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3-03-15 22:34:33 | 三涯网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原理内容:(1)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2)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三涯网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8、矛盾(客观性)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1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13、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4、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1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16.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哪些考点2016年高考政治价格有哪些考点高中政治投资理财的选择有哪些考点高中政治企业和劳动者有哪些考点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2022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2年高考即将来临,各位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中,为了帮助大家更加便捷地复习,小编专门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查阅复习。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

1.地理位置特征

(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

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

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

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

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

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

“两期”

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

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

高考地理考点汇总

(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 ;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1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7题第(1)问,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6)干旱缺水(或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总思路:(江河径流量)供给少,需求多。其他原因:人为的浪费和污染。

①降水少:一可从水汽来源分析: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水汽到达少;地形闭塞或海拔高,

水汽无法进入或到达。二可从气流升降分析:地处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微弱。

②蒸发大:可从气温和风力等方面分析。

③径流少:可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分析;还可从下渗、储留空间、储留时间等方面分析。

④需求多:可从人口和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季节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

典例分析:分析我国西南干旱的原因。

【特别提醒】分析影响我国地下径流的因素时,尤其需要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众多,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西南干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较多;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水资源调用难度大、成本高;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水流快,水资源储留难等。

(7)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①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的河流一般径流量较小);

②流域的降水情况(看气候类型);

③集水范围(看流域面积、径流长度及支流数量);

④流域的蒸发和下渗状况;

⑤流域内湖泊、沼泽等湿地的分布状况;

⑥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

⑦人类活动。

(8)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②流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③流域内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坡度陡——以侵蚀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大;地势低,地形平坦——以沉积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小);④流域的土质(疏松或黏实)。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Ⅲ第36题第(1)问,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要掌握腐殖质的成因,腐殖质丰富意味着动植物资源丰富,进而可推断出此地水热条件好;二是泥沙含量少意味着水土流失状况不严重,说明植被茂密,河流侵蚀力不强。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8分)

(9)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河流的航运价值由河流的通航能力和其流经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决定。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通航能力。

自然条件:①径流量的大小(看气候类型和流域面积)影响通航能力;②径流量的变率(看降水季节分配)影响通航季节稳定性;③径流长度影响通航里程;④河流流速的急缓(看地形)影响通航的平稳性;⑤含沙量(主要看植被状况)影响航道的畅通;⑥结冰期(看气温)影响通航的时间等。

社会经济条件:①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②流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③流域的资源分布状况;④是否有运河沟通其他水系以扩大通航范围;⑤能否实现水陆、河海联运等。

(10)沼泽的成因分析思路

水为什么会积于地表?水为什么难上天、难入地、难流走?

①有来水:从气候、水文看——降水量丰富,河湖密布或河流泛滥,水源较充足。

②难流走:从地形地势看——地势低平或相对低洼,致使排水不畅。

③难上天:从气温看——当地纬度(或海拔)高,气温低,致使蒸发微弱。

④难入地(下渗):从冻土因素看——地下有永久冻土层,致使地表水难以下渗。

【典型设问】2014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1)问,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11)冲积扇(或三角洲)的成因

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只不过发生沉积的位置不同,沉积物粒径也不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由于流速差异大,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径要比冲积扇的小得多。

①沉积物:由上游侵蚀作用产生,侵蚀作用又受地表植被状况、土质松黏、地形陡缓等因素影响。

②发生沉积作用:河流在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记忆口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主要分布在“澳巴马”偏东部地区。

(1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气温较高;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③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相关推荐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4 12:10:49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5 07:34:34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必背考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地理必背考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4 13:24:05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考点梳理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考点梳理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6 16:54:11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7 04:27:05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有哪些考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有哪些考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4-15 17:50:01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考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考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4 22:10:56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物理重要考点整理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物理重要考点整理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5 1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