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04:23:51 | 三涯网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职能
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全国人大 和地方各级人大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权力运行中体现为: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及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
地位: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要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高考历史科目有很多必背的考点,大家在考前一定要多温习这些知识,争取熟练掌握重要考点,小编整理了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如下,各位考生可以查阅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复习。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三涯网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三涯网:www.sanyazx.com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高中政治会考基础知识会考必背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高中政治知识点合集(一)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
2022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必背考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地理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高中政治会考基础知识会考必背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高中政治知识点合集(一)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高考必背历史考点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小编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点考点内容,供大家查阅。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
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历史科目知识点广泛,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为帮助大家节约时间,小编汇总了明清时期的高考历史考点,大家赶快来看吧!2022年高考历史考点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
高中政治会考基础知识会考必背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高中政治知识点合集(一)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
地理学考知识点结构图地理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2022年地理学考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
2024-07-07 03:45:22
2023-04-03 01:51:47
2024-06-08 06:39:20
2024-01-16 02:00:30
2023-04-14 18:09:11
2024-01-23 0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