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 02:29:11 | 三涯网
2019年湖北新高考启动3+2+1政策,很多湖北的考生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答题了。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湖北新高考“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湖北新高考在"3+1+2"模式下的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简便的选择之路。
1、物理+化学+生物
这种选择方案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不能选择的2.6%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
这种组合方案在“新高考”选科中属于最具挑战性,这种方案优点是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种组合。
2、物理+化学+地理
“地理学”又称文科中的理科,大学的地理学相关专业基本只招收理科生。以理科思维去学习地理,从理解掌握的角度,极有优势。
但同样地,地理学是文科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但若从理科学习的角度来看,少记背,多理解,反而更加符合另一些学生群体的需求。
3、历史+地理+政治
这种组合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考生;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选择的大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4、历史+政治+化学
历史+政治+化学
这种选择优势在于文科思维比较强的同学,以一门化学拓广了专业选择面。同时学科之间没有太强的割裂感。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科间差别比较大,需要学生能在各种思维中灵活切换。
2024年高考各大学对选科要求主要变化是:物理+化学成名校理工类专业标配,占比高达45.07%。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最新发布《2024 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包含了所有2024年拟在甘招生的本科、高职(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紧扣新版《指引》的要求,物理+化学成名校理工类专业标配,占比高达45.07%。该要求对已实施新高考的河北、湖北、江苏、北京等21省市均可参考。
目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发布2024年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编制工作通知。此外湖南中医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高校招生网已经公布2024年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的通知》可知,高校同一专业(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
⾼校提出的选考科⽬要求分为四类:
第⼀类是对⾸选科⽬和再选科⽬都未提出要求的,即“不提科⽬要求”,表⽰选科⽬为物理或历史的考⽣均可报考。
第⼆类是只对⾸选科⽬提出要求的,如“物理(1门科⽬考⽣必须选考⽅可报考)”,表⽰⾸选科⽬为物理、再选科⽬为任意2科的考⽣⽅可报考。
第三类是只对再选科⽬提出要求的,如“化学(1门科⽬考⽣必须选考⽅可报考)”,表⽰⾸选科⽬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选考化学的考⽣⽅可报考;如“化学,⽣物(2门科⽬考⽣均须选考⽅可报考)”,表⽰⾸选科⽬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选考化学和⽣物的考⽣⽅可报考。
第四类是对⾸选科⽬和再选科⽬均提出选考要求的,如“物理,化学(2门科⽬考⽣均须选考⽅可报考)”,表⽰⾸选科⽬为物理、再选科⽬选考化学的考⽣⽅可报考;如“物理,化学,⽣物(3门科⽬考⽣均须选考⽅可报考)”,表⽰⾸选科⽬为物理、再选科⽬选考化学和⽣物的考⽣⽅可报考。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的相关内容。
2024年 江苏 新 高考 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
来源:江苏省教育 考试 院
网址:
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 三涯网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适用于 北京 市、 天津 市、 河北 省、 辽宁 省、 上海 市、江苏省、 浙江 省、 福建 省、 山东 省、 湖北 省、 湖南 省、 广东 省、 海南 省、 重庆 市及后续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 新生 开始实行。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高校按照《指引》要求,编制了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现予以公布,供参加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的学生选科时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高考模式。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科目中选择2科。考生填报院校专业时,其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高校专业选科要求。
2.招生院校及专业。需特别说明两点:一是高校报送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所有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招生当年并非所有编报的专业都会在我省安排招生计划;二是高校编报的招生专业并非都会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高校在招生当年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各省物理类和历史类计划。综上,2024年在我省实际招生的高校、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校相关专业是否在我省分别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以招生院校当年在我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3.选考科目要求。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实际,选择1科、2科、3科或不提要求。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指定的2科或者3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考生根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3科即可。
4.查询途径。考生可访问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
以上就是湖北新高考启动3+1+2 该如何选科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三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2022新高考政策3+1+2如何选科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各位高三考生记得关注高考动态,做好准备。那么2022新高考政策3+1+2如何选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2022新高考政策3+1+2如何选科 高考最实用的减压方法 高考中遇到不会的题怎么办 2022新高考政策3+1+2如何选科 1、选报
“3+1+2”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生应该如何选择考试科目? 我们要了解这个模式。新高考“3+1+2”选科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高中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科目学习,充分挖潜和激发了自己的潜力,并且新高考选科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也非常好。 我们可以做“减法”选科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3+1+2”选科模式有12种选科组合,比如“物化生”、“物地生”、“历生地”、“历生化”等,每种选科
高中分科如何选择3+1+2 第一种方法:“减法”选科 所谓“减法”选科,就是我们要先从物理和历史两门必选科目选择一门科目,一旦确定了其中一门,那选科组合就从12种减少到了6种,我们选科就会更简单,而选择物理或历史科目就比较简单了,因为选择物理科目就相当于选择“理科”、选择历史科目相当于“文科”。 这里需要提醒两点:第一点是若学生想在大学里学习工科专业或医学专业,那就选择物理;第二
关注!10个问答帮你彻底理清新高考“3+1+2”模式(附新高考如何选科) 2021年又有哪些地区实行新高考政策?为了帮助更多考生了解新高考政策及“3+1+2”模式,博翱教育升学规划李老师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推行“3+1+2”模式 “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
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 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如下: 根据新高考赋分制度,考生在各科目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将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其中,A等级是最高等级,考生获得A等级的成绩将获得5分的赋分;B等级是次高等级,考生获得B等级的成绩将获得4分的赋分;C等级是中等级,考生获得C等级的成绩将获得3分的赋分;D等级是低等级,考生获得D等级的成绩将获得2分的赋分。 2023年是新高考赋
3+2+1高考选科什么意思? 1、“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 2、“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 3、“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
3+2大专和高考后大专的区别 3+2大专和高考后大专的区别: 1、入学途径不同:高考上高职专科院校,比3+2麻烦一些,你得先报考高考,分数出来再填报志愿,然后录取到高职专科院校。3+2是初中毕业的时候,直接报考中职学校的中高职贯通培养班,录取到高职专科院校,中职毕业的时候,直接转段到高职专科院校。 2、日制不同:3+2大专的学生无法参加全日制专升本,普通高考的学生可以按照规定参加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什么是3+1+2模式 什么是“3+1+2”模式? 新高考“3+1+2”模式,其中“3”是语数外,“1”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2”是化学、政治、生物、地理四选二。因此,“物、史、化、生、政、地”六科都属于选考科目。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1-16 02:00:30
2024-06-17 05:32:18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