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3-03-17 06:34:48 | 三涯网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科目知识点广泛,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为帮助大家节约时间,小编汇总了明清时期的高考历史考点,大家赶快来看吧!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完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

(4)实行特务统治: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凌驾于法律和司法机关之上,直接服务于皇权。

(5)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加剧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上,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二、经济:明清农耕经济的发展与迟滞

1.农业生产

(1)农耕技术:作物种植形成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3)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有关,佃农对田主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2.手工业生产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3.商业的发展

(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2)农产品商品化: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大量进入市场。

(3)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快了社会分工。

(4)商帮:区域性商人群体壮大,长途贩运贸易长足发展,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

(5)区域分工:地区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出现;各地市场联系密切,地域分工趋势显现。

(6)对外贸易: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对外贸易占优势地位。

(7)赋役变革:一是将赋和役合并起来征收,二是用货币税代替实物税。

4.经济政策三涯网

(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清朝闭关锁国: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三、文化:明清时期承古萌新的思想文化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王夫之

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①积极性: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为传统儒学注入新活力,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②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2.科学技术成就

(1)传统科技辉煌

①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农学:《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

(2)没有产生近代科技,与西方相比逐步落伍。

3.文学艺术

(1)文学: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最为著名。

(2)戏曲: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誉为“百戏之祖”。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兼容并蓄,形成京剧,被誉为“国粹”。

(3)绘画和书法: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总结

地质地形

⑴ 南极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原因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

断块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破坏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相关推荐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2023-03-15 15:35:47
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高考历史考点预测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14年高考历史考点预测高考考点(或考查内容)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文学成就古代希腊

2023-03-15 16:48:36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2023-03-16 06:46:13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重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重点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

2023-03-15 23:39:03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

2023-03-16 14:50:52
地理必背考点 历史高三必背重点知识总结
地理必背考点 历史高三必背重点知识总结

地理必背考点高一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

2023-03-16 15:32:40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历史时间轴高中详细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历史时间轴高中详细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

2023-04-15 04:06:49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年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年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地球运动: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

2023-03-16 23: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