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2023-03-13 16:20:29 | 三涯网

2014年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高考考点(或考查内容)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宋明理学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文学成就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日本明治维新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6、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3、思想解放的潮流

(2)新文化运动

现代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2014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2014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14年高考历史万能公式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必须具备的条件:

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这里讲的货币是指有价值的金属货币)。

(2)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一般等价物是指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②贵金银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A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C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②流通手段:A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C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4)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的基本属性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造成通货紧缩。

注: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两者共同的根源都在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和不平衡,两者共同的后果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

实质表现影响

通货膨胀供小于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纸币升值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1)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①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②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③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三涯网

(2)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影响:本国货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国内物价上涨

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的发展

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高考录取查询入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排名2015年全国排行第369名2015年政治学专业教育部排名2015年高考政治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相关推荐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3-17 04:45:59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3-14 01:51:30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历史高三必备重点知识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历史高三必备重点知识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3-16 00:37:49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和必考点预测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和必考点预测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3-13 15:45:04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有哪些考点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有哪些考点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4-16 01:14:13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高考政治价格有哪些考点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高考政治价格有哪些考点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3-13 16:06:26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历史时间轴高中详细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历史时间轴高中详细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4-16 03:43:07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考点整理
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考点整理

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

2023-03-15 17: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