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3-03-17 03:50:14 | 三涯网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 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022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2年高考即将来临,各位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中,为了帮助大家更加便捷地复习,小编专门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查阅复习。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

1.地理位置特征

(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

(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

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

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

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

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

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

“两期”

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三涯网

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

高考地理考点汇总

(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 ;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1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7题第(1)问,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6)干旱缺水(或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总思路:(江河径流量)供给少,需求多。其他原因:人为的浪费和污染。

①降水少:一可从水汽来源分析: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水汽到达少;地形闭塞或海拔高,

水汽无法进入或到达。二可从气流升降分析:地处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微弱。

②蒸发大:可从气温和风力等方面分析。

③径流少:可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分析;还可从下渗、储留空间、储留时间等方面分析。

④需求多:可从人口和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季节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

典例分析:分析我国西南干旱的原因。

【特别提醒】分析影响我国地下径流的因素时,尤其需要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众多,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西南干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较多;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水资源调用难度大、成本高;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水流快,水资源储留难等。

(7)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①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的河流一般径流量较小);

②流域的降水情况(看气候类型);

③集水范围(看流域面积、径流长度及支流数量);

④流域的蒸发和下渗状况;

⑤流域内湖泊、沼泽等湿地的分布状况;

⑥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

⑦人类活动。

(8)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②流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③流域内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坡度陡——以侵蚀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大;地势低,地形平坦——以沉积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小);④流域的土质(疏松或黏实)。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Ⅲ第36题第(1)问,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二:一是要掌握腐殖质的成因,腐殖质丰富意味着动植物资源丰富,进而可推断出此地水热条件好;二是泥沙含量少意味着水土流失状况不严重,说明植被茂密,河流侵蚀力不强。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8分)

(9)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河流的航运价值由河流的通航能力和其流经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决定。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通航能力。

自然条件:①径流量的大小(看气候类型和流域面积)影响通航能力;②径流量的变率(看降水季节分配)影响通航季节稳定性;③径流长度影响通航里程;④河流流速的急缓(看地形)影响通航的平稳性;⑤含沙量(主要看植被状况)影响航道的畅通;⑥结冰期(看气温)影响通航的时间等。

社会经济条件:①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②流域人口和城市的分布;③流域的资源分布状况;④是否有运河沟通其他水系以扩大通航范围;⑤能否实现水陆、河海联运等。

(10)沼泽的成因分析思路

水为什么会积于地表?水为什么难上天、难入地、难流走?

①有来水:从气候、水文看——降水量丰富,河湖密布或河流泛滥,水源较充足。

②难流走:从地形地势看——地势低平或相对低洼,致使排水不畅。

③难上天:从气温看——当地纬度(或海拔)高,气温低,致使蒸发微弱。

④难入地(下渗):从冻土因素看——地下有永久冻土层,致使地表水难以下渗。

【典型设问】2014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1)问,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11)冲积扇(或三角洲)的成因

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只不过发生沉积的位置不同,沉积物粒径也不同。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由于流速差异大,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径要比冲积扇的小得多。

①沉积物:由上游侵蚀作用产生,侵蚀作用又受地表植被状况、土质松黏、地形陡缓等因素影响。

②发生沉积作用:河流在出山口或入海口附近,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记忆口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主要分布在“澳巴马”偏东部地区。

(1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①大部分位于热带,气温较高;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③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相关推荐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2023-03-17 14:00:15
地理必背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地理必背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地理必背考点高一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

2023-04-16 06:18:38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地理合格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2023-03-17 07:09:19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 高中地理必考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2023-03-15 15:35:47
会考必背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会考必背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高中政治会考基础知识会考必背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高中政治知识点合集(一)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

2023-03-15 00:44:43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历史科目知识点广泛,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为帮助大家节约时间,小编汇总了明清时期的高考历史考点,大家赶快来看吧!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

2023-03-14 04:09:02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地理必背考点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 地理必背考点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历史科目知识点广泛,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为帮助大家节约时间,小编汇总了明清时期的高考历史考点,大家赶快来看吧!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

2023-03-16 20:20:44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2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地理科目考点汇总 2022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2022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地理科目考点汇总2022年高考即将来临,各位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中,为了帮助大家更加便捷地复习,小编专门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地理科目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查阅复习。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1.地理位置特征(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

2023-03-17 0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