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16:22:24 | 三涯网
山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愿意服从调剂, 就一般情况而言,是建议考生勾选“愿意服从调剂”的选项。
若考生选择服从调剂,那么在专业未达到或者未满足招生计划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录取机会,省招办会根据考生的排名,在未被更优先志愿录取的前提下,安排考生按照专业兴趣填报的志愿进行调剂,以便让更多的考生录取到自己理想的大学或专业。
如果考生不愿意服从调剂,则意味着没有了调剂的机会,如果原志愿无法被录取,可能只能选择待招或者选择其他专业。但是,如果考生担心自己的志愿会被过度调剂,也可以选择不服从调剂。 三涯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生分数达到了该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填报的专业已经满足招生计划,并且排名合适,就算不签署服从调剂的协议,仍然是可以被录取的,而且不同学校和专业有不同的服从调剂情况,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查看相关的说明。
因此,考生在选择是否愿意服从调剂时,应该切实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和志愿填报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以便可以做出最合适的决策。如果考生的目标大学或专业比较明确,或者对最终录取结果比较执着,可以选择不服从调剂,如果考生比较灵活,或者更希望能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或专业,可以选择服从调剂。
山东省高考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1、填报志愿时间:具体时间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知为准,一般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不久开始。考生要提前关注通知,掌握填报时限。
2、了解志愿填报规则: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比较灵活,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采用独立的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可以自行选择院校和专业填报,也可以选择并报不同批次的院校和专业,但不能重复报名。
3、在填报志愿时仔细核对:填报志愿时要认真核对专业代码、院校名称和地点等信息,防止填报错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4、平衡兴趣和分数: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没有限制学生选择的专业数量,但是考生需要平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成绩情况,同样需要关注录取分数线及往年录取情况,选定匹配的院校和专业。
5、确定是否服从调剂: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可以选择是否服从调剂。考生可以认真考虑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服从调剂,以提高进入理想大学或专业的机会。
最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认真对待,多思考,量力而行,做出更符合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的选择。
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普通类:
普通类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录取批次。
根据考生夏季高考总成绩,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普通类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普通类二段线,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0.5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艺术类:
艺术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三个录取批次。艺术类本科文化录取控制线以普通类一段线为基数,按教育部规定的各专业类别的比例划定,艺术类专科文化录取控制线与普通类二段线相同。
体育类:
体育类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批两个录取批次。体育类在专业成绩合格生源范围内按综合成绩划线。
综合成绩按照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的办法计算。根据考生综合成绩,按照体育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体育类一段线,按照体育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体育类二段线,作为考生参与录取的最低控制线。
填报志愿的技巧:
1、先明确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无论是合并批次还是取消批次,对于考生填报志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高考志愿的设置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2、院校选择
考生想要提高志愿的录取率,在选择院校时,就要注意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检索是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的,而且考生志愿填报的院校中,都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另外,还要重视地域的分布。
3、专业选择
对于考生来说,在填报专业时拉开梯度也是提高志愿录取率的一个方法。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要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放在前面,把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专业放在中间或较靠前的位置。另外,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看专业是否有特殊的规定。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报志愿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的相关内容。
山东报志愿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如下:
根据资料显示,2023年山东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9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1个专业,专科可以填9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1个专业。
统考、联考专业(专业类)实行平行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志愿填报的数量不超过60个;校考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每次只能填报1个院校志愿。
拓展资料:
普通类
1、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第2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4个顺序院校志愿。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也可以填报专科志愿;普通类一段线下、段线上考生只能填报专科志愿
2、特殊类型批。包括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等类型的本科招生。安排-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
3、常规批。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第1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和第3次志愿填报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专科志愿。
艺术类。
1、本科提前批。安排两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考生每次只能填报1个院校志愿。
2、本科批。除提前批之外的所有艺术类本科招生。安排三次志愿填报。统考、联考专业(专业类)实行平行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考生每次志愿填报的数量不超过60个:校考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每次只能填报1个院校志愿。
3、专科批。包括所有艺术类专科招生。安排两次志愿填报。考生每次志愿填报的数量不超过60个。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是如何规定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有什么报考技巧新高考模式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能选择的志愿数量也不一样。学校顺序的确定要结合自己的意向,录取的可能做最优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大家要人传关注省市教育网站发布的通知,搜集好信息,做好报考准备。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规则1、新高考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
2023山东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各批次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普通类 分为提前批、特殊批、常规批,其中常规批设置平行志愿。 常规批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的其他本、专科招生。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的办法。 安排三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规划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填报志愿可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规划好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 了解自己 首先,考生需要全面地了解自己,在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价值观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填报的专业。同时,还需要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发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2023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分为预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和现场确认三个环节。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 预报名阶段: 在预报名阶段,你需要按照学校安排前往指定的预报名点进行报名。具体步骤如下: a.准备材料:带上准考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 b.前往预报名点:按照学校公告的时间和地点,前往指定的预报名点进行预报名。 c.进
山东省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一般情况下我们填报志愿的参考有两个方法,一个就是线差法。线差就是高校录取分数线与当年本省批次录取分数线的差值(两条线的参考省份就是,你在哪儿考的试,你就是看哪个省的线,但是借读生的批次线在原省),这个方法我比较推荐,不过有些同学说可能每年难度不一样,所以波动比较大,误差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这些都只是预测,肯定不是绝对的,如果还是不太妥当,那就建议结合参考另外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有什么报考技巧新高考模式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能选择的志愿数量也不一样。学校顺序的确定要结合自己的意向,录取的可能做最优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大家要人传关注省市教育网站发布的通知,搜集好信息,做好报考准备。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规则1、新高考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
如何锁定填报的志愿信息? 锁定志愿的方法如下: 为了防止考生填报的志愿被恶意篡改,很多省份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都提供了志愿锁定功能。一般情况下,志愿填报采取点击“锁定考生志愿”,并输入密码保护的方式,对所填报的志愿进行一次性确认。 考生本人志愿一经“锁定”,其他任何的个人和单位都不能再进行修改。这个是网上填报志愿的常规问题。提交志愿后,按保存键,跳转页面显示“报考信息已填报未锁定”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则有什么报考技巧新高考模式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志愿填报方式,能选择的志愿数量也不一样。学校顺序的确定要结合自己的意向,录取的可能做最优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大家要人传关注省市教育网站发布的通知,搜集好信息,做好报考准备。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规则1、新高考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6-17 05:32:18
2024-01-16 02:00:30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