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专业排名,有哪些好的大学
2008中国大学法学排名1、
中国人民大学2、
北京大学3、
武汉大学4、
清华大学5、
中国政法大学6、
吉林大学7、
复旦大学8、
厦门大学9、
中山大学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
西南政法大学12、
浙江大学13、
南京大学14、
南开大学15、
华东政法大学16、
华中师范大学17、
山东大学选择法律系,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现在的中国法律系中,鱼龙混杂,不管什么学校都敢开法律系,老师的水平自然也是参差不齐.在一个好的学校,老师的水平自然好,推荐各地的政法大学,譬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华东政法等等.另外,北大人大等学校的法律专业也是一流的第二,选择法律系,如果是大学的话,一般学的东西都差不多.法理学是基础,必须打好这个基础,其他的部门法,大概可以分为民商法\刑法\诉讼法\
国际法\宪法行政法\等几个大的方向.可以在大学的四年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选择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第三法律专业的学生就业十分广,大概有以下的几个方向:1)公务员.不仅仅限于公检法系统,其他的公务员队伍中都十分需要法律方向的人才.2)律师,十分自由的职业,也是许多法律学生的向往3)企业中的法律顾问或者法务部门的职员4)大学教师,这需要走过漫长的学习路程法律类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海商法诉讼法行政法法理学我大概了解了一下网上的话题,分数过本科线就能学法律。但学校有好坏之分。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时是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就是通过一个统一的途径,实现法律职业资格的准入机制,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才具备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的资格。1、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本科学历通过国家线(一般为360分)取得A证;二是法律专业专科学历通过国家线取得B证;三是本科或法律专业专科通过放宽线取得C证。由于B、C证是为了解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法律人才奇缺的问题而设立的,所以,B、C证只能在放宽地区具有效力。2、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凭成绩单、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前往报名司申请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一般会在第二年三月分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3、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有很多选择,不一定非要做律师。有几种就业途径:一是参加法官、检察官招录考试;二是参加其他符合条件的公务员考试(如法制、司法局等政府部门);三是公司或其他单位法务;四是在律所实习后,取得律师执业证等等。4、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终身有效。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在适当的时候到律所实习,一般实习一年后,可以申请律师执业证。5、至于实习期间是否发工资,要具体而论。不过一般来说,是要发保证基本生活的工资的。6、律师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在中国现有的社会环境下也是一个不单纯考验专业能力的职业,更看重社会关系,比如案源广不广、与法检等官方机构的交情等。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竞争会更加规范,相对而言,更加看重专业能力、资历等。并且律师执业肯定有一个事业积累期,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如果能够坚持走完这段路,一般来说还是有发展前景的。从中国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大众的法治意识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是在不断提高,社会涉法事务肯定会不断增加,律师将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选择做律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如果你对法律真的有很大兴趣的话,你可以选择一所大学进行深入了解,一般高校都有法律系,看你想读什么样的了,再根据本身目标来努力。但是在我看来,法律并不是一个很好学并且就业前景很好的系,除非你的头衔文凭够高。(当然纯属我的个人意见,O(∩_∩)O)抱抱加油吧,如有需要我可以继续帮你翻资料!

全国有法学专业的大学排名前五十名的需要考生考多少分
法学院没有本科排名和研究生排名之分,一般是按照教学质量、教授的知名度、就业等等进行排名~~
另外法学院的各个专业的排名情况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注意专业上的排名
如武汉大学在国际法、环境法方面是在全国遥遥领先的
北大的刑法、行政法、法理学等等
人大的民商法
2010年全国大学法学院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政法大学
4武汉大学
5清华大学
6吉林大学
7复旦大学
8中山大学
9厦门大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西南政法大学
12南京大学
13南开大学
14浙江大学
15华中师范大学
16华东政法大学
17山东大学
18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
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风骚,雄风不减。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中国人民大学——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名次 法学院系 一级国重 二级国重 一级博点 教授数 学术权威个数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是 4(1新增) 一批 69 王利明、陈卫东、高铭暄等16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是 4 一批 46 朱苏力、陈兴良、贺卫方等16
3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是 2 一批 100+ 马怀德、卞建琳、徐显明等14
4 武汉大学法学院 否 2 一批 36 余劲松、余延满、曾令良等8
5 西南政法大学 否 2(1新增) 一批 50- 李开国、李昌麟、龙宗智等6
6 吉林大学法学院 否 2(1新增) 二批 29 张文显、邓正来、姚建宗、霍存福4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否 1新增 二批 44 吴汉东、范忠信、覃有土等5
8 厦门大学法学院 否 1 二批 28 徐国栋、邱兴隆、陈安、朱崇实4
9 华东政法大学 否 1新增 二批 30+ 何勤华、顾耕耘2(或有童之伟)
10 清华大学法学院 否 无 自审二批 26 张明楷、张卫平、王保树等11
1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否 无 二批 20 公丕祥、李浩2
12 复旦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2二级) 23 李昌道、张乃根、章武生3
13 浙江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2二级) 16 林来梵、孙笑侠、胡建淼3
14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否 1 否(2二级) 13 沈四宝1
15 山东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3二级) 22 0
16 南京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1二级) 20 范健、李友根2
17
湘潭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2二级) 20 胡旭晟1
18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1二级) 16 叶必丰、郑成良2
19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否 无 否(1二级) 14 司玉琢1
20
西北政法大学 否 无 否(0二级) 30+ 陈明华、汪世荣2
注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有十余名返聘老教授。
注2:五所政法院系的专职法学教授数目只能毛估。
注3: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否新增二级国重还有待考察,表中均计现有学科。
注4:中国政法仅有二个二级国重,即评为一级国重——略显牵强。
注5:中国政法等院系刑法未获二级国重,吉林大学却意外收获之——难道张文显发力?
注6:中南政法自称有44教授,是否少计?
注7:清华大学法学院如获得民商二级国重,其排名应攀升至第七位。
注8:本排名以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指标为主要依据,兼顾师资力量。
注9:清华大学法学院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清华大学依权限自行审批的,非教育部审批。
注10:山东大学虽拥有三个二级博点,但无大腕,故排名相应降低。
注11:没有博点的西北政法入围主要是基于同情,另看重其教授数目较多。
结论1:从一级国重的比拼来看,人大、北大和法大已经是不争的第一集团。
结论2:武大法学院与西南、吉大,以及其后的中南、厦大法学院、华东、清华法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构成了第二集团。
结论3:人大、武大(或许还有吉大)仍然凭老教授支撑,未来不容乐观。
结论4:京外传统政法院系日趋衰落。
三涯网
考哪个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最好?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哪个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最好?的相关内容。
2008中国大学法学前100名
法学包括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2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法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3.67%,授予的法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6.86%,法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56%。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639名是法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9%。
法学是成长中的学科。2007年,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共468所。
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武汉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中国政法大学
6
A+
吉林大学
7
A+
复旦大学
8
A
厦门大学
9
A
中山大学
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A
西南政法大学
12
A
浙江大学
13
A
南京大学
14
A
南开大学
15
A
华东政法大学
16
A
华中师范大学
17
A
山东大学
18
B+
南京师范大学
19
B+
华东师范大学
20
B+
北京师范大学
21
B+
暨南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云南大学
24
B+
湘潭大学
25
B+
中央民族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外交学院
28
B+
东北师范大学
29
B+
华中科技大学
30
B+
华南师范大学
31
B+
上海交通大学
32
B+
湖南师范大学
33
B+
西北政法大学
34
B+
湖南大学
35
B+
广西民族大学
36
B
重庆大学
37
B
上海大学
38
B
兰州大学
39
B
陕西师范大学
40
B
中南民族大学
41
B
西南财经大学
42
B
黑龙江大学
43
B
首都师范大学
44
B
山西大学
45
B
烟台大学
46
B
深圳大学
47
B
河北大学
48
B
辽宁大学
49
B
天津师范大学
50
B
湖北大学
51
B
南京财经大学
52
B
广西师范大学
53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4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55
B
扬州大学
56
B
安徽大学
57
B
宁波大学
58
B
郑州大学
59
B
甘肃政法学院
60
B
中南大学
61
B
上海财经大学
62
B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63
B
河南大学
64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5
B
福建师范大学
66
C+
西安交通大学
67
C+
广东商学院
68
C+
同济大学
69
C+
中国海洋大学
70
C+
西南大学
71
C+
宁夏大学
72
C+
安徽师范大学
73
C+
浙江工商大学
74
C+
西北师范大学
75
C+
沈阳师范大学
76
C+
西北大学
77
C+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8
C+
华侨大学
79
C+
海南大学
80
C+
东北大学
81
C+
河北师范大学
82
C+
新疆大学
83
C+
温州大学
84
C+
上海外国语大学
85
C+
江西师范大学
86
C+
上海师范大学
87
C+
东北财经大学
88
C+
武汉理工大学
89
C+
华东理工大学
90
C+
中央财经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浙江师范大学
93
C+
南通大学
94
C+
浙江财经学院
95
C+
电子科技大学
96
C+
华中农业大学
97
C+
河海大学
98
C+
山东师范大学
99
C+
云南民族大学
100
C+
南京工业大学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
www.sanyazx.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