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排名前一百名的名牌大学
排名 大学 国家 总分
1 哈佛大学 美国 100.00
2 德克萨斯大学 美国 87.49
3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美国 72.39
4 斯坦福大学 美国 71.91
5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71.45
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70.76
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70.38
8 东京大学 日本 69.19
9 密歇根大学 美国 69.11
10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68.62
下面的中国部分大学在世界上排名
135 台湾大学 中国台湾 38.90
149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37.73
192
北京大学 中国 34.57
196
清华大学 中国 34.31
198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34.30
248
浙江大学 中国 31.03
252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30.67
257
复旦大学 中国 30.45
271
南京大学 中国 29.87
27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29.86
286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 29.16
382
吉林大学 中国 24.29
387 台湾清华大学 中国台湾 24.16
401
山东大学 中国 23.45
404
天津大学 中国 23.29
408
南开大学 中国 23.23
413
中山大学 中国 23.03
416
武汉大学 中国 23.00
422
四川大学 中国 22.78
439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22.40
483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20.63
48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20.50
494
兰州大学 中国 20.42
我国没有一所大学进入排行榜前100名。在前400名中,我国大陆地区占8所,分别是:北京大学(192位)、清华大学(196位)、浙江大学(248位)、上海交通大学(252位)、复旦大学(257位)、南京大学(271位)、中国科技大学(273位)和吉林大学(382位)。中国台湾进榜的前三名为: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分别排在第135、295和387位。香港大学(149位)、香港中文大学(198位)和香港科技大学(286位)则排在中国香港地区的前三位。
从学科排行来看,中国科学院的材料科学排名全球第1位,清华大学排在第19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第38位。在
物理学方面,中国科学院排名第5位,前4位分别是德国马普学会、俄罗斯科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清华大学的全球排名是28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AT&T贝尔实验室、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工程学方面,清华大学全球排名31位,排名第一到三位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北京大学在
化学学科的全球排名是第73位,南京大学排92位,清华大学排104位。在数学方面,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排名22位,北京大学排91位,复旦大学排149位。

中国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有哪几所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 100.00 96.33 100.00 100.00 2 清华大学 北京 理工 96.09 100.00 88.53 93.03 3 复旦大学 上海 综合 57.45 53.94 57.8 65.15 4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 52.14 51.72 50.50 52.30 5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 45.61 44.64 44.78 46.12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综合 42.84 45.83 36.66 51.18 7 武汉大学 湖北 综合 41.30 42.04 37.91 47.79 8 吉林大学 吉林 综合 37.27 35.06 37.78 39.94 9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综合 37.24 31.27 36.66 74.24 10 四川大学 四川 综合 32.71 34.47 28.09 42.12 11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理工 32.58 34.41 28.00 41.33 12 中山大学 广东 综合 32.56 32.78 28.15 51.73 13 南开大学 天津 综合 30.29 31.05 25.95 45.73 1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师范 29.58 29.94 24.71 51.70 15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理工 28.34 28.68 25.33 38.42 16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综合 28.11 27.25 26.25 39.33
中南大学 湖南 综合 28.11 27.05 26.57 38.67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理工 28.03 27.45 25.89 39.12 19 山东大学 山东 综合 27.90 24.01 29.16 40.15 20
厦门大学 福建 综合 25.57 23.84 23.94 42.18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理工 23.14 25.49 17.09 40.48 22 天津大学 天津 理工 22.51 21.6 20.29 37.94 23
同济大学 上海 理工 21.68 17.49 21.52 47.18 24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农林 21.01 22.34 15.57 42.15 2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师范 20.73 21.78 17.11 31.94 26
东南大学 江苏 综合 19.20 15.06 20.02 38.42 27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理工 18.37 19.68 13.65 35.58 28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理工 17.92 15.53 17.11 35.74 29
东北大学 辽宁 理工 16.59 14.13 16.27 32.06 3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理工 16.49 15.6 13.27 40.09 31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理工 15.52 13.53 14.18 34.66 32
重庆大学 重庆 综合 14.67 11.53 14.04 37.61 3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理工 13.97 11.35 14.38 26.28 34 兰州大学 甘肃 综合 13.83 11.24 12.56 37.33 35
湖南大学 湖南 综合 13.39 10.55 12.97 33.09 36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师范 11.96 12.14 10.41 17.84 37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综合 11.79 12.74 8.15 26.22 38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理工 11.73 11.30 9.79 24.58 3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理工 11.28 12.42 7.76 23.50 40
西北大学 陕西 综合 11.16 9.69 10.57 22.68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理工 11.11 13.42 6.98 19.07 42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理工 10.87 8.08 11.39 24.55 4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理工 10.71 11.68 7.43 22.69 44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农林 10.58 11.33 8.07 19.1 45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师范 10.47 9.08 9.99 20.91 46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理工 10.37 7.85 10.65 23.86 47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理工 10.29 9.71 8.43 24.09 48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理工 9.64 7.41 9.48 24.15 49
郑州大学 河南 综合 9.43 6.67 10.81 17.54 50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理工 9.17 6.95 7.78 31.97 51
西南大学 重庆 综合 9.14 6.96 9.37 20.85 52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理工 8.75 7.06 8.60 19.59 53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农林 8.74 6.72 8.35 23.55 54
苏州大学 江苏 综合 8.71 6.67 9.66 14.71 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农林 8.69 6.64 7.34 30.2 56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师范 8.52 5.79 10.04 15.75 57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理工 8.50 6.33 8.07 24.79 58
云南大学 云南 综合 8.29 6.36 8.05 21.52 59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理工 8.20 7.23 5.83 28.88 60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师范 8.04 6.53 8.30 15.09 61
河海大学 江苏 理工 7.99 7.03 6.43 23.23 62
上海大学 上海 综合 7.91 5.73 8.59 17.03 63
东华大学 上海 理工 7.48 6.69 6.13 20.18 64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林业 7.39 5.89 6.19 24.24 6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理工 7.14 6.17 6.3 17.77 6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理工 7.06 6.08 6.55 15.72 67
暨南大学 广东 综合 7.05 6.18 6.17 17.33 68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理工 6.92 7.07 4.76 18.48 69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理工 6.83 4.19 7.73 17.99 70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 医药 6.60 8.24 4.64 6.19 71
南昌大学 江西 综合 6.50 5.62 5.97 14.64 7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理工 6.39 5.99 5.54 13.21 7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师范 6.35 3.65 7.52 16.27 74
山西大学 山西 综合 6.25 5.96 7.04 1.53 7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财经 6.08 3.96 6.72 15.39 76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民族 5.85 3.97 4.48 26.96 77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政法 5.75 3.95 3.98 28.91 78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综合 5.72 4.33 5.15 17.95 79
福州大学 福建 理工 5.43 4.22 5.23 14.07 8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财经 5.32 3.49 5.31 17.12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林业 5.32 4.44 4.91 12.92 82
江南大学 江苏 综合 5.31 5.63 3.52 13.53 8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师范 5.26 3.60 7.07 3.76 84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理工 5.24 5.76 5.08 1.22 85
广西大学 广西 综合 5.08 4.07 4.29 16.33 86
安徽大学 安徽 综合 5.05 3.86 4.78 14.08 87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农林 4.87 3.62 5.63 7.55 88
新疆大学 新疆 综合 4.83 3.24 3.95 20.85 89
长安大学 陕西 理工 4.73 4.16 3.93 12.93 90
燕山大学 河北 理工 4.71 4.73 4.38 5.53 91
辽宁大学 辽宁 综合 4.61 2.62 5.2 13.78 92
贵州大学 贵州 综合 4.49 3.37 3.85 15.7 93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师范 4.43 3.95 5.15 1.87
湘潭大学 湖南 综合 4.43 4.30 4.15 6.04 95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财经 4.39 2.51 3.45 23.00 96
河南大学 河南 综合 4.36 3.46 5.40 2.79 97
海南大学 海南 综合 4.35 4.65 2.30 14.70 98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医药 4.31 4.59 4.19 1.89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财经 4.31 2.16 4.79 15.51 100
扬州大学 江苏 综合 4.29 3.51 5.32 1.85

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怎么样的?
26日,作为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拥有15年历史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最新发布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除我国港澳台地区外的实力最强的600所内地大学“排排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三甲,总分分别是95.3分、78.6分、73.9分。
上海8校跻身前50强
上海市共有22所高校上榜,其中10所高校入围全国百强,百强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市、江苏省。总体上,百强高校的各省市分布数量依次为:北京24所、江苏17所、上海10所、湖北7所、广东6所,辽宁和陕西各有5所。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列第四、五位,名次与上一次排名一致,依次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同济大学位列第11位,与十强仅一步之遥。其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5校依次入围全国前50强。其中上海大学进步明显,比去年上升了9个名次,排在第41名,成为表现最好的地方高校之一。
其他入围“中国最好大学”榜单的沪上高校分布在各个区间,从第70名到第454名,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从去年的第103名一跃升至第83名,成功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发展势头可谓强劲。
百强之中“双一流”达88所
三涯网
分析这份排行榜可以发现,“双一流”相关高校在2018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排名前30位的全部是“双一流”高校,其中28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在百强大学(因并列关系,共101所)中,“双一流”高校有88所。上海地区进入百强之列的高校,均为“双一流”高校。
与此同时,也有13所非“双一流”的百强高校,凭借过硬的指标表现上榜。这13所学校主要是医科院校,以及地处江苏(如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如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如华侨大学)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
了解到,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采用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排名结果客观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
值得注意的还有,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首次引入“社会捐赠收入”指标,用来测量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排名创始人程莹博士介绍,一所大学的校友捐赠数额,与这所大学校友的职业成就以及求学期间的满意度都有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考虑到目前很少有学校能够明确区分来自校友的捐赠和来自非校友的捐赠,所以采用口径统一的捐赠总收入作为人才培养的又一项评价指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