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9 06:25:15 | 三涯网
自考本科一般有16门左右专业课程,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同,具体课程是每个专业的知识,每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三涯网
选择标准:有基础感兴趣想学习的专业是第一选择,职业规划方向相关专业,专科对口本科专业!
想通过自考学历找工作的,在选择专业时,最好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有这个目标的学生选择参加自考,除了在获得本科学历后找到更多的优势外,选择与工作内容一致的专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也有很大的帮助。
适合公务员的专业: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
从事公司管理类和销售晋升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
从事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从事会计相关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
...以上就是如何确定专业,确定专业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
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一般建议选择理工、财经类院校,如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教育类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一般建议选择师范类院校,如 四川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
文学类专业(汉语言文学),一般建议选择师范类、综合类院校,如 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
建筑类专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一般建议选择理工类院校,如 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计算机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般建议选择理工类院校,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等等,主考院校固然重要,但在自考中,专业比院校重要得多,所以首先要确定专业方向。
小自考:考生不能自主报名,必须通过学校或校外学生点报名,考试通知、考试计划、毕业过程申请整个考试相关班主任和老师监督。
第一步:现场或线上报名。
根据提高学历的目的和兴趣,确定专业和学校。报名后领取学习资料(统考教材、教辅、学习平台、历年真题等。),考前2-3月备考,然后参加考试。
第二步:新生注册考籍。
每年2月、5月、8月、10月注册考籍。我处报名新生由教务统一注册,不需要管,班主任老师会单独通知核对考籍信息。
①如果你在4月份参加统一考试,报名时间一般在去年11月下旬至2月下旬。考虑到统考的备考,一般在12月、1月或2月初报名。
②如果6月底至7月初的校考,一般在5月中旬前报名。
③如果你想参加10月份的统考,请在5月下旬至8月月下旬报名。考虑到统考的备考,一般在6月、7月或8月初中报名。错过后,你将无法参加10月份的统考。
④参加12月底至1月初的校考,一般在10月底前报名。
第三步:报考考试科目。
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知后,报考当次专业考试科目(考试费30-70元/科,各省报考费不同)。
第四步:参加考试。
小自考的形式由统考+校考组成,备考主要集中在统考科目,校考科目不需花费太多精力。
第五步:申请毕业论文和答辩。
考生通过所有相应的考试科目并通过(60分)后,每年5月或11月申请毕业论文和答辩(本步骤仅针对本科课程,专科不涉及!)
第六步:申请毕业。
完成上述步骤后,每年5月和11月申请毕业。本科毕业并符合学位要求并通过英语学位的,可申请学士学位证书。
统考科目:需要阅读、学习刷题备考。
校考科目:简单,不需要精力。
实践科目:每年5月或11月申请,简单。
免试申请:每年3月或9月申请,具体规则请查看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免考细则。
自考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重点大学的比较难考吗?相比你心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自考的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可以告诉大家,自考难度和学校有一点点关系,但最决定难度的关键点还在于选专业,只有选对专业才可能一次性通过。
首先每一个自考专业只会对应一所主考院校,即使是专业相同,考试科目也会因为主考院校不同而有差别。拿汉语言文学专业来举例,在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考汉字学、传播学概论、心理学等,而南师大则是考鲁迅研究、中国文化概论。光从考试科目设置来看,就能分辨出其难度的差异。这种难易程度差异还体现在各个主考院校的论文答辩环节。
其实自考的难度基本取决于所选专业的难度,而专业的难度是由所学课程决定的。
如果自考生选了理工类专业,这类型专业既需要考线性代数,又要考高数,如果数学底子还不好,那么学起来很难。
自考通过率低是真的吗?
众所周知自考通过率低,其实是因为每年自考报考人数上百万,但是很多人考个1至2门就放弃了。另外自考的科目多,一年只有两次报名时间,一次最多考4门,所以自考的考试周期长,时间长者可能7至8年才能取得毕业证,而在考试周期中,中途弃考的考生也数不胜数,所以自考的毕业率也就被拉低了。
还有自考的缺考率也非常高,因为很多自考生都是上班族,可能会因为工作、家庭原因缺考。有机构做过统计,自考最高的缺考率甚至能达到50%。
怎么选择才能提高通过率?
建议各位自考生,在报名之初就要仔细考虑,不要因为急着提升学历,即使专业不对口也冲动报名。
第一,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自己多去了解,如果本身不懂的话就咨询靠谱的机构。因为提升学历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如果半途而废很不值得。所以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咨询,不能自己觉得好就盲目报名。要认真分析,自己考察,不要因为文凭选择自考,那样你会很累,被自考拖垮。
第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有了兴趣更有学习动力,学习会更有主动性,在学习中遇到难点也会更有耐心去克服。这样学习质量就会很高,考试通过率就会有保障。通过了全部考试,自然容易毕业。另外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方面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才会更容易毕业。其次,自考生可以参考热门自考专业推荐。
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考的生命力依然蓬勃,大环境下大家对于学历提升、自我学习的热情很高。
总的来说,自考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自考虽然通过率低,但这个通过率是根据大数据总结而来,跟真实依然有偏差,所以如果是没有参加自考的同学也不要被网上说的数据吓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考如此,人生亦如此。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自考本科的考试难度与所选学校有关吗 自考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重点大学的比较难考吗?相比你心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自考的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可以告诉大家,自考难度和学校有一点点关系,但最决定难度的关键点还在于选专业,只有选对专业才可能一次性通过。 首先每一个自考专业只会对应一所主考院校,即使是专业相同,考试科目也会因为主考院校不同而有差别。拿汉语言文学专业来举例,在北师大汉语言文
护理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 护理专业也是当下非常吃香的专业,想要自考护理本科专业应该提前了解专业的考试科目,以便于考生对自考做一个合理的规划。那么,护理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护理自考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 自学考试护理本科一般需要考12门到16门左右的科目,护理属于医学类,是比较特殊的专业,考试科目如下: 必考科目:马克思主
自考本科的考试难度与所选学校有关吗 自考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重点大学的比较难考吗?相比你心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自考的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可以告诉大家,自考难度和学校有一点点关系,但最决定难度的关键点还在于选专业,只有选对专业才可能一次性通过。 首先每一个自考专业只会对应一所主考院校,即使是专业相同,考试科目也会因为主考院校不同而有差别。拿汉语言文学专业来举例,在北师大汉语言文
自考本科的考试难度与所选学校有关吗 自考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重点大学的比较难考吗?相比你心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自考的难度跟学校有关系吗?可以告诉大家,自考难度和学校有一点点关系,但最决定难度的关键点还在于选专业,只有选对专业才可能一次性通过。 首先每一个自考专业只会对应一所主考院校,即使是专业相同,考试科目也会因为主考院校不同而有差别。拿汉语言文学专业来举例,在北师大汉语言文
自考本科都考哪些内容? 错过了高考的橄榄枝,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再继续读书深造。在工作的某天某时某刻,突然发现,学历的这块短板,还是非补不可。 于是大家都会选择自考本科来完善学历缺憾。但小编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连自考本科最基础的认识都没有,不知道自考本科考什么?那么,自考本科都考哪些内容?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清楚吧。 自考本科都考哪些内容? 自
自考本科需要在校读吗? 随着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同学想通过自考本科的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原因是自考本科的学历含金量仅次于统招本科。 但是不少同学对于自考本科的上课方式是不了解的,担心自考本科要去学校上课,自己会因为工作没时间而错过学习,那么,自考本科需要在校读吗?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自考本科需要在校读吗? 简单来说,自考就像是考驾照
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可以选 具有求职经历的小伙伴都知道,如果有两人具有相同学历,那么公司一般更愿意聘用专业对口的人,因此选择专业尤其的重要。如今许多人通过自考来提升学历,如果他们没选对专业,那么将会影响个人发展。那么,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应该怎么选择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自考本科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自考本科的专业较多,涉及各行各业,下面小编按照不同类别做分类,方便大
自考本科文科类专业有哪些? 据了解,自考相对成考、网络教育、电大等学历提升方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考生可以选择自考本科文科类专业,文科专业整体难度不大,简单易学通过率高。那么,自考本科文科类专业有哪些?今天小编接下来久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自考本科文科类专业有哪些? 文科类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人力资管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工程造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法学、法律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1-16 02:00:30
2024-06-17 05:32:18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