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07:07:49 | 三涯网
单报本科180元/人,单报高职(专科)150元/人,本科兼报高职(专科)240元/人,报“三校生”对口招生120元/人。兼报艺术类(单报特殊专业除外)的考生需另缴艺术类专业统考考试费180元/人。兼报体育类考生需另缴体育专业统考考试费180元/人。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并经报名点审核通过后,于11月10-14日完成网上缴费,每日缴费时段为9:00-22:00,逾期未缴费则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网上缴费完成后不予退费。
考生根据网上报名系统界面提示进入“江西省政务服务统一支付平台”缴费,平台支持支付宝、江西银行扫码支付(支付宝、微信)、江西农商银行扫码支付(支付宝、微信)、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网银支付。
网上缴费项目及标准:单报本科180元/人,单报高职(专科)150元/人,本科兼报高职(专科)240元/人,报“三校生”对口招生120元/人。兼报艺术类(单报特殊专业除外)的考生需另缴艺术类专业统考考试费180元/人。兼报体育类考生需另缴体育专业统考考试费180元/人。
另,体检费(60元/人)由县考试中心组织代收。
1.开通网上银行或者借用家人或朋友的网银。2.完善高考网上个人报名信息后,系统会提示你网上支付。3.点击交费按键链接。4.选择网上支付的银行。5.系统会自动进入对应银行的支付页面。6.填写账号与密码,付款成功。
以上是有关于高考报名缴费方面的信息,仅供同学及家长参考。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包括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在江西省申请报名:
1.具有江西省户籍(省外迁入时间要求:家庭户口不晚于2022年10月31日,集体户口不晚于2020年10月31日);
2.外省户籍在江西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须取得江西省高中阶段学籍并实际就读一年以上(截至2022年9月);
3.具有江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连续三年学籍;
4.在江西省定居的外国人;
5.取得少年班报考资格等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其他人。
(二)“三校生”对口招生报名要求:
1.经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面向省内初中毕业生招收的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级工班)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三校生”)可以报考“三校生”对口招生或统一高考,但二者不能同时兼报。往届毕业生(含一年制中职生)及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不得报考“三校生”对口招生,符合条件的可以报考统一高考。
2.跨省招收的“三校生”不得报考对口招生。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不含取得高校少年班、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学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考(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已在省外参加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
5.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6.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四)不接受考生在本省或外省借考。
在每年的高考大军中,异地生都会占据不少的一部分。那么,异地生如何回原籍报名高考呢?高考报名必须要会原籍吗?
1.回原籍报名考生。回原籍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应届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x年x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往届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高中毕业证或高考准考证、学籍档案、《x年x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
2.社会考生。非在校的社会考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学籍档案、高中毕业证(没有高中毕业证或高中同等学力证的必须提供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同等学力证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x年x省高考报名非在校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身份证、户口本、高考准考证或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需要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1.联系当地教育局招,说明要回原籍报考高考的原因。
2.到指定报名点。
3.按时网上报名,并将报名点、确认点选在招指定的报名点。
4.按时现场确认。报名点打印报名表并签字确认。记得带身份证,并将联系方式留给报名点。
5.听从报名点安排,按时参加高考体检。
6.考前3天到报名点领取准考证。
7.按时到准考证上写明的考点参加高考。
自从多个省市实行高考的自主命题之后,各地的高中教材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对于没有异地高考资格的考生来说,回原籍报名高考需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面对着回原籍高考的压力,异地高考生该如何在高考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呢?
首先就是需要了解原籍教材以及考试范围,然后再对于以下现在所学习的教材与原籍的差别大不大,如果差别不大的话,可以进行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对比。如果有很大出入的话,可以将这些差异找出来,然后对比考试说明,看看两地的差别有多大。
这个过程注定是很累很艰辛的,但是也不要放弃,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之前的对比再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这些知识漏洞补上。然后搜集一些原籍地区的历年模拟试题和历年的高考真题,通过这些试题,掌握高考可能考察的知识点,进行专项练习。三涯网
小编推荐:高考,不得到其他的省会城市参加高考。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不在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多少高考大省的学生都会跑到西部去参加高考了,这一是不公平,二是造成高考的混乱。目前,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开放户口高考政策。因此,高考生的户口在什么地方,就必须回到什么地方参加高考。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2019北京高考报名费多少钱网上缴费怎么交各省高考报名时间已经陆续公布了,而高考报名是需要交报名费的,那么,2019年北京高考报名费要多少钱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19北京高考报名收费标准报名项目收费标准网上缴费系统支持的支付方式统考(全部科目考试)100元银联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统考(只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75元单考公共文化课考试75元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100元高水平
2018-2020江西高考报名人数汇总历年高考人数是多少一个省市的高考人数直接影响到这个省市的高考录取率和录取分数线,进而影响的高考难度。那么江西近三年高考人数是多少呢?2020江西全省38.94万人赴考我省2020年普通高考将于7月7日—9日举行。全省38.94万余考生将以县(区)为单位随机安排在全省202个考点、14019个考场参加高考。省教育厅召开江西省2020年高考期间考生应注意事项新
2022年河南高考报名费用需要多少钱河南省教育考试院还没有发布了2022年高考相关事项,其中对高考报名费用进行了说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河南省2022年高考报名费用是多少高考河南继续执行河南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委员会《关于调整我省学校招生报名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豫价费字〔2000〕145号、豫财预外字〔2000〕21号、豫教财字〔2000〕59号)及河南省人民
2018-2022江西高考报名人数汇总历年高考人数是多少一个省市的高考人数直接影响到这个省市的高考录取率和录取分数线,进而影响的高考难度。那么江西近三年高考人数是多少呢?2022年江西高考报名人数官方还没有公布,下面是小编整理出来的历年江西高考报名人数,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和家长作为2022年江西高考报名人数作参考。官方公布高考报名人数后小编会第一时间在此也进行更新,请等待。2020江西全省38.
异地生如何回原籍报名高考高考报名必须回原籍吗在每年的高考大军中,异地生都会占据不少的一部分。那么,异地生如何回原籍报名高考呢?高考报名必须要会原籍吗?异地生回原籍报名高考需要什么材料1.回原籍报名考生。回原籍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应届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x年x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往届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
2020年安徽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2020年安徽省高考报名人数为52.38万人,比去年增加1.1万余人,总量居全国前列。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对口招生确认录取9.83万人,这部分考生不再安排参加高考。2020安徽高考人数2020年安徽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42.7万人,较上年增加约0.7万人,其中文科19.9万人,理科22.8万人(含少年班考生)。全省91个考区,306个考点,较上年增加8个考点。共
2022重庆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随着重庆高考报名工作的开展,大家都很关心重庆高考报名人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2022重庆高考有多少人报名2022年重庆全市报名总人数31.4万人,除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等已录取考生和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不参加高考的考生外,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为18.4万人。历年重庆高考报名人数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2017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总人数2
异地生如何回原籍报名高考高考报名必须回原籍吗在每年的高考大军中,异地生都会占据不少的一部分。那么,异地生如何回原籍报名高考呢?高考报名必须要会原籍吗?异地生回原籍报名高考需要什么材料1.回原籍报名考生。回原籍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应届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x年x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往届生必须提供户口本、二代身份证、普通高中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6-17 05:32:18
2024-01-16 02:00:30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