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8:44:55 | 三涯网
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报1~6个志愿,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报1~10个志愿。
其中部分地区规定一个志愿可以填报1个学校与6个专业或1个学校4个专业等,随着新高考的实施有的省份志愿按照院校专业类进行填报。
1、北京(新高考)
(多可报30所大学,180个专业。)
一个志愿:1所院校6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三涯网
志愿数量:30个。
2、天津(新高考)
(多可报50或25所大学,300或150个专业。)
一个志愿:1所院校6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志愿数量: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50个,普通本科批次B阶段25个。
3、海南(新高考)
(多可报24所大学,144个专业。)
一个志愿:1所院校6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志愿数量:24个。
4、上海(新高考)
(多可报24所大学,96个专业。)
一个志愿:1所院校4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志愿数量:24个。
5、山东(新高考)
(多可报96所大学,96个专业。)
一个志愿: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
志愿数量:96个。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预填志愿样表。
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
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所以,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3)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
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的半小时、一小时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现网络访问量大、网速缓慢等情况,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
以往有的考生踩着点填报,结果事情一耽搁或自己网络不顺畅报不上,准备了很充分,结果“起了个大早、连晚集都赶不上”。
(4)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
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以上数据出自高考网。
高考志愿一般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写。
1、填报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一般可以填6个,其中部分地区规定一个志愿可以填报1个学校与6个专业或1个学校4个专业等,随着新高考的实施有的省份志愿按照院校专业类进行填报。具体以各大学校招生简章为准。
2、增加录取机会。
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每个志愿校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最重要,但万一你未能被第一个专业志愿录取,志愿校则会从你所填报的其他五个专业中考虑录取,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你六个专业志愿都填报。
3、新高考地区。
在新高考地区,不同省份地区可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数量是不同的。天津高考志愿数量为本科75个院校专业组、专科2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可填6个专业。江苏高考志愿数量为本科40个院校专业组、专科4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最多可填6个专业。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
1、大学办学实力。
一般可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来评估大学的办学实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可看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等情况。在师资队伍方面,可看大学拥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学者的数量。
2、专业选择。
高考志愿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在确定报考的院校之前,考生应该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选择与自己兴趣与方向相匹配的高校和专业。家长应该做好引导和支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3、学校环境。
除了综合实力之外,考生和家长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住宿条件等等。这些因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太重要,但却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的本科录取工作仍在进行中,其中天津、上海等地作为新高考省份较为特殊,志愿单位均为“院校专业组”。那么,院校专业组服从调剂范围是什么?志愿调剂是在专业组还是学校?
只在一个专业组内。
新高考下,关于考生志愿填报中院校专业组的相关情况如下:
1、投档单位不再是“院校”而是“院校专业组”
不同于传统平行志愿的投档单位为院校,在录取过程中考生的档案会被某所学校调走,考生的分数只要达到学校投档线即可;而在天津、上海等地的新高考中,投档单位变为了院校专业组,考生的分数只有在达到这个院校中相应专业组的投档线,才能被投档。因此,这种情况的转变下,考生可报的志愿数量就会有所增加,比如:天津2020年普通本科批次A、B分别就可报50、25个院校专业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填报的一个学校可能会有多个院校专业组,但考生只会被其中一个专业组调档,而不是全部。
2、专业调剂仅限于一个院校专业组内
虽然同一院校中一般会有多个院校专业组,且考生也填报了不只一个,但学校在为上线考生分配专业时,也只会在对应的专业组中分配,其中包括专业调剂。因此,根本不会存在学生被某个院校专业组调档,但又被调剂到另一个专业组中的专业。
除此之外,“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往往设置在具体专业组中的,而没在学校中。比如,天津2020年普通本科批次的院校专业组设置情况为: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栏中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专业组就是高校把选考科目要求相近或相关度比较大的专业归为一组,供考生填报志愿。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专业调剂仅适用于设专业组内的专业,查询学校招生简章有关专业组专业即可。
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
以上就是调剂是在一个专业组调剂吗 范围是什么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三涯网。专业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 专业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如下: 可调剂的基础是想要调剂的目标学校还有部分余额,可以接受其他第一志愿未报考学生。并且所报考的考生分数需达到国家基本分数线以及学校自主规定的分数线,所有上线学生按照分数排名进行录取。 专业调剂什么意思 调剂专业是什么意思啊?专业调剂也称专业服从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对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对
服从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一般来说是在高校范围内进行,小编为2023年高考生整理了服从调剂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了解服从调剂是什么意思,同时帮助大家明确2023年高考服从调剂好还是不服从调剂好。 一、服从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 服从调剂是在高校范围内进行调剂。对于老高考地区的考生来讲,服从调剂是学校在你所在的地区招生且你的选科满足条件的全部专业内进行的,不仅仅是在你填的那6个专业里。 言外之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有一个选项叫做服从调剂,那么服从调剂是怎么调剂的呢?想要了解这一问题的小伙伴,赶快来看下面的内容吧!高考调剂是怎么调剂的目前高考都是平行志愿填报,只有专业服从调剂的选项。专业调剂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某些专业录取已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在志愿填报时,每个志愿学校下设若干个志愿专业或一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服从专业调剂即专业服从,是指考生的分数满足该学校的投档线,
高考志愿调剂是什么意思是否应该服从调剂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都很纠结是否应该勾选服从调剂,我们首先要了解志愿调剂的含义,下面是相关内容,一起来看吧!高考志愿调剂是什么意思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衡,专业录取生源冷热不均,有的专业出现计划空额,有的专业考生爆满。高校为完成国家招生计划,需要将志愿专业落选考生调拨到招生不满的专业。所以填报志愿时设计了“服从专业调剂”栏,由考生选择。当所报专业(从
专业调剂是不是可能被调剂到任何一个专业? 一般来说,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如果填报的专业未被录取,最有可能调剂的专业就是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的专业,也就是报考人数很少的专业。这些专业一般是学校实力较弱,或者开设时间不长,或者就是就业相对有问题的专业。但是文科生调剂的专业肯定是文科类的专业,绝不会调剂到理科专业。 “服从专业调剂”扩大了考生本人的录取机会。当考生档案调入某大学后,由于名额所限未
湖北师范大学是二本还是一本?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湖北师范大学是二本大学,2019年在本省和省外均以本科二批录取新生。一本和二本之分在于当年高考录取批次,除此之外,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 湖北师范大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
高考调剂是怎么调剂的 高考调剂的规则如下: 在志愿填报时,每个志愿学校下设若干个志愿专业或一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服从专业调剂即专业服从,是指考生的分数满足该学校的投档线,并被投档,却不能被所报专业录取的情况下,如果填了专业服从,学校将会从考生的分数出发,将其调剂到该学校的其他专业。 填写专业服从,能够保证被学校录取的最大几率,并且不会影响到前面所填报专业的录取。对于考生而言,就是
单招志愿填报规则 单招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1、单招优先录取第一志愿? 答:学校优先录取填报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再按照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2、单招平行志愿录取? 答:不分志愿先后,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结合考核测试成绩,划定各专业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注意:录取过程中,如出现考生所报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院校冲突的,将视为考生放弃
2024-02-18 23:36:54
2024-03-23 06:08:51
2023-10-17 10:58:08
2024-06-15 04:40:13
2024-01-19 01:14:37
2024-03-18 21: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