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13:11:09 | 三涯网
广东高考志愿本科可以填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
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是考生考上心仪大学的关键。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考生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优势、学科能力、未来规划等多个因素。
一、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去学校的官网去查看一下,历年的分数线,和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们选择学校都会根据地域、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如果我们决定好了,最好就不要更改,有很多时候,我们更改的志愿,可能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学习的专业。
二、报考志愿的步骤如下:
1、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3、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
4、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2023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1、填报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前,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提前5天在本单位网站公布本科各批次各院校征集志愿的有关信息。
2、志愿设置。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3、志愿填报。普通类本科批次,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艺体类统考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4、投档原则及比例。平行志愿投档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平行志愿投档时,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只要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中被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
5、补录。高校录取新生要按规定程序,按时完成提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
填好高考志愿的方法如下:
1、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搜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个高校、专业和招生政策等信息,如查看官方网站、参加招生说明会、咨询老师和前辈等。
3、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可以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4、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同时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不要只考虑热门专业或盲目跟风。
5、调整心态:填报高考志愿时,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要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学会接受现实和面对未来的选择。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规则的相关内容。
广东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1)志愿单位。
新高考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按“1所院校+多人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新高考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将拆分若干院校专业组,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2)志愿数量
新高考改革后普通类本专科各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原·艺体类统考本专科实行平行志原的批次各设置20人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3)填报要求
一是新高考改革后,考生填报志愿时,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拟填报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二是填报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须在公示合格名单中;填报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志愿的考生须先取得相关院校特殊类型招生资格、公示无异议,且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控制线,与改革前相同。
三是同批次普通类与艺体类不得兼报,与改革前相同
四是普通类分普通类(物理)、普通类(历史)两类。艺体类不分物理、历史,选考物理与选考历史的艺体类考生起排队,总分高者优先
五是我省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段和填报方式与改革前相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除强基计划外,提前批、本科批、专科(高职)批三个批次同时填报,分开录取。具体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
广东新高考志愿录取方式 三涯网
2021年以前,广东省以文史类和理工类两个科目类型分别划定批次线。但从2021年开始,划线方式不再是以单纯的文理科为参考,而是以物理和历史两科为准。
广东的新高考模式为“3+1+2”模式,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在选科时,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取一门首选科目,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由于包合物理和历史科目的组合各有6种,所以其批次线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文科批次线和理科批次线
此外,传统高考是通过高考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新高考实施之后,高校录取志愿一方面会参考高考成绩,同时也会看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志愿录取时的参考依据更为多元化,对考生来说更公平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广东学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组 广东学考志愿可以填报多个专业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学生可以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一个主组和一个副组,或者两个主组,或者两个副组。 主组包括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文史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目;理工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等科目;艺术类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科目;体育类包括田径
填志愿一个学校可以填几个专业 高考填志愿一个学校可以填6个专业。 1、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1-6个专业填报。 2、可以填报满6个专业,也可以只填报1-5个专业,但填报的专业越多,录取机会越大。不过不要勉强将6个专业都填满,不想去的专业不要填报。 3、六个专业优先级依次降低,各个专业都有最低录取分数,只要分数够了,就可以被录取。建
广东学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组 广东学考志愿可以填报多个专业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学生可以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一个主组和一个副组,或者两个主组,或者两个副组。 主组包括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文史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目;理工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等科目;艺术类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科目;体育类包括田径
广东新高考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组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报考1个至最多3个专业组。这意味着每个学生最多可以报考3个不同的专业组,以增加他们进入心仪专业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度。 对于学校来说,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学生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组。每个学校通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资源配置来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一般而言,学校会根据不同专业组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
湖北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湖北高考志愿本科可以填45个院校专业组,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2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 湖北高考志愿设置及志愿填报: 一、普通类主要分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 1、本科提前批包括军队、公安、消防、司法、安全、飞行技术等需体检(或体能测试)、面试和考察的专业;部分公费师范生、部分
广东新高考一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组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报考1个至最多3个专业组。这意味着每个学生最多可以报考3个不同的专业组,以增加他们进入心仪专业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度。 对于学校来说,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学生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组。每个学校通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资源配置来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一般而言,学校会根据不同专业组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
山东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 山东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9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1个专业,专科可以填9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1个专业。 具体流程如下: 1、认真阅读招生计划 填报志愿要以各省的招生计划为依据,征求志愿计划以各省考试院官网公布的为准。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查阅招生计划,了解招生政策。 2、填写志愿样表 将自己选择的院校及专业志愿填写到相应的志愿样
广西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学校 广西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学校如下: 广西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报1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本科二批可以填报1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批可以填报1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 广西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的扩展: 1、单志愿。设置1个院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2、平行志愿。设置10个院校志愿,均为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6-17 05:32:18
2024-01-16 02:00:30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