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6 06:32:51 | 三涯网
2022年高考即将来临,各位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中,为了帮助大家更加便捷地复习,小编专门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查阅复习。
1.地理位置特征
(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
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
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
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
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
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
“两期”
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
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
(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 ;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1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7题第(1)问,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三涯网
【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6)干旱缺水(或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总思路:(江河径流量)供给少,需求多。其他原因:人为的浪费和污染。
①降水少:一可从水汽来源分析: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水汽到达少;地形闭塞或海拔高,
水汽无法进入或到达。二可从气流升降分析:地处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微弱。
②蒸发大:可从气温和风力等方面分析。
③径流少:可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分析;还可从下渗、储留空间、储留时间等方面分析。
④需求多:可从人口和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季节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
典例分析:分析我国西南干旱的原因。
【特别提醒】分析影响我国地下径流的因素时,尤其需要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众多,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西南干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较多;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水资源调用难度大、成本高;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水流快,水资源储留难等。
(7)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①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的河流一般径流量较小);
②流域的降水情况(看气候类型);
③集水范围(看流域面积、径流长度及支流数量);
④流域的蒸发和下渗状况;
⑤流域内湖泊、沼泽等湿地的分布状况;
⑥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
⑦人类活动。
(8)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②流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③流域内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坡度陡——以侵蚀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大;地势低,地形平坦——以沉积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小);④流域的土质(疏松或黏实)。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Ⅲ第36题第(1)问,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要掌握腐殖质的成因,腐殖质丰富意味着动植物资源丰富,进而可推断出此地水热条件好;二是泥沙含量少意味着水土流失状况不严重,说明植被茂密,河流侵蚀力不强。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8分)
(9)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河流的航运价值由河流的通航能力和其流经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决定。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通航能力。
自然条件:①径流量的大小(看气候类型和流域面积)影响通航能力;②径流量的变率(看降水季节分配)影响通航季节稳定性;③径流长度影响通航里程;④河流流速的急缓(看地形)影响通航的平稳性;⑤含沙量(主要看植被状况)影响航道的畅通;⑥结冰期(看气温)影响通航的时间等。
社会经济条件:①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②流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③流域的资源分布状况;④是否有运河沟通其他水系以扩大通航范围;⑤能否实现水陆、河海联运等。
(10)沼泽的成因分析思路
水为什么会积于地表?水为什么难上天、难入地、难流走?
①有来水:从气候、水文看——降水量丰富,河湖密布或河流泛滥,水源较充足。
②难流走:从地形地势看——地势低平或相对低洼,致使排水不畅。
③难上天:从气温看——当地纬度(或海拔)高,气温低,致使蒸发微弱。
④难入地(下渗):从冻土因素看——地下有永久冻土层,致使地表水难以下渗。
【典型设问】2014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1)问,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11)冲积扇(或三角洲)的成因
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只不过发生沉积的位置不同,沉积物粒径也不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由于流速差异大,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径要比冲积扇的小得多。
①沉积物:由上游侵蚀作用产生,侵蚀作用又受地表植被状况、土质松黏、地形陡缓等因素影响。
②发生沉积作用:河流在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记忆口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主要分布在“澳巴马”偏东部地区。
(1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气温较高;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③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同学们在复习生物的过程中,要懂得对高中生物的核心和重点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比如说现代生物技术类的知识点就属于高考一个重点考查的部分,对这类知识点同学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小编整理了一些生物科目的必背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供大家查阅了解。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作用(酶)、运输载体、信息传递(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分DNA和RNA两种。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
1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13.一般地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万成分中含量最多。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和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基本骨架,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是相对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17.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1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9.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0.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21.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3.中心体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4.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6.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2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8.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的。
29.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的运输是胞吞和胞吐。其中需要载体的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30.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的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31.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32.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3.分子从常态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5.ATP分子简式:A-P~P~P。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36.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CO2在第二阶段产生,水在第三阶段产生。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溴麝香草酚蓝鉴定CO2(蓝变绿变黄),重铬酸钾鉴酒精(橙色变成灰绿色)。
37.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38.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产物有[H]和ATP。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9.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多少、光照强度、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
4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41.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成体。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这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4.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6.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47.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4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细胞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
49.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50.癌细胞的特征有: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
51.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癌变是一种多基因累积效应。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地理学考知识点结构图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2022年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
地理必背考点高一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
2022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必背考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地理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2022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必背考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地理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2022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必背考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地理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地理学考知识点结构图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2022年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1-16 02:00:30
2024-06-17 05:32:18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