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备考 > 正文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2022年高中英语语法总结

2023-03-16 12:28:17 | 三涯网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原理内容:(1)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2)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8、矛盾(客观性)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1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13、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4、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1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16.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中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哪些考点2016年高考政治价格有哪些考点高中政治投资理财的选择有哪些考点高中政治企业和劳动者有哪些考点2016年高考政治政党制度有哪些考点

2022年高中英语语法总结 13个必背的语法考点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英语语法有哪些,必背的语法考点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高中英语语法都有哪些

基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先后的词叫数词。

1.基数词的构成:

1-10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11-19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20-90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 100

100 a/one hundred;

1,000 a/one thousand;

1,000,000 a/one million;

1, 000,000,000 a/one billion = a/one thousand million

2. 基数词的用法

1)作主语:

Three will be enough for us.

三个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

Two of the girls are from Tokyo.

这些姑娘中有两位来自东京。

2)作宾语:

Four people lied for this job, but we only need one.

四个人申请这工作,但我们仅需一人。

3)作表语: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over 1.3 billion.

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

I’m twenty while my brother is sixteen.

我二十岁,我弟弟十六岁。

4)作定语:

We have 300 workers in our company.

我们公司有三百名员工。

Forty stud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interview. 四十名学生参加了这次采访。

5)作同位语:

You two clean these seats.

你们两个打扫这些位子。

Have you got tickets for us three?

有我们三个人的票吗?

序数词

表示顺序或等级。

1. 序数词的构成:

1-10: first 1st; second 2nd; third 3rd; fourth 4th; fifth 5th; sixth 6th; seventh 7th;eighth 8th; ninth 9th; tenth 10th;

11-19: eleventh 11th; twelfth 12th; thirteenth 13th; fourteenth 14th ;fifteenth 15th; sixteenth 16th; seventeenth 17th; eighteenth 18th;nineteenth 19th;

20-90: twentieth 20th; thirtieth 30th; fortieth 40th; fiftieth 50th; sixtieth 60th;seventieth 70th; eightieth 80th; ninetieth 90th;

≥100:

100 hundredth;

1,000 thousandth;

1,000,000 millionth;

1,000,000,000 billionth

2、序数词的用法

1)作主语:

The second is what I really need.

第二个是我真正需要的。

The first bottle has been full but the second is empty.

第一个瓶已满,但第二个还空着。

2)作宾语:

I got a third in biology.

我生物得到了第三名。

Do you prefer the first or the second?

第一个和第二个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3)作表语:

I will be the first to support you and the last to oppose you

.我将是第一个支持你的人,也是最不会反对你的人。

Columbus was the first who discovered America.

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

4)作定语:

I’ll try a second time and see if I can do it.

我还要试一次,看看我能否做得了。

Take the first turn to the right and then the second turn to the left and you’ll get there.

在第一个转弯处向右转,然后在第二个转弯处向左转就到了。

5)作状语:

He came second in the race.

他在赛跑中得了第二名。

It was a snowy day when we first met.

我们初次见面时是一个下雪的日子。

3、 序数词前冠词的使用

1) 明确指明了先后顺序或一系列事物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时,序数词前用定冠词。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that I have been in London.

这是我第二次来伦敦。

Alva is the fifth child of the Whites.

阿尔瓦市怀特家的第五个孩子。

2) 表示“又一、再一”,不强调顺序时,序数词前用不定冠词。

You have bought four toys today. Why do you want to buy a fifth one?

今天你已经买了四个玩具了,为什么还想再买一个呢?

I failed again, but I will try a third time.

我又失败了,可是我要再试一次。

3) 序数词前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或其他修饰语时不用任何冠词。

My first five years of childhood was spent with my grandparents.

我五岁前是和祖父母一块度过的。

Mrs. Black’s second child is a genius.

布莱克夫人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天才。

4) 序数词与名词构成复合形容词时,冠词由被修饰词而定。此时序数词是复合形容词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前面的冠词完全由这个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而定。

This MPV car is a second-hand one.

这辆商务车是二手的。

Habit is second nature.

习惯是第二天性。

5) 序数词还可作副词,此时不用任何冠词。

First I am short of money; second I haven’t enough time.

首先我缺钱,其次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6) 序数词用在表示“每隔……”的every 后,其前不用冠词。

every second day 每隔一天

every fifth day 每隔四天

every second line 每隔一行

7) 某些固定搭配中序数词前不用冠词。

first of all 首先

at first 起初

at first sight 乍一看,第一

数词的用法

1. 分数:表示分数时,分子须用基数词,分母须用序数词。

(分子是1以上的任何数时,作分母的序数词要用复数形式。)

1) 真分数通常用英语单词表达。

one-fourth 四分之一

two-fifths 五分之二

a quarter 四分之一

2) 分子和分母的数目较大时,两者都用基数词,之间用over/by/out of/in 连接。

Seven over/out of/in twenty of the students have passed the flight test.

二十个学生中有七个通过了飞行测试。

3) 带分数:“整数+ and + 分数部分”。

Two and a quarter inches of rain fell over the weekend.

周末期间的降雨量达二又四分之一英寸。

2. 小数:小数总是用阿拉伯数字表达。小数点后不论有多少位都不能用逗号分开,但小数点之前的数依然按照三位一个逗号的原则书写。

0.786432 120,372.428

注意:小数点前的数按普通基数词的读法读,小数点后的数每一位都要单独读。

15.503 读作fifteen point five zero three

0.05 读作zero point zero five

3. 百分数:百分数中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后接percent或百分号(%),在专业统计或表格中常用%代替percent,在句首时则用英语单词书写。

I have invested 40 percent of my income.

我把40%的收入用作投资了。三涯网

Farmers’ income has increased by 30%.

农民的收入已经增加了30%。

4、 倍数:表示倍数时,一倍用once,两倍 用twice/double,三倍以上用“基数词+ times”。

1)“倍数 + as many/much … as …”

My deskmate claims to have twice as many stamps as I.

我同桌声称他的邮票是我的两倍。

This computer costs three times as much as that one.

这台计算机的价格是那台的三倍。

2)“倍数 + the size of …”

用法与size相同的名词常见的有weight(重量),height(高度),depth(深度),width(宽度),age(年龄),length(长度)等。

Our playground is five times the size of theirs.

我们的操场是他们的五倍大。

This street is twice/double the width of that one.

这条大街是那条大街的两倍宽。

3)“倍数 + what从句”

The value of the house is double what it was.

这所房子的价值是原来的两倍。

People’s average income is almost five times what they earned ten years ago.

人们的平均收入是十年前的五倍。

4)“倍数 + 比较级 + than”

The room is twice larger than ours.

这间房子比我们的房子大两倍。

This ball seats three times more people than that one.

这个大厅能坐的人数是那个大厅的四倍。

5)“比较级 + than … + by + 倍数/程度”

The line is longer than that one by twice.

这根线是那根线的两倍长。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US by over 6 times.

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六倍多。

5、四则运算:

1)加法:在口语中,小数目的加法常用and代表“+”,is 或 are 代表“=”。

在正式的场合或较大数目的加法用plus代表“+”,equals或is 代表“=”。

7+4=11 Seven and four is/are eleven.

13+12=25 Thirteen plus twelve equals/is twenty-five.

2) 减法:在口语中,小数目的减法用“Take away + 减数 + from + 被减数 + and you get + 余数”

“减数 + from + 被减数 + leaves/is + 余数”

在正式的场合或较大数目的减法用minus 代表“—”,equals 代表“=”。

12-5=7 Five from twelve leaves/is seven. /Take away five from twelve and you get seven.

21-7=14 Twenty-one minus seven equals fourteen.

3) 乘法:在口语中,小数目的乘法的乘数用复数形式,用are 代表“=”。

大数目的乘法用times代表“×”,is/makes 代表“=”。

在正式的场合下用multiplied by 代表“×”,equals 代表“=”。

4×5=20 Four fives are twenty

326×238=77588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six times two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is/makes seventy-seven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eighty-eight.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six multiplied by two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equals seventy-seven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eighty-eight.

4) 除法:小数目的除法:用divided by 代表“÷”,equals 代表“=”。

“被除数 + divided by + 除数 + equals + 商”;“除数 + into + 被除数 + goes + 商”

32÷4=8 Thirty-two divided by four equals eight.

Four into thirty-two goes eight.

大数目的除法:用divided by 代表“÷”,equals 代表“=”。

216÷8=27

Two hundred and sixteen divided by eight equals twenty-seven.

6、比率:一般来说表示比率都用阿拉伯数字(包括句首的情况),但在非专业性的文字中,也可用英语单词的形式。

The ratio of 7 to 4 is written 7:4 or 7/4.

七比四写作7:4或7/4。

You have a fifty to fifty chance of success.

你成功的机会只有一半。

7、编号:用基数词时 名词 + 基数词 World War Ⅰ/Page 8/Room 109…

用序数词时 the + 序数词 + 名词 the First World War

8、年代与几十几岁:通常是逢十的基数词用作复数形式。表示年代的数词前用定冠词 in the 90s;表示岁数的数词前用形容词用物主代词 in one’s twenties

9、约数:

1)表示“大约”可以用about/some/around/nearly/something like/more or less,用or so 表示“左右、大约”置于数词之后。

The man in rags is about/some sixty years old.

The man in rags is sixty years old or so.

那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大约有六十岁/六十岁左右。

Peter is something like thirty.

皮特大约有三十岁。

2)“多于、超过”用more/than/over/above;“少于、不超过”用less than。

She was more than/less than forty when she got married.

她结婚时有四十多岁/不到四十岁。

3)其他

半天(小时)half a day=a half day; half an hour=a half hour

一个半 a day and a half=one and a half days

两天半 two days and a half=two and a half days

一两天……one or two days=a day or two

两三天/周/个苹果 a couple of days/weeks/les…

三番五次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ly; time and (time) again; over and over again; time after time

三年五载 from three to five years; in a few years

三三两两 in twos and threes; in knots

2022年高中语法有必背的知识点

1、as 句型

(1) as引导方式状语从句句型:“按照……;正如……”

例:As(it is)in your country, we grow wheat in the north and rice in the south.

正如(像) 你们国家一样,我们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

(2) as+形容词/副词原级+(a /an)+名词+as ;

否定式:not as/so --- as

例:He is as good a player as his sister.

他和他姐姐一样是位优秀的运动员。

(3) such + n. + as to do 如此……以致于……

例:She is such a fool as to believe what he said.

她是一个如此的一个笨蛋以致相信了他所说的话。

(4) so + adj./adv. + as to do sth 如此……以致于……

例:He was so strong as to carry the heavy box.

他是如此的强壮以致于能提起那重箱子。

(5) such...as... 象……之类的…… (接名词或定语从句)

例:He wished to be such a man as Lei Feng was.

他希望成为一个像雷锋这样的人。

(6) the same +名词+as 和……一样的…… (接名词或定语从句)

例:He is not the same man as he used to be.

他不是从前的那样子了。

(7) as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例:As is known to us, knowledge is power.

众所周知,知识就是力量。

(8)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与while意义相近

例:We get wiser as we get older.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9)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与 because的用法相近

例:As it was getting very late, we soon turned back.

因为越来越迟了,所以我们不久就回来了。

(10)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例:Child as he is, he knows much about science.

尽管他是一个小孩,但他对科学了解得很多。

2、prefer 句型

(1) prefer to do sth

例:I prefer to stay at home.

我宁愿呆在家里。

(2) prefer doing sth

例:I prefer playing in defence.

我喜欢打防守。

(3) prefer sb to do sth

例:Would you prefer me to stay?

你愿意我留下来吗?

(4)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

宁愿…...而不愿...

例句:I prefer to stay at home rather than go out.

我宁愿呆在家里而不愿出去.

(5) prefer doing sth to doing sth

例:I prefer watching football to playing it.

我喜欢看篮球,不喜欢打篮球。

(6) prefer sth to sth

例:I prefer tea to coffee.

我要茶不要咖啡。

3、when 句型

(1) be doing sth...when...

例:He was still smiling when the door opened and his wife came in.

他正笑着的时候门突然开了,他妻子走了进来。

(2) be about to do sth ... when ...

例:We were about to start when it began to rain.

我们刚要出发,天就开始下雨了。

(3) had just done ... when ...

例:I had just gone to bed after a very hard day when the phone rang.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我刚刚就寝,电话铃就响了。

4、seem 句型

(1) It +seems + that从句

例:It seemed that everyone was satisfied.

看来好像每个人都很满意。

(2) It seems to sb that ...

例:It seems to me that she is right.

我看她是对的,

(3) There seems to be ...

例:There seems to be a heavy rain.

看上去要有一场大雨。

(4) It seems as if ...

例:It seemed that she couldn't come to class.

看样子她不能来上课了。

5、表示“相差……;增加了……;增加到……”句型

(1) She is taller than I by three inches.

她比我高三英寸

(2) There is one year between us.

我们之间相差一岁。

(3) She is three years old than I.

她比我大三岁。

(4) They have increased the price by 50%.

他们把价格上涨了50%

(5) His salary has rised to 10,000 yuan per month.

他的工资已经涨到了每月10,000元。

6、what 引导的名词性从句

(1) what 引导主语从句

例:What surprised me is that everybody seemed to be very indifferent to her.

让我吃惊的是每个人似乎对她都很冷淡。

[ indifferent adj.不关心的;冷漠的]

(2) what 引导宾语从句

例:We can learn what we do not know.

我们能学会我们不懂的东西。

(3) what 引导表语从句

例:That is what I want.

那正是我所要的。

(4) what 引导同位语从句

例:I have no idea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

我不知道他们正在谈论什么。

7、too句型

(1) too ... to do ...

例:Politics is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the politicians.(=Politics is so important that it can't be left to the politicians.)

政治太重要了,不能由政治家来决定。

(2) only too ... to do ...

例:I shall be only too pleased to get home.

我要回到家里就非常高兴。

(3) too + adj + for sth

例:These shoes are much too small for me.

我穿这双鞋太小了。

(4) too + adj + a + n.

例:This is too difficult a text for me.

这篇课文对我来说太难了。

(5) can't … too +形容词 无论……也不为过

例:We 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our eyes too much.

我们再怎么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8、where 句型

(1) where 引导的定语从句

例:This is the house where he lived last year.

这就是他去年住过的房子。

(2) where 引导的状语从句

例: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He left his key where he could find.

他将钥匙放在易找到的地方。

I will go where I want to go.

我要去我想去的地方。

(3) where 引导的表语从句

例:This is where you are wrong.

这正是你错的地方。

9、wish 句型

(1) wish that sb did sth 希望某人现在做某事

例:I wish I were as strong as you.

我希望和你一样强壮。

(2) wish that sb had done sth 希望某人过去做某事

例: I wish you had told me earlier

要是你早点告诉我就好了。

(3) wish that sb would/could do sth 希望某人将来做某事

例:I wish you would succeed this time.

我希望你这次会成功。

11、 before 句型

(1) 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 宁愿做……而不愿做……

例:She would rather die than turn against his motherland.

她宁可死也不去背叛祖国。

(2) would rather have done sth 宁愿过去做过某事

例:I would rather have taken his advice.

我宁愿过去接受他的意见。

(3) would rather sb had done sth 宁愿某人过去做过某事

例:I would rather I had passed the examination last week.

我真希望通过上星期的考试。

(4) would rather sb did sth 宁愿某人现在或将来做某事

例: Who would you rather went with you?

你宁愿谁和你一起去?

(1) before sb can/ could … 某人还没来得及……

例:Before I could get in a word ,he had measured me.

我还没来得及插话,他就给我量好了尺寸。

(2) It will be +时间+ before + 还有多长时间……

例:It will be 4 years before he graduates.

他还有四年时间变毕业了。

(3) had done some time before (才……)

例:We had sailed four days and four nights before we saw land.

我们航行了四天四夜才见到陆地。

(4) had not done ... before ... 不到……就……

例:We hadn’t run a mile before he felt tired.

我们还没走到一英里路就觉得累了。

(5) It was not +一段时间+ before 不多久就……

例:It wasn’t two years before he left the country.

还没到两年他们离开了那国家。

13、用于表示过去未实现的希望和计划的句型

(1) It is /was +被强调部分+that(who)...

例:It was I who wrote to my uncle yesterday.

是我昨天给我叔叔写信的。

(2) Is/was it + 被强调部分 + that (who) ...

例:Was it your brother that you met in the street?

在街上你遇见的是你兄弟吗?

(3) Where/who/what/how等特殊疑问词 + is/was it that ...

例:How is it that you will go to visit her tomorrow?

明天你究竟怎样去看望她?

(4) do/does/did +谓语动词 (强调谓语)

例:They do know the place well.

他们的确很熟悉那个地方。

(1)would like to/ would love to have done sth.

例:I would like to have written to you.

我本想给你写信的。

(2) was / were going to do sth.(用过去将来时态表示原打算做什么)

例:Lucy was going to watch a basketball match.

Lucy 原打算看一场篮球比赛。

高考英语语法重点归纳重点

一.非谓语动词

一)不定式的常考形式:

1) 一般形式:He decided to work harder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 others.

被动形式: He preferred to be assigned some heavier work to do.

语法功能: 表示与谓语动词同步发生

2) 完成形式:He pretended not to have seen me.

被动形式:The book is said to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语法功能:表示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不定式常考的考点:

1)不定式做定语----将要发生

2)不定式做状语----目的

3)不定式充当名词功能---To see is to believe.

三)不定式的省略

1)感官动词 see, watch, observe, notice, look at, hear, listen to, smell, taste, feel

+ do 表示动作的完整性,真实性;

+ doing 表示动作的连续性,进行性

I saw him work in the garden yesterday.

昨天我看见他在花园里干活了。(强调"我看见了"这个事实)

I saw him working in the garden yesterday.

昨天我见他正在花园里干活。(强调"我见他正干活"这个动作)

" 感官动词后面接形容词而不是副词:The cake tastes good; It feels comfortable.

2) 使役动词 have bid make let 等词后不定式要省略但同1)一样被动以后要还原to

I 'd like to have John do it.

I have my package weighed.

Paul doesn't have to be made to learn.

3) help help sb do help sb to do help do help to do

四)有些动词后只跟不定式如:

want,wish,hope,manage,promise,refuse,pretend,plan, offer,decide,agree,expect allow sb to do, cause sb to do , permit sb to do, enable sb to do

force sb to do. be more likely to do love to do warn sb to do be able to do

be ambitious to do. begin to do . start to do

We agreed _______ here,but so far she hasn't turned up yet.(NMET

1995)

A.having met B.meeting C.to meet D.to have met (Key:C)

五) 有的时候to后面要接-ing形式

accustom (oneself) to; be accustomed to; face up to; in addition to; look forward to; object to; be reduced to; resign oneself to; be resigned to; resort to; sink to; be used to; be alternative to; be close/closeness to; be dedication/dedicated to; be opposition/opposed to; be similarity/similar to.

二. 动名词: 具有动作性特征的名词

1)是名词 seeing is believing

2)具有动词性特征可以带宾语 starving troops is necessary.

一)动名词的形式:

一般形式:I don't like you smoking.

完成形式:I regret not having taken your advice.

被动形式:This question is far from being settled.

二) 动名词常考的点

1)动名词做主语谓语动词为单数

2)在动名词和不定式中,做为介词的宾语是动名词

3)动名词的否定直接在其前加否定词,通过代词的宾格或所有格形式给出逻辑主语.

I would reciate_______ back this afternoon.(MET 1992)

A.you to call B.you call C.you calling D.you're calling(Key:C your calling 也对)

I regret not having taken your advice.

4)有些词后只能接动名词

admit; reciate; avoid; celebrate; consider; contemplate; defer; delay; deny; detest; discontinue; dislike; dispute; enjoy; it entails; escape; excuse; explain; fancy; feel like; finish; forgive; can't help; hinder; imagine; it involves; keep; it means; mention; mind; miss; it necessitates; pardon; postpone; practice; prevent; recall; report; resent; resist; risk; suggest; understand...

另外还有一些接-ing形式的常用说法:

it's no good; it's no/little/hardly any/ use; it's not/hardly/scarcely use; it's worthwhile; spend money/time; there's no; there's no point in; there's nothing worse than; what's the use/point...

三、一致关系

一)主谓一致

1. 主谓一致(与插入语无关)

1主谓的分隔原则:主谓之间可以用定语从句或者省略的定语从句分隔。

2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3随前一致:

n. + together with n2

as well as

including

along with

with / of

accompanied with / by

4就近原则:n1 or n2 +v(就近原则)

either n1 or n2

5可数n1 and 可数n2+v(pl)

不可数n1 and 不可数n2+v(pl)

例外:war and peace is… war and peace是一个整体

但是如果主语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人,同一事的时候,谓语动词用单数,这种结构的特征是and连接的两个词只有一个冠词。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

The head master and mathematical teacher is coming.

The head master and the mathematical teacher are coming.

类似的还有:law and order bread and

butter black and white

To love and to be loved is …

A lawyer and a teacher are…

A lawyer and teacher is …

6随后原则:not A but B / not only A but also B+v.(与B一致)

7百分比结构:most , half , rest , some , majority , one+persent

of+n1+v.(由n1决定

8倒装结构的主谓一致:

a)There be +n 由名词决定动词

b)Among , between等介词位于句首引起倒装结构:

Among / Between …+系动词+n. (由名词决定动词)

9The+adj的主谓一致:

a)当表示"一类人",

b)当表示某一抽象概念时

The good is always attractive.

10 To do/doing/主从+vs

*More than one+n

many a +n.

a day or two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2022年高中英语语法总结”相关推荐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考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考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4 22:10:56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5 09:19:30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8 17:33:04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4-16 00:42:21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4 04:23:08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4-15 14:55:56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3-16 07:40:14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有哪些考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 有哪些考点

高中政治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哪些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

2023-04-15 1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