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选什么大学啊??
首先你有点定位错了,我承认浙大、南京、清华的财经类不错,但是他们是重于理工科,虽然是综合类大学但是重点并不在财经这方面这些学校的管理学还是很好的。我估计是你受到了太多排名的干扰和你本身的高中方向的影响。告诉国内的排名大多都是“内幕”加上互相“借鉴”而来的,所以你不必太在意。至于院校上财确实不错他最强的方向应该是
金融学,
经济学也很好但是比起复旦的经济学上财就不行了,而且复旦的经济学和上财不相上下,
上海大学和
上海交通大学的的经济学也很好,尤其是上交大和复旦的经济学有的一比。再向南放走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四川大学的经济学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北方的经济学类综合院校就这么几个
北京大学(经济学很好金融相对于经济不好)、人民大学(经济学第一)、
南开大学(金融和经济都很好)、
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
西安交通大学。如果你要去财经类院校这种专攻财经这方面的本身你可以考虑
南京财经大学。外地你可以考虑
江西财经大学(只限于你考不好的情况下)、
西南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财经类院校实力很高)、
上海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只限于你考不好的情况下)。要看你在哪里发展了,我的QQ851361346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
清华北大拥有世界上一流的生源,为什么难成一流大学
浅谈清华为何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段距离;不说清华有多么令人光荣的历史,因为历史并不能为其;有比较才能出差距,才能明了清华如何断层,如何不再;在
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时特别制作了一份百年校庆特刊;清华杰出校友排名,完全可以按照一个常规的方式进行;的排名方式,就是要告诉人们,在中国社会,你对社会;1生源(这锻可以删掉一些有些多余)在传统的高考中;自2001年起首批三
浅谈清华为何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段距离
不说清华有多么令人光荣的历史,因为历史并不能为其所用。不管她的名气有多么高,我们看的是她的身份,一所大学。真正能评价她的,不是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难考,也不是进入的学生是多么的优秀。大学的荣誉,是在于他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现在的清华断层了。
有比较才能出差距,才能明了清华如何断层,如何不再一流,中国一流的背后是世界二流。
在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时特别制作了一份百年校庆特刊,特刊封面上印制了清华的知名校友照片,处在顶端的校友几乎是清华培养的政界人物,排名秩序一眼就可以看出把清华校友们分成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等级森严,让人一目了然。很佩服那些给政治人物和领导们排名的人物,他们能够做到按职位和政治行政级别的高低,硬能整出一个先后秩序来。学校就是学校,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不是一个政治倾轧的地方,学校是圣洁的。然而清华的排名,把整个社会的丑态活脱脱的从“圣洁”的清华脸上,写得一清二楚。就这一份清华校庆百年特刊,清华已经不是圣洁的清华,清华与我们这个浑浊的社会一样,迷失了方向,也堕落了。堕落成一个政治的染色缸,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无怪乎有人感慨,清华的教学水平远不如上世纪2、30年代。
清华杰出校友排名,完全可以按照一个常规的方式进行排名,那就是按入学先后顺序进行排名,这样的排名既可以体现清华各个年代的教育水平和成就,也可以体现对师道敬畏和学长们的尊重。然而,现在
的排名方式,就是要告诉人们,在中国社会,你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行政级别有多高,你享受的政治待遇有多高,这才是重要的。万般皆下品,唯有政治高!这些或许只是个缩影,现实比这更残酷,这不禁与大学的使命南辕北辙。其他的缺点还有很多,比如学术自由,教学水平这些都很难和世界一流达标。想说说清华应该学习些什么,争做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可是实际进展确跟蜗牛爬行般。要想成为一流大学不仅仅是口头上喊喊,还要有切实的行动。要想成就世界一流大学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强大的
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我想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在清华来说决定不是问题。 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1生源 (这锻可以删掉一些有些多余)在传统的高考中能够进清华的基本上是每个省市的尖子,以高考这种标准选择出来的应该说是绝对优秀。现在清华也有自主招生的权力了,这是个很好的现象,给了更多机会。清华自主招生增设A、B计划 打破唯高考分数论评价体系自主招生的出现以及大学间的联合,似乎在形成多元化的局面,向着理想图景迈进了一步。2001年,自主招生改革启动,其目的即是“打破高考垄断、探索招生方式多元化”。
自2001年起首批三所高校试点后,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取了22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行自主
选拔录取的改革试点。2004年,全国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增至28所。2010年,进行自主招生的院校达80所。
按照规定,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各校多在11月底公布自主招生简章,通常面向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及学科特长生。考试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生所在省份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在高考录取时,考生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
近一两年,各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从2009年起,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将不再设定5%的上限,北京大学公布的自主招生比例将达到10%。对少数特别优秀的考生,高校可以突破原有的限制,不要求考生分数必须达到生源所在地同批次分数线。
不过,照此前的格局,学校自主命题的考试仅在该校适用,参考学生有限,其影响力与全国高考不可同日而语。而当前联考的出现,则似乎渐渐切入“打破高考垄断”的题中之义。
如“华约”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即已向着社会化的考试品牌发展。厦门大学招生办张主任告诉财新记者,“北约”选择联合命题的方式,也是为了集合七校的师资力量,打造更科学的测试方案。
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看来,不同的联考品牌完全可能更加社会化,并与高考品牌相竞争。作为不同的考试,品牌间可以通过公信力、质量等方面的竞争,获得更多学校的认可,成为更多学校所采纳的评价指标。
不过,在当前各高校的自主权限范围内,联考所覆盖的学生面还十分有限,且学生参加完自主招生后还要进行高考。不少家长担心,越来越多的联考事实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更为家长所质疑的是,联考是否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几大名校近年来对尖子生、状元的争夺日趋白日化,不少专家指出当前的联考模式有“圈地选羊”之嫌,加剧了生源的竞争。如此前北大与清华等名校的自主招生,往往在同一天进行,考生不得不做出取舍。
熊丙奇指出,“高校联考+自主面试”是可行的,但当前考试却是与学校捆绑,因而在事实上会成为高校抢生源的工具。各个学校考试时间基本是同一天,联考进一步限制了考生参加另一阵营学校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学生最终还需参加高考,获得降分资格后只能报一所学校,最后沦为各高校之间争夺生源的“炮灰”。
对社会上的质疑和家长的担忧,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于主任则满腹委屈,“我们设计制度时还没想那么多,倒是被解读出来那么多的东西。”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也公开回应称,没有所谓的“北
约”“华约”联盟,两校各自自主招生联考不是简单PK,更没有所谓的“抢尖子”之说。
公平性难题
更大的难题,是在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上。
与由行政部门主持的高考相比,由高校主持的联考,其甄选成本相对高昂。尤其对比5%的招生名额,高校不可能组织面向全国所有考生的考试。谁有资格参与自主招生选拔,便成为一个难题。
各校自主招生的简章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普遍是“优秀”的高中应届生。何为优秀,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教师赖兵告诉财新记者,重点中学一般都能拿到自主招生的指标,由学校推荐优秀的学生。除此之外,没有推荐名额的学校,或者未被学校推荐的学生,还可以自行去各高校网站下载表格自荐,不过基本都石沉大海。
北大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的报告印证了上述说法。该报告在调查了北大、清华两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情况后发现,虽然其自主招生面向全国,各地的招生比例没有公开,但可以肯定北京市考试通过考试的比例远大于其他地区。
即便在北京市,各个中学的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并非所有北京申请人都有机会,他们首先得经过一轮“初审”筛
再说就是这四门考试,英数政三门是教育部统考,只有一门专业是学校自命题,这意味着什么?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教育部眼里和一般高校是一样一样的,一样不被信任!他们高喊教育公平化却在判决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独立录取研究生时会作弊了。在
英语、数学、政治统一命题的一个圈子的套取下,你清华大学还有什么资格说高于其他大学之上呢?更不用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身列了。
既然号称大学,就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教学、科研能力,这是你教育部授权的,那么考研决定权就该在大学手里,你教育部横插缸子干什么?难道只有你教育部高明?人家大学都是吃干饭的?那么多科目,你教育部才几个人,你能做那么多大学毕业生的裁判?我看这就是权力意识作怪,用教育公平化的幌子掩盖集权欲望!
可笑的是考试的习题模式?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一个样。考试从来不从能力入手,都是他吗的考记忆!能力如开车一旦学会了终生难忘,记忆是短暂的,一旦考完了就丢到爪哇国去了。在这种考试方法下,人们学习如同狗熊掰棒子,掰一个夹一个,夹一个掉一个,到头来只有手头的棒子。
更可笑的阅卷子的不是人是计算机,当一个人的命运用计算机来决定的时候,中国的未来也就死掉了!
救救大学!!!!!!!!!!!!!!!!!!!!!!!
作文《你为什么选择复旦大学》
因为复旦好啊。一、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
2005年,复旦大学以147.63分在全国610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4名;其中人才培养第4名;科学研究第4名。
二、复旦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
(一)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第6名,A++/566。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6名,A+/499;工学第34名,B+/527;医学第3名,A++/178。复旦大学没有
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第6名A+/499。10个学科类16个本科专业。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3名A++/316;
信息与计算科学:第11名A/355。
物理学类:物理学:第6名A/205;
应用物理学:第5名A+/123。
化学类:化学:第8名A/213。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第3名A++/189;
生物技术:第4名A++/235。力学类:
理论与应用力学:B+/17。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6名A/194;微电子学:第3名A/31;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第7名A+/77。材料科学类:
材料物理:第8名A/57;
材料化学:第6名A/92。
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第12名A/160。
心理学类:心理学:B+/44。
统计学类:统计学:B+/126。
2、工学:B+/527。3个学科类8个本科专业。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C+/99。电气信息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C+/200;
通信工程:B+/23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8名A+/475;
电子科学与技术:B+/117;
生物医学工程:第9名A/75;
软件工程W:第6名A+/104。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D+/11。
3、医学:第3名A++/178。5个学科类6个本科专业。
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第2名A++/12。
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第3名A++/61。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第3名A++/117;医学检验:第6名A+/65。
法医学类:法医学:第5名A/22。
药学类:药学:第4名A+/100。
(二)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第3名,A++/597。在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
哲学第4名,A+/49;经济学第3名,A++/426;
法学第5名,A+/415;文学第3名,A++/554;
历史学第3名,A++/174;管理学第10名,A+/548。复旦大学没有
教育学本科专业。
1、哲学:第4名A+/49。1个学科类2个本科专业。
哲学类:哲学:第4名A+/49;
宗教学:B+/9。
2、经济学:第3名A++/426。1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经济学类:经济学:第3名A++/237;
国际经济与贸易:第9名A+/365;
财政学:第11名A/74;金融学:第2名A++/203;
保险W:第2名A++/42。
3、法学:第5名A+/415。3个学科类5个本科专业。
法学类:法学:B+/383。
社会学类:社会学:B/61;
社会工作:第13名A/148。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第6名A/77;
国际政治:第2名A++/32。
4、文学:第3名A++/554。3个学科类12个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第2名A++/295;
汉语言:第3名A++/53。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第7名A+/512;
俄语:第9名A/78;德语:第7名A/47;
法语:第7名A/53;
日语:第9名A++/217;
朝鲜语:第3名A+/30。新闻
传播学类:
新闻学:第4名A++/141;广播电视新闻学:第4名A++/106;
广告学:第1名A++/160;传播学W:第1名A++/16。
5、历史学:第3名A++/174。1个学科类2个本科专业。
历史学类:历史学:第3名A++/171;博物馆学:第2名A++/17。
6、管理学:第10名A+/548。3个学科类8个本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第3名A/3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16名A/340。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第8名A+/338;
市场营销:第6名A++/319;
会计学:第13名A/309;
财务管理:第5名A++/182。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第4名A+/173;
公共事业管理:第1名A++/276。
三、复旦大学概况
复旦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位于上海市邯郸路229号,占地面积2.6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09.2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24.35万册。现有国家重点学科40个。在9个学科门的27个一级学科、143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0个学科门的32个一级学科、165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230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05人。在校博士生3132人,硕士生7016人,普通本科生15170人。
09-11-28 | 添加评论
◆◆
评论读取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0
fan0325
复旦是上海的复旦。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见证了上海的沧桑与辉煌,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复旦因上海而卓越,上海因复旦而骄傲。新世纪的复旦大学,将积极推进“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战略,带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经济升级和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事业的协调发展,打造高新人才高地和创新团队,成为上海思想的灯塔、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创新的乐土。复旦是上海的名片。
复旦是中国的复旦。复旦作为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大学,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的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复旦百年,深深卷入到中国这一百年曲折坎坷、遇挫愈坚的历史潮流之中,复旦的历史、科学、人文精神,与民族的兴衰、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复旦一贯坚持以有利于民族平等和社会进步为指针,历经百年,无怨无悔,总是以最大的热诚和坚毅建设民族文化、投身社会变革。一百多年来,她已经为祖国培养了20多万名人才;今天,她依然要以自己的教学、科研和思想创造辐射全国,奉献全国人民,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神圣使命。
复旦是世界的复旦。开放融合、汇通中外是复旦大学建校以来就一直拥有的特色。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复旦大学有责任在吸收国际科研技术最新成果和顶尖人才的同时,创新前沿科技,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跻身世界舞台而身体力行、不懈努力。在创造性地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为世界文明创新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篇》)
复旦的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努力
复旦的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
复旦的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
复旦的教学理念: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

三涯网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