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2023-03-01 19:55:02 | 三涯网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怎样填报比较好

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每个新高考省份可以填的志愿数是不同的,河北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具体的还是要以官方发布的为准。

高考志愿填报怎样填更好

一是建议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前把政策“吃透”。一方面,认真阅读市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志愿填报相关书籍等,尤其是政策部分,明确自己想要填报的专业有没有身体要求。

另一方面,在锁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后,一定要到学校官网仔细阅读该专业的招生章程,明确录取规则。

二是建议高考志愿填报要拉开梯度,做到有冲有稳有保。新高考后,本科平行志愿有96个,给了考生更多机会,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在前面填略高于自己分数段的学校,中间填与自己分数段匹配的学校,后面填比自己分数段略低的学校;

因为录取是从高分到低分,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依次检测的,这样就能够保证前面有冲的学校,如果今年分数略微降低的话,就有机会录取,后面有保的学校,如果前面都没有录取到的话,也有学校兜底。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1、应开放平行自愿梯度

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大多是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者时,拉近同一批高校不同志愿者之间的梯度非常重要。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归档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没有区别的学校,那么你很可能会在所有的志愿都归档后面临不被录取的情况,然后退出归档。只有一次机会填写志愿表格。

高考志愿填报我们应该考虑志愿者之间的梯度,以确保我们能够被录取。

2、高考志愿填报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每年高考时,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专业好。有许多家长和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不考虑个人兴趣。结果,当他们上大学时,他们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喜欢自己。此外,由于申请人数众多,热门专业往往层出不穷。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高,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注:以下小编推荐,它可以一键分析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运用大数据智能算法,检索出所有该分数可填报的大学,并计算出录取概率,按照冲稳保梯度,进行推荐。还可以根据意向专业和大学等条件进行筛选查看。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有哪些方法

江苏今年的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相关内容,来看看吧!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在同一批次的一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报“热门”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冷门”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如果考试院有公布的话)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中填报2-3个比较“热门”的院校,填报2-3个比较“冷门”的院校(以填报5所院校的批次为例,有些省份有更多院校志愿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一旦“热门”投不出去,还有“冷门”的院校保底。

2、将自己最希望且最喜欢的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

尽管是平行志愿,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在一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将你最想就读的且最有希望的院校填在前面的位置,如果你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三所院校满足投档条件,那么你的电子档案就会投到三所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三涯网

3、最好把每所院校的专业志愿填满并勾选专业服从调剂

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热门”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该考生电子档案被投档到该校后,成绩达不到所报专业的录取要求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就会被退档。

4、最好把院校志愿填满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填报的院校志愿越多,被投档的机会就越大。不过要提醒考生注意,不要仅仅为填满而填满,所填报的院校一定是你被录取也不会后悔的。

填报高考志愿方法

以第一志愿为主,报考学校要有梯度,比如超一本线100分能上的,超一本线50分能上的,够一本线就能上的(要参考近3年的录取线,就低不就高);报考专业也要有梯度,该校的名专业、一般专业都要报,一般要同意调剂。除非你特想学某专业,那就降低要求,冲某校的名专业,十拿九稳,非此专业不报。如640分,报北大的通信工程没有把握,又特别想学此专业,就报北京邮电大学的名专业通信工程。另外,报志愿也不能不冒一点风险,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最后,在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的时候我推荐你使用《读文库志愿》进行模拟填报。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学校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学校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学校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每个省的高考志愿数量不一致,但是大部分地区,可以选择4-6个院校,每个院校可以选择6个专业。下面是关于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欢迎参考。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学校志愿填报数量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

2023-03-27 18:30:08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志愿填报指南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志愿填报指南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怎样填报比较好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每个新高考省份可以填的志愿数是不同的,河北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具体的还是要以官方发布的为准。高考志愿填报怎样填更好一是建议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前把政策“吃透”。一

2023-03-05 17:54:02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

2019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有冲一下的志愿,还应该有保底的志愿,也就是说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形成梯次,这样有不浪费高考分数又能保证自己顺利被录取。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是什么掌握权威渠道信息家长和考生应关注“三张网”:一是省、市、县(区)高招办的官网(第一时间发布高招政策信息);二是拟报考院校的官网(详细介绍院校专业);三是拟报考院校的本科招生网(近年来院校的招

2023-03-19 03:20:07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六个技巧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六个技巧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怎样填报比较好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每个新高考省份可以填的志愿数是不同的,河北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具体的还是要以官方发布的为准。高考志愿填报怎样填更好一是建议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前把政策“吃透”。一

2023-03-15 18:20:08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方法江苏今年的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相关内容,来看看吧!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同一批次的一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报“热门”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冷门”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如果考试院有公布的话)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中填报2-3个比较“热门”的院校,填报2

2023-03-01 20:29:02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江苏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2023填报高考志愿技巧有什么注意事项2023填报高考志愿技巧: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2023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院校、专业选择,这可能关系到未来就业方向。高

2023-03-23 15:35:08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入口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志愿怎样填报比较好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每个新高考省份可以填的志愿数是不同的,河北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具体的还是要以官方发布的为准。高考志愿填报怎样填更好一是建议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前把政策“吃透”。一

2023-03-18 15:10:10
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2023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有什么填报技巧2023高考志愿平行志愿大部分地区可以能填4至6个学校,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或者专科。2023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1、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学校,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

2023-03-08 1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