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6:56:52 | 三涯网
最近有一位大哥直接问到: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我想有个本科文凭但又觉得到我这个年纪社会阅历最重要,学历好像没什么必要,而且30岁了再学习,好像太晚了。
其实,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而是在于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50岁的考友小编都见过,你说这晚吗?
接下来我们结合年龄,理性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疑惑可能就会明了了。
思考1:自考意味着什么?
我们参加自学考试可能是为了获得学历,或是为了方便找工作,也可能是为了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但无论目的是什么,我们都应该从自己出发,思考自考对自己的意义。
比如下面两种情况,即使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客观条件,未来工作或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主观愿望,强烈的院校情结。
如果你对某所大学有独特的向往,或者对“院校阶层”有强烈愿望,你会后悔没有实现,那么你也需要参加自考来完成情结,实现“院校阶层”的转变。
思考2:你适合自考吗?
自考能否成功一般取决于基础+学习能力+努力程度。
如果你的基础不好,平时的学习能力很一般,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自制力,这三点都不理想,那就忍不住想,你真的适合自学吗?
对于多次补考的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更多地回顾他们以前的错误。如果他们不能及时纠正,补考可能是徒劳的。这些经历是用年龄换来的;
如果你参加在职考试,除此之外,你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家庭因素,以及是否有条件让你继续参加考试读下去。
好处总结为三点:
①继续深入学习的机会:自学考试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知识;
②学历的提升和学历的提升带来的优势是真实的:起薪比专科生高,本科学历门槛高,部分大城市人才落户补贴优势...
③一个改变生活轨迹的机会:如果你继续参加考研,你也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这是一个改变生活轨迹的机会,就像高考一样。三涯网
收入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很多人只看到损失,却选择性地忽略得失。在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年龄从来都不是决定你自考的主要原因。内心的恐慌主要来自于对自己的不完全理解。
或者目标不够明确,或者对能力不够自信,会让你担心辅助的时间、精力、金钱会变成沉没成本,从而开始怀疑自己:我30岁了,有必要自考吗?
这里反问一句,不自考就不会30岁了吗?希望有疑问的同学能好好审视自己,多方面考虑,权衡利弊,答案自在心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压力下,学历的提升显得十分重要,截止2020年底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2020年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高达5452万人。
从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建议不难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继续教育,未来继续教育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
继续教育,持续深造,都将是成为社会基本需求,不过不用担心,如果你还是个迷茫,小编先带您了解成人教育的重大改动。
01学习年限延长1-2年。
目前,除自考外,高升专、专升本学制均为2.5年,高升本为5年。尽管如此,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案》进行了修改: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修业期限应适当延长,目前成人教育的学时为二年半~三年,也就是国家规定的毕业时间。
预计到2021年,学制至少会提高到2.5年-4年。近年来亦有院校陆续延长相应等级的学年制,浙江财经大学成人教育专科及本科毕业年限调整至3年,包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高校也纷纷推出,其中包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成人学历考试延长半年。
自考试本身并没有对毕业时间的限制,只要所有科目都通过就可以毕业,所以自考同学不必担心。
02报考门槛提高了。
当前学信网只能查询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关信息,但今后学信网将进行全新升级,对普通高中、中专、中职文凭等中等教育学历的查询。
除新增加的中等教育学历查询外,还新增了中考、会考和高考成绩单查询核验入口,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正规流程升学情况的发生。
至于升学方面,如要提升专科,则需具备学信网可查的高中或中专学历,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同学来说,情况十分严峻...到时,如果我们想要报读大专文凭,可能要求我们提供学信网可查的高中或中学学历。到那时,如果我们没有中专毕业证书,但又想要升学,就更难了。
此外,2022年湖北自考本科报名门槛提高:自考本科报考时需要提供大专毕业证。这预示着通过专本套读拿本科学历的捷径会结束。以后想要自考本科学历,必须先要考取专科文凭。
03先考试再入学
当前,我国可以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成人高考等途径来提升学历,这三种途径都是独立的。以后,这三个学历提升平台可能就将完成合并工作,也就是说,我们所面对的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来提升学历都要参加全国统考,考试后按录取分数进行入取,未过录取的分数线也不给予录取。
就是由60分及格的等级考试改为择优录取,严格把关,全面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每个院校实行定额招生,竞争大,被录取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04取消专科层次提升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管理办法”规定:没有举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不再举办专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
近几年,已有许多本科院校停止了成人继续教育的招生工作,部分院校不再开设高起专、高起专层次的成人继续教育。
05提升难度加大
当前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不管是考试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比较简单和“宽松”,但正因为如此,造成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后一种学历歧视现象。
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发布相应的“不歧视”的通告,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往后的成人教育无论上课、作业、考试都将与毕业挂钩,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总而言之,为了提升继续教育的含金量和学历地位,后期难度与门槛都将会不断提高。
每次改革都会使成人教育的含金量增加,而且难度加大,所以同学们趁新政还没有实施,赶紧报名吧~。
06一部分专业停考。
为了保障就业质量,不少高校已停止高起专、高起本层次的学历提升项目,并缩招专业。以后通过自考能够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将越来越窄。
总之,随着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于继续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各项学历教育工作也越来越严格,要想像以前那样快速获得学历,或者幻想通过“特殊”手段获得学历,已经越来越无路可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注重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才是正确提升自己的手段。毕竟,一切命运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注了价格。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 最近有一位大哥直接问到: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我想有个本科文凭但又觉得到我这个年纪社会阅历最重要,学历好像没什么必要,而且30岁了再学习,好像太晚了。 其实,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而是在于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50岁的考友小编都见过,你说这晚吗? 接下来我们结合年龄,理性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疑惑可能就会明了了。
什么是自考本科?有哪些优点? 自考本科是在职成人提升本科的重要方式,对于自考本科还有少部分人还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自考本科?有哪些优点?那么今天小编将带大家一同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自考本科? 自考”全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自我学习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因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自考学历被认为是全日制学历外含金量最高的学历形式
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 最近有一位大哥直接问到: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我想有个本科文凭但又觉得到我这个年纪社会阅历最重要,学历好像没什么必要,而且30岁了再学习,好像太晚了。 其实,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而是在于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50岁的考友小编都见过,你说这晚吗? 接下来我们结合年龄,理性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疑惑可能就会明了了。
大专在读可以自考本科吗? 现今社会聚集着各种高学历人才,仅有大专学历想要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大专在读的学生来说,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些人想要在大专在读期间提升本科学历。 如今专升本,除了统招这条路以外,还有成人学历这种方式,其中自考是大家较为关注的。 那么,大专在读可以自考本科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大专在读可以自考本科吗? 如果你还没有从大专
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 最近有一位大哥直接问到: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我想有个本科文凭但又觉得到我这个年纪社会阅历最重要,学历好像没什么必要,而且30岁了再学习,好像太晚了。 其实,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而是在于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50岁的考友小编都见过,你说这晚吗? 接下来我们结合年龄,理性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疑惑可能就会明了了。
大专在读可以考自考本科吗? 虽然在读大专在临毕业时是可以报考全日制专升本的,但是全日制专升本考试有难度不说,要住校,学习方式跟全日制本科一样,还要上几年学才能本科毕业。所以就有考生问到:大专在读可以考自考本科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专在读可以考自考本科吗? 可以,自考本科的报名条件限制很少,不限年龄、不限学历,而且自考本科只有考籍没有学籍,所以不会造
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 最近有一位大哥直接问到: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我想有个本科文凭但又觉得到我这个年纪社会阅历最重要,学历好像没什么必要,而且30岁了再学习,好像太晚了。 其实,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而是在于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50岁的考友小编都见过,你说这晚吗? 接下来我们结合年龄,理性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疑惑可能就会明了了。
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 最近有一位大哥直接问到:30岁还可以自考本科吗,会不会太晚了?我想有个本科文凭但又觉得到我这个年纪社会阅历最重要,学历好像没什么必要,而且30岁了再学习,好像太晚了。 其实,这不是晚不晚的问题,而是在于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精力。50岁的考友小编都见过,你说这晚吗? 接下来我们结合年龄,理性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你的疑惑可能就会明了了。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3-04-14 18:09:11
2024-01-16 02:00:30
2024-06-17 05:32:18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