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初一必考点是什么 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3-04-15 19:08:49 | 三涯网

海底两万里简介概括 初一必考点是什么

《海底两万里》是主要讲述了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条疑似为独角鲸的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追捕。在这过程中,他们不幸落水,这时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于是他们跟随尼莫船长乘坐着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整理

1、飞逝的巨礁

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2、赞成与反对

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我应邀随行。

3、随先生尊便

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4、内德·兰德

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5、向冒险迎去

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6全速前进

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7、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兰德拉出水面。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我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们拖进艇里去。

8、动中之动

我们三人被关进一间黑屋子.半小时后,突然眼前一亮,进来两个人。我们用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文进行自我介绍,对方均无反应。他们走了,侍者送来食物,我们饱餐后就进入了梦乡。

9、内德•兰德的怒火

潜水艇浮出海面更换新鲜的空气。我们三人仍被关在铁屋子里,内德怒气冲天,他想逃跑,又想夺取这条艇。一个侍者进来时,被他出其不意地打倒在地掐得半死。这时候,一个说法语的人出现了。

10、海洋人

讲法语的就是这艘“鹦鹉螺号”潜水艇上的尼摩(意为“不存在的人”)艇长。他说第一次见面保持沉默,是为了了解我们,其实那四种语言他都听的懂。之所没有反映,是要判定我们所讲的真实性。他要我们听从他的命令,否则将置我们于死地。尼摩艇长说,他们的衣食用都取自海洋,他热爱海洋,海洋中没有争斗、厮杀和独裁。

11、鹦鹉螺号

尼摩艇长带我们参观“鹦鹉螺号”。艇上有一万两千册藏书的图书室。他请我抽用海带制成的雪茄,观赏他收集的标本,又看了他为我准备的雅致的房间,以及他自己住的简陋的房间。

12、一切都用电

尼摩艇长给我们介绍房间里各种仪表的用途,如何开采海底矿藏,如何发电,如何提供空气,又介绍一只小艇的用途,还带我参观了厨房。

13、几组数字

尼摩艇长向我介绍潜水艇的概况、构造、动力、发光、建造过程等。

14、黑潮

海底探险旅行正式开始。潜艇在海面以下五十米深处穿越黑水流,我和两位同伴尽情观赏形态美丽、活泼可爱的鱼儿。

15、一封邀请信

尼摩艇长给我一封邀请信,请我到海底森林打猎。内德•兰德拒绝。

16、漫步海底平原

我和孔塞伊穿上防水衣服随尼摩艇长漫步海底平原,欣赏海洋奇物。

17、海底森林

我们来到海底森林,仔细观察海底生物,还在海底睡了几个钟头。来到克雷斯波岛的海底绝壁,遇到巨形海蜘蛛,打到一只海獭,躲过了角鲨的侵袭。

18、太平洋下四千米

潜艇在太平洋下穿行,令人大开眼界.一天,看到一条沉船,凄惨的海难情景令人惊悚。

19、瓦尼可罗群岛

尼摩艇长从瓦尼可罗群岛海底遗物中,揭开在十八世纪末两艘法国探险船只失踪的真相。

20、托雷斯海峡

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搁浅。经艇长同意,我和两位同伴坐小艇到格波罗阿尔岛。

21、陆上几日

我和两位伙伴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珍贵的极乐鸟。

22、尼摩艇长的闪电

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尼摩艇长将电通到艇外壳,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了珊瑚石床,时间正如艇长所预料的分毫不差。

23、强制性睡眠

潜艇在印度洋行驶。我们目睹了有趣的一幕:海面上磷光闪烁,把大海照得如同白昼,原来是一些小水母球发光造成的。有一天,尼摩艇长请我去给一位船员看病。船员的伤势很严重。船长突然下令将我们关起来,并强制我们睡眠。

24、珊瑚王国

第二天,艇长带我们来到五彩缤纷的珊瑚王国,把因伤而死的艇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

25、印度洋

“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穿行,我们看到了基灵岛,看到了“船蛸”,在孟加拉湾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还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牛奶海”。

26、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艇长给我们介绍原始的采珠法,采珠人悲惨的生活,建议我们参观锡兰岛的采珠场。

27、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艇长带我们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进攻,艇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艇长危在旦夕时,内德•兰德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艇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

28、红海

“鹦鹉螺号”在红海上劈波斩浪。尼摩艇长向我介绍红海得名的原因,以及他发现从红海通往地中海的地下通道“阿拉伯隧道”的经过。

29、阿拉伯隧道

内德•兰德在红海上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巨大的儒艮。尼摩艇长亲自指挥,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

30、希腊群岛三涯网

尼摩艇长把大量的黄金赠送给一个潜水员。“鹦鹉螺号”来到桑多林岛附近,我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31、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鹦鹉螺号”在地中海底穿行,我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32、维哥湾

潜艇正沿着葡萄牙海岸行驶,内德、兰德做好了潜逃的准备,敦促我逃跑,我心里很矛盾,很不安。潜艇在维哥湾停了下来,艇长给我讲述1702年西班牙船只被英国海军战败沉没的历史,他命令艇员潜水搬取当年沉船上数不尽的金银珍宝。

33、失踪的大陆

潜艇背向欧洲驶去,离大陆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一次逃跑的机会。尼摩艇长带我在夜间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斯。

34、海底煤矿

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中心取燃料,我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通。

35、马尾藻海

潜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

36、 抹香鲸和长须鲸

“鹦鹉螺号”驶向南大西洋海域,海面上出现了一群长须鲸,捕鲸手内德兰德向艇长请求让他去捕杀,却被艇长劝住了。艇长说,人类不应该滥杀这种善良无害的动物。不一会儿,来了一大群长须鲸的天敌——抹香鲸,“鹦鹉螺号”为了保护长须鲸狠狠地冲杀抹香鲸。

37、大冰盖

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冲撞大冰盖,浮出水面。

38、南极

我和尼摩艇长登上南极大陆,观察到南极特有的美丽景观。

39、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潜艇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困境。

40、缺氧

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艇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井然。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41、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潜艇从大西洋往北,沿着南美洲的曲折海岸行驶,在亚马逊河口,我们用印颈鱼作饵来钓海龟。

42、章鱼

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在生死关头,尼摩艇长挺身而出救下了处于死亡边沿的内德·兰德。

43、墨西哥湾暖流

尼摩艇长为在人鱼大战中牺牲的艇员而哀伤。“鹦鹉螺号”继续向北,航行在墨西哥湾暖流上。艇长将自己的研究总结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写成,签上名字,装进一只容器中扔进海,希望能为人类所得。我向他提出离开潜艇的要求,遭到拒绝。暴风雨来临,艇长站在艇顶迎接风浪,岿然不动。

44、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尼摩艇长潜入海底凭吊英勇不屈的复仇者号。

45、大屠杀

一艘战舰向潜艇发起攻击,经过几番周旋,潜艇将战舰撞沉,艇长获得了一份复仇的快感。

46、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我逃离潜艇前听到他正在静静地忏悔;我们三人利用附在潜艇上的小艇逃跑,可恰在此时,潜艇被卷入了大旋流中,我们的小艇也难逃厄运。

47、尾声

我和两个同伴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尼摩艇长及其“鹦鹉螺号”一起下落不明。

海底两万里必考点是什么

1、凡尔纳是

法国 (国家)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神秘岛 》。

2、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机器时代 ”的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3、《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

尼摩、生物学家 阿龙纳斯、他的仆人 康塞尔 和捕鲸手 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 法拉格特 ,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4、《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海洋 发电。

5、《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

人类进步得实在是太慢了 ”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

鲨鱼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 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船长的国籍是

印度 ,在《 神秘岛 》里有说明。

8、大仲马是把历史学融进文学,巴尔扎克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凡尔纳则把

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 等学科融进文学。

9、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

大叶藻 做的,穿的衣服是用 贝壳类的足丝 做的,用来写字的笔是用 鲸的触须 做的,墨水是用 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 做的,布是用海洋纤维 做的。

11、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是

12000 册,鹦鹉螺号的造价是 200 万法郎,鹦鹉螺号的最快速度是 每小时50海里 。

12、请列举几种海底植物:

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

1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③作者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14、请简析尼摩船长的形象。

答:尼摩船长是一位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航海家和学者。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有着哲人般的沉静,蔑视人类社会的法规。他勇敢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15、小说中有四个主要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形象。

答:我最喜欢康塞尔。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忠实的仆人,他年轻健壮、热情善良、处变不惊,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遭到意外被抛到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勇敢地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当鹦鹉螺号撞上了冰山,无法换气时,是康塞尔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师说文言考点汇总 知识点归纳总结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师说文言考点

一、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⑪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

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四、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9、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0、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11、(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六、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七、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八、被动句

1、不拘于时

九、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十、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初一必考点是什么 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推荐
考点归纳总结 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考点归纳总结 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有不少需要记忆的考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具体如下,快来复习一下吧!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

2023-03-14 03:27:09
必背考点归纳梳理 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背考点归纳梳理 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归纳梳理高中历史必背的考点有很多,本文给大家做了总结和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系统的记忆知识点。高中必背历史知识点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4.宗法制有

2023-04-16 03:47:38
地理必背考点 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必背考点 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必背考点高一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

2023-04-14 23:12:04
必背考点有哪些 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背考点有哪些 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2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必背考点有哪些高考历史科目有很多必背的考点,大家在考前一定要多温习这些知识,争取熟练掌握重要考点,小编整理了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如下,各位考生可以查阅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复习。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

2023-04-15 00:38:07
有哪些必背考点 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哪些必背考点 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2高考生物冲刺复习重点有哪些必背考点在2022年高考前,大家复习生物应该选择那些自己在生物知识上存有漏洞和不足的高中生物训练。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养成良好的生物解题习惯,认真审题。下面是2022高考生物冲刺复习重点知识点,大家快来温习吧!2022高考生物冲刺复习重点1.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2.植物细胞工程有哪些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3.植物组

2023-04-15 07:35:39
考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
考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有不少需要记忆的考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具体如下,快来复习一下吧!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

2023-03-17 06:19:33
考点归纳总结 历史高三必背重点知识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历史高三必背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有不少需要记忆的考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具体如下,快来复习一下吧!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

2023-03-17 14:46:22
必背考点归纳梳理 知识点总结大全
必背考点归纳梳理 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背考点归纳梳理高中历史必背的考点有很多,本文给大家做了总结和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系统的记忆知识点。高中必背历史知识点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4.宗法制有

2023-03-14 17: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