各省(市、区)当年体育类招生规定、办法等。

体育生

体育生是练体育特长的特长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参加中考或高考的考生,在中考或高考之前要参加欲报考高校的体育加试,加试成绩加上中考或高考成绩之和,高校方进行择优录取。

何为体育生

体育生往往分成:

  1. 直接报考体育类院校的体育生;

  2. 报考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特招生。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被高校录取后的学业及任务不同。

参加中考的考生,也须拥有体育方面特长,在中考之后要参加所报考的高校的体育测试,测试成绩并不与中考成绩相加。一般的示范性高中,都会给予参加中考的体育生降分录取!

体育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体育教育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科研、社会体育锻炼、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社会体育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健身养生、经营开发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报名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且年龄不超过22周岁者方可报名。

(一)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二)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招生学校对其资格进行认定。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得报考。

统考招生流程

1.考生报名

2.资格审核

3.了解测试信息

4.参加测试

5.合格考生名单公示

6.考生参加高考(论坛)并填报所报考高校的志愿

单考招生办法

(一)经本人申请并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参加招生学校对其进行的文化课单独考试。

(二)招生学校组织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不得少于三门,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不得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

(三)高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 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该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

(四)招生学校应从文化课单考及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确认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名单。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并办理录取手续。

与体育单招的差别

体育单招是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提前招生,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在报名资格上相近,但是招生院校、考试方式、录取政策上有很大不同。

体育单独招生考文化水平和体育专项两部分。文化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统一命题、组考,体育专项考试由招生院校组织,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统一的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其文化考试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由招生院校根据招生计划及考试成绩来确定,考生在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招生院校根据考生的体育专项成绩及综合成绩确定录取标准。

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

高考是体育生到大学后可以不选有关体育的专业吗?体育有些什么专业

1、高考是体育生到大学后不可以不选有关体育的专业。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可以填报体育类专业,如果你的文化课成绩达到普通文理科的分数线就可以报名普通学校的体育意向的专业。但是你一旦被体育专业录取后,就无法转专业了。

2、体育专业有:

教育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 。

管理体育:行政体育管理专业、企事业体育管理专业、健康体育专业。

竞赛体育:游泳专业、球类专业、田径专业等。


扩展资料:

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

单考:1、经本人申请并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及武术武英级(或以上)称号之一的考生可参加招生学校对其进行的文化课单独考试。

2、招生学校组织单独考试的考试科目不得少于三门,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核标准不得低于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考试的要求。

3、高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的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不得超过该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20%。

4、招生学校应从文化课单考及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确认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名单。6月25日之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并办理录取手续。

统考:1、招生学校根据该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建设需要,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测试标准和选拔办法,对符合该校高水平运动队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体育专项测试。

组织进行体育专项统一测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所在地招生学校体育专项测试的要求不得低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统一测试标准。测试项目、时间、地点、选拔人数、选拔程序、录取办法等内容须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 三涯网

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其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招生学校要认真核查,并留存证书复印件备查。学校所在地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要对本地区有关招生学校的测试工作进行监督。

招生学校须在2007年4月15日前将体育专项测试合格考生信息按照规定格式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备案。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要将合格考生信息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教育部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各招生学校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进行集中公示。

2、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并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3、本科院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数控制在国家核定的该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控制在该校高职(专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4、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志愿向有关测试学校提供档案,由招生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执行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

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由招生学校提出申请,报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录取,该类考生的录取人数不得超过该校录取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30%。

5、未经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考生,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不得投档,学校亦不得录取。未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或不具备培养前途的考生,招生学校一律不得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办法录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体育特长生

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

体育生报考什么专业好呢??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体育生报考什么专业好呢??的相关内容。

体育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面临着选择哪个专业的问题。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等因素。那么,体育生报考什么专业好呢?本人是山西新华电脑国防班毕业的,有我来介绍一下。
首先,体育生可以选择体育类专业。体育类专业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康复、运动管理等。这些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在选择体育类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其次,体育生也可以选择教育类专业。教育类专业包括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这些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教育行业就业前景。在选择教育类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最后,体育生还可以选择其他相关专业。比如,体育管理、体育营销、体育传媒等专业,这些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营销和传媒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在选择这些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总之,体育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无论是选择体育类专业、教育类专业还是其他相关专业,都需要认真分析和考虑,才能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三涯网整理的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体育类专业有哪些?如何报考?”相关推荐
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艺术生填报志愿时间 艺术生甘肃填报时间为为8月6日20:00至8月8日14:00、陕西为6月24日12:00、江苏为6月28日至7月2日等。 1、甘肃填报时间。 2023甘肃高考艺术类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T段、U段、V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二批(W段)(民办院校及独立学院)志愿填报时间为8月6日20:00至8月8日14:00截止填报。 2023甘肃高考艺术类体育、艺术类高

2024-06-01 13:57:02
体育类本科如何填报志愿
体育类本科如何填报志愿

体育类本科如何填报志愿 体育类本科是分段填报志愿的,考生如果体育成绩相对较低,但文化课在体育考生中算中等偏上的,可以选择一些注重综合分数的学校进行填报,如在综合分数计算公式中文化分数占比较高的院校,或是直接选择根据文化成绩择优选择录取的学校;考生如果文化体育分数刚过线,文化成绩也较低,可以选择一些办学层次相对较低的高校。 一、体育类本科如何填报志愿 1、各省份关于体育类考生的分数

2024-06-08 21:13:11
河北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河北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河北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河北体育类考生如何填报志愿如下: 1、登录指定网站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电话咨询。 2、阅读考生须知 完成初始密码修改后,考生还需要仔细阅读系统公示的须知内容,了解填报志愿的相关规定和时间安排,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以免误填误报。

2024-06-02 16:42:37
师范类大学体育类专业有哪些
师范类大学体育类专业有哪些

师范类大学体育类专业有哪些 1、体育教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社会体育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

2024-06-02 20:09:34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985类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二、体育教育专业简介体育教育主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操等体育项目的训练,在中小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亦或在健身房、运动俱乐部等进行健身指导和运动训

2024-05-04 21:14:29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211类大学有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南昌大学等。二、体育教育专业简介体育教育主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

2024-06-12 18:37:40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有浙江大学、宁夏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绥化学院、华侨大学、聊城大学、德州学院、惠州学院、百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沈阳大学、佳木斯大学、潍坊学院、三峡大学、南通大学、西昌学院、昆明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贵阳学院、铜仁学院等。二、体育教育专业简介体育教育主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田径

2024-06-12 22:54:48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许昌学院、湖南理工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温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湘南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二、体育教育专业简介体育教育主要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

2024-06-12 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