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22:38:31 | 三涯网
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
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2个易错点:
(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减数丝
同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次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
3.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形成2个体细胞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相同点1.细胞程中均出现纺锤丝
2、染色体在细胞程中都只复制一次
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形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渐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
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间期;在减数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例如钙和磷绝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组织中,铁集中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钡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在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
2.无机盐对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很重要,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大部分是由钙、磷和镁组成,而软组织含钾较多。体液中的无机盐离子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帮助运输普通元素到全身,参与神经活动和肌肉收缩等。有些为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以构成酶的辅基、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或作为多种酶系统的激活剂,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保持心脏和大脑的活动,帮助抗体形成,对人体发挥有益的作用。
3.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而必腨通过膳食予以补充。无机盐的代谢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在人体内无机盐的作用相互关联。在合适的浓度范围有益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缺乏或过多都能致病,而疾病又影响其代谢,往往增加其消耗量。在我国钙、铁和碘的缺乏较常见。硒、氟等随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既有缺乏病如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龊齿等,又有过多症如氟骨症和硒中毒。
4.是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和钾离子。
5.是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镁离子是ATP酶的激活剂,氯离子是唾液酶的激活剂。
高考之前同学们要做好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和积累,争取更全面地掌握地理科目的知识点,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小编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如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盐度和洋流三涯网
⑴盐度比较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很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比较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地质地形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农业
东亚沿海地区农业发达的原因?(提示: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历史方面分析)
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便于耕种。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于农作物生长。
土壤:肥沃。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重要考点有哪些物理是比较难的一个科目,很多同学对于物理科目都感到头疼,其实只要大家多记忆知识点,认真听讲,及时复习,还是可以提高成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知识点汇总,一起来看吧!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
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高频必考考点高考数学科目想要取得高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控一定要熟练,并且能够运用到解题中。小编整理了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供各位考生朋友查阅,赶快来看吧!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一、三角函数题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50个高频考点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仍是必考内容,而文化典籍则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最常见内容,现就常考内容总结如下。高考文化常识50题一、学生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50个高频考点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仍是必考内容,而文化典籍则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最常见内容,现就常考内容总结如下。高考文化常识50题一、学生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
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重要考点化学是理科综合里面比较容易提高成绩的,那么在备考期间,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化学科目的知识点,同时多做习题,熟练运用。小编整理了2022年高考化学科目的重要知识点考点如下,供大家复习使用。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1.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消石灰、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H)2];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石灰石、大理石、白垩、蛋壳、贝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频考点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频考点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频考点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
2023-12-05 14:44:20
2023-10-17 05:00:07
2024-06-08 06:39:20
2024-06-12 21:59:26
2023-12-08 15:49:56
2024-01-19 01: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