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12:54:49 | 三涯网
关于2023年高考滑档人数的回答如下:
河南约26.8万人,湖北约8万人,湖南约7万人,山东约5万人,广东约4万人,广西约3.7万人,四川约2.7万人,安徽约2.38万人,江苏约2万人
什么是高考滑档?
“滑档是指由于高考志愿填报不当,本该读一批次学校的学生只能降级读二批次的情况。也可以指考生填报的志愿一个都没有投进的情况,即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所填理想学校的要求,被所填报学校拒之门外。滑档出现的原因一般是考生错估了自身实力,出现了志愿填报不合理的情况。”
举例:
假设某省理科一本线为540分,学生考了550分,按照分数来看,该生可以读一个一本院校,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该生填报的一本学校并没有录取他(分数不够或条件不满足时),所以只能降档读二本学校。
滑档的后果
退档和滑档对考生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没有被报考的院校所录取。只是原因有一点差异,退档指的是达到报考院校的调档分数线,但是没有达到报考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或者不符合院校规定的其他录取条件,称为被退档。滑档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所报考的所有院校的调档分数线,直接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环节,称为滑档。
退档和滑档对考生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没有被报考的院校所录取.只是原因有一点差异,退档指的是达到报考院校的调档分数线,但是没有达到报考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或者不符合院校规定的其他录取条件,称为被退档.滑档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所报考的所有院校的调档分数线,直接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环节,称为滑档。
平行志愿最怕滑档和退档,而顺序志愿一般不会发生滑档,退档造成的后果在一般情况下,相比较而言,也没平行志愿那么严重。
平行志愿最怕滑档和退档,而顺序志愿一般不会发生滑档,退档造成的后果在一般情况下,相比较而言,也没平行志愿那么严重。
如何应对?
为避免滑档,建议在填报志愿时,填:服从调剂。
如果你的分数很好,且在学校专业计划人数之内,则你没有被调剂的可能,你最后读的就是你所报的专业。
如果你的名次在专业计划数之外,但是你的分数达到学校要求的分数线,且在你名次之前的考生又恰巧都报的你所选的专业,导致所报专业人数已满,若选服从调剂,学校就会把你调去读其他人数不满的专业,也就是说,你还在那所学校就读,但是读的不是你所选的专业。相反的,你若选不服从调剂,则学校就不会把你调去读本校其他专业了。
2023年江西高考滑档多少人如下:
1、2023年54万人与2022年比下降了3.5万。
2、2022年57.48万人比去202年增加1.9万人
3、2021年49.3万人比去2020年增加3.1万人。
4、2020年364954人比2019年增长4031人。
5、2019年42.1万,比2018年增加3.9万人。
6、2018年37.43万人,比2017年增加1.67万人。
历年江西高考:2022年,江西省常住人口只有4527.98万,排名第13位。但是,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却达到了57.48万,排名第9位,甚至与常住人口6127万的安徽的考生都相差不大。
二O二三年江西高考不会缩招, 因为全国高校扩招前些年已结束,高考录取率已经很高了,所以明年的高考录取率上总体上会延续近几年来的稳定水平,大致一样,所以江西高校明年不会缩招。 2023年的江西的高考本科好像听说是没有进行缩招,大概的招生名额跟原来差不多。
随着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让孩子接受高中教育,并参加高考。因此,学生报名人数的不断增长是导致江西高考人数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适龄人口的增加也对高考人数造成了一定的推动。
高考改革也是江西高考人数大增的推动力之一。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数量和各类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多,高考考生的选择余地不断扩大,考生报名主动性提高,也使得江西高考人数大幅上升。
江西省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发达的省份,而且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高考是当地大学入学的唯一途径,江西省本地考生多,而且来自其他省份的报考人数也非常庞大,这就导致了江西省考生总数的巨大增加
江西高考一本录取率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江西高考的一本录取率仅为12.92%,位居全国倒数第二,仅次于广西的13.39%。这一数据表明,江西省的一本录取率非常低,令人担忧。此外,江西省内一本高校的招生计划也持续低迷,大部分院校的省内招生计划数不及总招生计划数的一半。文史类计划招生人数较去年减少442人,理科类计划招生人数较去年缩减801人。
江西省的高考一本录取率低、招生计划缺额严重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首先,全国乙卷中,江西省的一本和二本分数线基本都是最高的,这给江西考生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全省考生在高考中的表现优异,导致了一本录取人数不足,有近1.2万名考生上了一本线,却没有一本院校可供选择。就连提前批录取的6000多名考生,也面临着滑档、降档录取或者选择复读的困境。
其次,江西省的高校招生计划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今年江西省的本科计划招生人数为165897人,但本科上线人数却达到了183090人。这意味着近2万名考生虽然达到了本科线,却没有本科院校可供选择。
而江西一本的缺额达到了2122人,其中理工类缺额1943人,文史类缺额179人。一些高校为了弥补缺额,进行了降分补录,但补录的范围并不广泛,只有部分高校采取了这一措施。
三涯网(https://www.sanyaz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西2022高考滑档人数的相关内容。
23.1万人。根据查询江西教育局官网信息显示,2022年江西高考滑档人数有23.1万人。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母亲河为赣江而得简称,省会为南昌市。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以上就是三涯网为大家带来的2023年高考滑档人数有多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2023年江西高考滑档多少人 2023年江西高考滑档多少人如下: 1、2023年54万人与2022年比下降了3.5万。 2、2022年57.48万人比去202年增加1.9万人 3、2021年49.3万人比去2020年增加3.1万人。 4、2020年364954人比2019年增长4031人。 5、2019年42.1万,比2018年增加3.9万人。 6、2018年37
湖北高考生滑档人数有多少? 通过查询湖北官网,2022年湖北高考时,滑档人数共有2万7千多人。 高考滑档是指由于志愿填报不当,本该读一批次学校的学生只能降级读二批次的情况。假设某省理科一本线为540分,学生考了550分。 按照分数来看,该生可以读一个一本院校,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该生填报的一本学校并没有录取他(分数不够或条件不满足时),所以只能降档读二本学校。
江西高考滑档多少人 2023年江西高考滑档多少人如下: 1、2023年54万人与2022年比下降了3.5万。 2、2022年57.48万人比去202年增加1.9万人 3、2021年49.3万人比去2020年增加3.1万人。 4、2020年364954人比2019年增长4031人。 5、2019年42.1万,比2018年增加3.9万人。 6、2018年37.43万人
2023年湖北高考滑档人数 2023年湖北高考滑档人数1万7千多人。 2023年湖北高考本科滑档人数共有1万7千多人的哦。艺术本科B段共有155个计划。每年的计划数量总是不够用,这意味着艺术类至少会有2000名本科生滑档的原则情况的。 其他省份滑档人数如下: 1、山东:2023年山东高考滑档人数约为61153人。2023年山东高考一段线上线人数是308701人,根据山东本科总
滑档生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滑档概率有多大? 滑档和退档是高考录取中很常见的两个名词。退档顾名思义就是档案被退回的意思,而滑档对很多考生来说就没有那么好理解了。本期我们就来看看,滑档生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滑档概率有多大? 一、滑档生是什么意思? 1、什么是滑档生? 滑档生即滑档的考生,简单来说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填报院校的投档线,电子档案从未被投出而落榜,这样的考生就是滑档生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减少滑档风险?在整个高考志愿填报过程当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能够导致学生的报考方案存在退档的风险,为确保考生能够顺利走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及专业,将报考风险降到最低,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考生及家长必须熟知本省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弄清楚了规则等于掌握了敲门砖;2、对与考生即将选报的大学及专业要做详细了解,大学层次、地点、特色专业、历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等等,这所大学自己可选择的专业
2022高考志愿滑档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出现滑档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做好填写志愿的准备,志愿填报不当,对学校和自己的位次没有分析好填写的志愿过高,导致自己的分数达不到所填学校的标准,或者所填院校专业都出现满额。2022高考志愿滑档后可以怎么办征集志愿自愿招募是指在完成每一批录取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将向社会公布未被录取、符合成绩要求的考生的未录取高校数量和余缺计划数量,供选择和申
专科滑档可以补录。在专科录取结束后,登录各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考试院网,在网上有征集志愿学校的名单和位次,补录的时候也需要填志愿,大多为平行志愿,一般到时候各省的招生办就会发出通知,告诉考生哪些学校哪些专业会进行补录,这时候你如果没有录取上就可以填这些学校进行补录。专科滑档了怎么办专科滑档后考生可以通过征集志愿来补救。滑档往往是考生自己的分数与报考学校录取分数线相差太多,也就是说考生报考的所有院
2024-06-13 07:54:57
2024-06-08 06:39:20
2023-11-28 14:54:05
2024-04-19 12:02:05
2024-06-16 07:21:16
2024-02-18 23: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