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00:35:04 | 三涯网
每年在高考录取时,都会有一些考生遭遇到高考退档。那么,高考被退档有什么后果呢?如何避免被退档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平行志愿退档后,要明白,在同批次的录取中,你没有被录取的可能了。比如你是在大学本科第一批次被退档,那就意味着你在本科的第一批次里已经没有任何高校会录取你。那怕你同批次填报的自愿再多,超过同批次填报的其他学校再多分,也没有任何作用,只能等待自愿征集或是下批次的录取。
由于平行志愿录取考生一旦被退档,就极有可能往下跌一个批次,比如从本一跌到本二,所以一定要谨慎考虑。要提醒家长的是,选报院校前,一是要问清该所院校是不是会增加计划保证考生“进档不退”;二是稳妥起见,最好服从高校专业调剂。
假如你的分数线达到本科一批而没有被录取,被退档。那么会有以下选择:
1、本科第一批次征集自愿
当第一批次录取完后,由于有的学校的一些专业没有招生满员,所以需要再次进行招生。这个时候,本省招生考试官方网站就会刊登那些没有录取完的高校的补录信息。补录开始后为第一次征集志愿,你就有资格参加补录的第一次补录征集志愿的填报。
2、本科第二批次
如果是在本科一批被退档,本科第二批次仍然没有被录取。那只好等本科第二批次的征集自愿。以本科第一批次的成绩,在自愿征集中被录取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少数热门专业:如医学的口腔、麻醉专业等等。这类专业往往在本科第二批次中的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第一批次的分数线。所以你应该当心这类专业的填报。报这类热门专业你仍然面临退档的危险。
3、本科第二批次征集自愿
如果你在平行志愿退档后的第一次征集自愿中,仍然被退档或则是你没有被其他学校调档。那么,你也就继续等待。很快的本省招生考试官方网站就会刊登各高校补录的第二次征集自愿。你仍然可以参加第二次补录征集志愿的填报,以期在第二次补录这种被录取。
4、专科批次
当然,你也可以不用报本科第二批次的自愿征集,而等待专科的自愿填报。专科自愿填报后,相信你任何高等专科学校都能读上,但我相信绝对没有人会这样做。
招生学校收到省教育考试院投档以后,就开始自主录取,安排专业了。之所以会被退档,原因有四:
1、不服从专业调剂。这是最常见的退档原因。你填报的专业已经全部满额了,而你又不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那么,学校只能选择退档,在平行志愿模式下,退档以后就只能进入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
2、身体条件受限。某些院校对身体条件有要求,比如身高、视力等等,军校和警校对体检、政审、身体条件测试有要求,你如果不符合条件,也只能退档。
3、总成绩或者部分科目受限。某些院校在招收艺术体育类考生时,对文化课总分提出必须达到多少分,某些院校对具体科目要求必须达到多少分。比如兰州大学,要求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二本线的65%,英语必须达到50分以上。某些专业要求加试英语听力测试,某些专业要求加试徒手画等等,如果你未达到要求,只能退档。
4、诚信记录。考生在上一年高考中,存在“被录取未报到”的情况,会留下不诚信记录,院校有可能以此为理由退档。
了解这些退档原因以后,如何避免退档就很清楚了:
1、慎重考虑专业调剂选项,一般建议勾选,先上车再说。
2、详细阅读院校招生简章,全面了解学校对考生在身体条件、成绩条件方面的具体要求,规避风险。
3、慎重填报,所有报上的学校都是愿意去和可以接受的,即便打算复读,也不要胡乱填报,以免留下不诚信记录。
平行志愿不能盲目冲,考生要掌握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和风险后谨慎填报。“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
1、现行录取体制是提档比例在100%—120%之间,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提档比例为110%,则被提档的考生中,肯定有10人面临退档风险,分数约接近投档线的考生风险越大。考生一旦被退档,由于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不补充投档,被退档考生只能参加该批次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投档。有的省试行平行志愿100%的投档,降低了被退的风险。
2、由于考生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高考成绩未能达到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档线,根本不会被投档,录取与否也就无从谈起。
3、考生虽然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却没有达到所报的专业分,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依然不能被录取,而同时其他几个平行校的投档已经结束,考生依然有落选的风险。
4、各平行志愿高校间没有梯度,投档成功率会下降。一些省市在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投档后被退档的理由,主要是高考总分低、填涂“专业不服从”、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体检不合格等。
1.选择学校和专业:结合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不管是新高考还是传统高考,对于所有考生来说,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该如何考虑?高考志愿填报要基于对一定时期的人生规划作出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提早规划职业生涯。匹配自己兴趣、分数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学校和专业是解。
目前,一些网站和软件推出了考生性格和兴趣测试,以便推荐专业和职业规划。但是,提醒考生,对于通过性格测试推荐专业等网络服务,需要慎重对待。考生的兴趣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测试结果对于未来的参考性如何,有待商榷。
考了什么样的分数,在省内排名有多高,能读什么样的学校、专业,基本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听信商业机构的宣传,通过他们所谓的指导,占到便宜。”
2.填报高考志愿时,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在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方面,要用好《招生章程》和学校《报考指南》这两个重要文件依据。提醒考生,学校的这些材料中通常涵盖学校层次、专业设置,今年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情况,“有无专业级差、调剂政策、有无单科要求、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要求,也值得注意。”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高考志愿被退档后果有哪些如何避免退档每年在高考录取时,都会有一些考生遭遇到高考退档。那么,高考被退档有什么后果呢?如何避免被退档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志愿被退档的后果是什么平行志愿退档后,要明白,在同批次的录取中,你没有被录取的可能了。比如你是在大学本科第一批次被退档,那就意味着你在本科的第一批次里已经没有任何高校会录取你。那怕你同批次填报的自愿再多,超过同批次填报的其他学校再多分,也没
高考志愿什么情况会被退档有哪些原因退档就是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后被学校录取了,但是在最后分配专业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给退档了。所以考生要好好利用平行志愿填报,认真查学校,查专业,多比较,多留心。才能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稳扎稳打,最大可能的录取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上去。高考志愿填报为什么会被退档一、因院校投档比例被退档部分院校在招生中按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当招生院校的投档比例大于1:1时,投档人数
高考志愿冲一冲的范围冲一冲要注意什么平行志愿不能盲目冲,考生要掌握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和风险后谨慎填报。“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高考志愿冲一冲的注意事项1、现行录取体制是提档比例在100%—120%之间,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提档比例为110%,
高考志愿冲一冲的范围冲一冲要注意什么平行志愿不能盲目冲,考生要掌握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和风险后谨慎填报。“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高考志愿冲一冲的注意事项1、现行录取体制是提档比例在100%—120%之间,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提档比例为110%,
2022高考志愿出分数后填吗有什么填报方法高考志愿是出分后再填志愿,高考之后各省先公布当年各批次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学生也可以查询包括各学校往年的录取线、往年一本、二本等批次的分数线,多方面数据对比后,再根据个人的成绩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和方法目前高考填报志愿采用平行志愿,即每个填报的志愿被录取的机会相等。填报志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批次录取分数线,多数省份都在省线和高考分数出来后再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被恶意篡改前段时间,2016年考生高考志愿被改事件层出不穷。山东单县一中高三考生田某、许某被同班同学陈某篡改了高考志愿、山东青岛考生常某的高考志愿也被其同学郭某篡改……涉事者既有考生的同学,也有教师,对受害考生造成极大困扰。要如何加强防范,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呢?黑边网小编为各位考生总结防止高考志愿被篡改的相关技巧。篡改高考志愿对考生的影响1、考生所填报的高考志愿是根据个人爱好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哪些准备怎样填报分数永远是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过高考估分,知晓自己所处的报考批次和大体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学路径。谨慎报考。高考志愿填报前要准备什么1、高考志愿填报前要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上网查询学校信息。现在网上都
高考志愿冲一冲的范围冲一冲要注意什么平行志愿不能盲目冲,考生要掌握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和风险后谨慎填报。“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同时,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高考志愿冲一冲的注意事项1、现行录取体制是提档比例在100%—120%之间,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如某高校提档比例为110%,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6-17 05:32:18
2024-01-16 02:00:30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