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2023-04-15 22:53:49 | 三涯网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 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相关考点归纳

通俗来讲,句子的哪个部分可以用名词来充当,哪个部分就可以变成相应的名词性从句,所以名词性从句就包括了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可分为三类:

连接词:that,whether,if 不充当从句的任何成分)

连接代词:what, whatever, who, whoever, whom,

whose, which.

连接副词:when, where, how, why

不可省略的连词:

1. 介词后的连词

2. 引导主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连词不可省略。

That she was chosen made us very hy.

We heard 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d won.

比较:whether与if 均为"是否"的意思。 但在下列情况下,whether 不能被if 取代:

1. whether引导主语从句并在句首

2. 引导表语从句

3. whether从句作介词宾语

4. 从句后有"or not"

Whether he will come is not clear.

大部分连接词引导的主语从句都可以置于句末,用 it充当形式主语。

It is not important who will go.

It is still unknown which team will win the match.

名词性that-从句

1)由从属连词that引导的从句叫做名词性that-从句。 That只起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在从句中不担任任何成分,本身也没有词义。名词性that-从句在句中能充当主 语、宾语、表语、同位语和形容词宾语,例如:

主语:That he is still alive is sheer luck. 他还活着全靠运气。

宾语:John said that he was leaving for London on Wednesday.约翰说他星期三要到伦敦去。

表语:The fact is that he has not been seen recently.事实是近来谁也没有见过他。

同位语:The fact that he has not been seen recently disturbs everyone in his office.

近来谁也没有见过他,这一事实令办公室所有的人不安。

形容词宾语:I am glad that you are satisfied with your job.

你对工作满意我感到很高兴。

2)That-从句作主语通常用it作先行词,而将that-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 is quite clear that the whole project is doomed to failure.很清楚,整个计划注定要失败。

It's a pity that you should have to leave.你非走不可真是件憾事。

用it作形式主语的that-从句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搭配关系:

a. It + be +形容词+ that-从句

It is necessary that… 有必要……

It is important that… 重要的是……

It is obvious that… 很明显……

b. It + be + -ed 分词+ that-从句三涯网

It is believed that…人们相信……

It is known to all that…从所周知……

It has been decided that… 已决定……

c. It + be +名词+ that-从句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是常识

It is a surprise that… 令人惊奇的是……

It is a fact that… 事实是……

d. It +不及物动词+ that-分句

It ears that…似乎……

It hens that…碰巧……

It occurred to me that… 我突然想起……

名词性wh-从句

1)由wh-词引导的名词从句叫做名词性wh-从句。Wh-词包括who, whom,. whose, whoever, what, whatever, which, whichever等连接代词和where, when, how, why等连接副词。Wh-从句的语法功能除了和that-从句一样外,还可充当介词宾语、宾语补语和间接宾语等,例如:

主语: How the book will sell depends on its author.书销售如何取决于作者本人。

直接宾语:In one's own home one can do what one likes.在自己家里可以随心所欲。

间接宾语:The club will give whoever wins a prize.

俱乐部将给得胜者设奖。

表语: My question is who will take over president of the Foundation.我的问题是谁将接任该基金会主席职位。

宾语补足语:She will name him whatever she wants to. 她高兴给他起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

同位语: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return.

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形容词宾语:I'm not sure why she refused their invitation. 我尚不能肯定她为什么拒绝他们的邀请。

介词宾语:That depends on where we shall go.

那取决于我们去哪儿。

2)Wh-从句作主语也常用先行词it做形式主语,而将wh-从句置于句末,例如:

It is not yet decided who will do that job.

还没决定谁做这项工作。

It remains unknown when they are going to get married. 他们何时结婚依然不明。

if, 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

1)yes-no型疑问从句

从属连词if, 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是由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转化而来的,因此也分别被称为yes-no型疑问句从句和选择型疑问从句,其功能和wh-从句的功能相同, 例如:

主语:Whether the plan is feasible remains to be proved. 这一计划是否可行还有等证实。

宾语:Let us know whether / if you can finish the article before Friday.请让我们知道你是否能在星期五以前把文章写完。

表语:The point is whether we should lend him the money.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该借钱给他。

同位语:They are investigating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man is trustworthy.他们调查他是否值得信赖。

形容词宾语: She's doubtful whether we shall be able to come. 她怀疑我们是否能够前来。

介词宾语: I worry about whether he can pass through the crisis of his illness.我担心他是否能度过疾病的危险期。

2)选择性疑问从句

选择性疑问从句由关联词if/whether…or或whethe…or not构成,例如:

Please tell me whether / if they are Swedish or Danish. 请告诉我他们是瑞典人还是丹麦人。

I don't care whether you like the plan or not.我不在乎你是否喜欢该计划。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相关推荐
会考必背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会考必背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会考基础知识会考必背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高中政治知识点合集(一)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

2023-04-15 13:53:48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历史科目知识点广泛,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为帮助大家节约时间,小编汇总了明清时期的高考历史考点,大家赶快来看吧!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

2023-04-15 09:22:09
必背考点归纳梳理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必背考点归纳梳理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归纳梳理高中历史必背的考点有很多,本文给大家做了总结和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系统的记忆知识点。高中必背历史知识点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4.宗法制有

2023-04-15 16:27:24
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2014年高考历史考点预测高考考点(或考查内容)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文学成就古代希腊

2023-04-16 06:46:54
13个必背的语法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13个必背的语法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2022年高中英语语法总结13个必背的语法考点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英语语法有哪些,必背的语法考点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2022年高中英语语法都有哪些基数词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先后的词叫数词。1.基数词的构成:1-10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11-19eleven,twelve,thir

2023-04-15 18:36:00
高频必考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高频必考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高频必考考点高考数学科目想要取得高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控一定要熟练,并且能够运用到解题中。小编整理了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供各位考生朋友查阅,赶快来看吧!2022高考数学考前必背知识点一、三角函数题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

2023-04-16 08:01:30
高频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高频考点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高频考点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

2023-04-14 22:12:34
考点梳理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考点梳理 名词性从句知识点总结

海底两万里名著必刷题有哪些考点梳理《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事情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泅到怪物的脊背上。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海底两万里有哪些必刷填空题填空题:1、凡尔纳是_____(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__________

2023-04-15 1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