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01-02 23:12:50 | 三涯网

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编导专业取消,加入表导类、书法类统考。

1、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2、《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3、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4、主要改革要点为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推进分类考试、分类录取,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报名条件:

1、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身体健康、未婚。(现大部分专业不再有年龄限制)报考表演、编剧、作曲、导演、史论专业,年龄不超过30周岁,婚否不限;报考其他专业,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有特殊贡献与才能的公民,经所在单位推荐,报考各专业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婚否不限。

2、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中等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军队战士经大军区级政治部批准、非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满两年者,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报考。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艺考规则重点(三):鼓励校考院校提高文化要求,但校考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对极少数统考或校考专业十分拔尖的学生可破格录取。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

重庆的大学生就业难不难?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的大学生就业难不难?的相关内容。

重庆的大学生就业难不难?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角度切入。 首先是大学生本人的技能素质的多少。其次是重庆的经济环境能为重庆的大学生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再次是重庆政府对重庆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1、大学生本人的技能素质的多少: 三涯网

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难不难关键要看其个人能力如何。在重庆,也是这样。能力更强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反之亦然。在重庆,大学生们只要充分利用重庆所提供的各项资源,在大学阶段掌握就业所用到的专业技能,成功就业并不难。

专业课(学位课)必须认真学习, 专业课的学习是我们大学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当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吃力时,就更应该重视起来,夯实我们毕业后就业的根基。同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在校园里,总会有一些同学在毕业后选择尽早就业,而不是选择先择业。 重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我们必须有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的良好心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勤奋努力的上进意识,才能成功完成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

2、重庆的经济环境能为重庆的大学生提供多少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有关。 重庆,是省级行政区、直辖市、超大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圈内城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活力,这一切为大学生在重庆就业提供了优良的社会环境。重庆有着众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在重庆就业并不难。

3、重庆政府对重庆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与当地政府的政策有关。 近年来,重庆政府致力于推动大学生就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引导自主求职、提升就业能力、指定过渡性安置政策。 因此,在重庆就业并不难。

总的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重庆的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相关推荐
2024年艺考新规定(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新规定(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2024-01-18 22:39:04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如下 一、统考加强、校考诚少 1.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对于统考已覆盖的艺考招生专业,原则上招生高校要直接采用统考成绩。 2.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3.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艺考省

2024-01-17 13:58:35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如下 一、统考加强、校考诚少 1.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对于统考已覆盖的艺考招生专业,原则上招生高校要直接采用统考成绩。 2.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3.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艺考省

2024-01-21 08:52:25
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新规定 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2024-01-04 02:46:44
2024年艺考新规定(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2024年艺考新规定(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规则重点(一):根据教育部文件指示,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艺考规则重点(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

2023-12-20 19:26:24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2024年艺考新规定 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艺考2024文化分要求 艺考2024文化分要求如下: 艺考生的文化分数线一般会在350-400分左右,文科、理科分数线不相同。按照教育部要求,艺考生的文化分数线不能低于普通本科考生分数线的70%,如果普通本科分数线为500分,艺术类就要达到350分。 一、美术类艺考文化课分数 文化课分数线:200-350分:文化课成绩方面,美术类艺考各省本科文化课提档线普遍300分左右

2023-12-30 03:42:16
2024年音乐艺考改革重庆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
2024年音乐艺考改革重庆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

2024年艺考考试流程发布 2024年艺考考试流程发布答案如下: 一、北京 1、2024年艺术类专业全市统一考试包括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6个科类,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 2、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3、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

2024-01-22 21:46:27
重庆空乘艺考改革2024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
重庆空乘艺考改革2024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 重庆艺考改革新政策编导专业取消,加入表导类、书法类统考。 1、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2、《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3

2024-01-23 2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