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排名哪个比较权威?
在选择学校时,大家主要参考的依据就是大学排名。但现在关于大学排名的榜单太多,每所学校在每个榜单的排名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2016USNEWS上排名第3,而在2016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却排到了26,相差了23位!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在两三年内排名也会有一定的浮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各个大学在不同榜单上的排位差别这么大?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排名哪个更靠谱更有参考价值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各大排名的评价标准和来源。
目前公认的权威排名有四个,分别是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1、USNEWS大学排名
USNEWS是U.S. NEWS & World
Report的简写,中文名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是一本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现在专注于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信息。USNEWS从1983年开始发布美国大学和高中的排名,1985年开始每年更新一次。主要有四类排名: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National
Universities Rankings)、文理学院排名(Liberal Arts Colleges Rankings)、研究院排名(Graduate
School Rankings)、最佳高中排名(Best High Schools)。另外有针对专业的排名,比如商科相关专业、理工科专业等等。
USNEWS针对美国大学的排名比较权威且影响力巨大。它主要评估7项指标,包括本科教学声誉、保持率、教师资源、生源质量、
财政实力、毕业率和校友捐赠。
本科教学声誉(25%):来自于各大学校长、招生主任、学者、高中校长/老师给同行学校的学术打分,从1分到5分,5分代表最高。
保持率(20%):由大一新生保持率(20%)和六年毕业率(80%)组成,新生保持率是指大一新生第二年仍然就读的比例,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新生到第二年;六年毕业率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学生直到毕业。保持力的比例越高,代表学校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学需要的通向成功之路的教育。
教师资源(20%):由师生比(5%)、20人以下的小班比例(30%)、50人以上大班的比例(10%)、教师工资(35%)、拥有本专业领域最高学位的教师比例(15%)、全职教师比例(5%)
生源质量(15%):包括SAT/ACT分数(50%),毕业于top10%高中的学生人数(40%),学生被录取后接受录取邀请比例(10%)
财政实力(10%):衡量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包括教学、研究、学生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经历方面的平均花费。
毕业率(5%):自2005年以来,US
NEWS每年为大学预估一个毕业率预期值,如果学校届时的实际毕业率超过这个预估值,那么这所学校就能在这项指标获得更高的分数。这项指标展现的是学校为学生的毕业率所做的努力。
校友捐赠(5%):仅计算本科毕业与该学校的校友对这所学校的捐赠。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在2014年,USNEWS又推出世界大学排名,涵盖49个国家,覆盖多个专业领域。主要参考了10个指标,包括世界学术声誉(12.5%)、区域学术声誉(12.5%)、论文发表(12.5%)、文献引用质量(10%)、文献引用量(10%)、高质量论文引用量(12.5%)、高质量论文引用比率(10%)、国际合作研究(10%)、博士学位授予量(5%)、教授或博士学位量(5%)。
由于这些参考指标都是直接公布在USNEWS的官网上,这就给了一些学校“可乘之机”——通过快速提高某几方面的数值来提升排名。最著名的例子便是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该校在1996年USNEWS的排名中位列162,当时新上任的校长认为排名靠前对学校益处多多,于是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分析USNEWS排名背后的数学原理,然后通过招聘更多老师来降低师生比、提高国际生比例用全额学费增加财政收入等多种有效举措提升排名。所以到2013年,东北大学蹿升到了第19位,前进了一百多位,成为美国大学排名历史上提升最快的学校。(推荐阅读《美国大学玩“权利的游戏”如何赢得USNEWS排名》)更有甚者,还通过造假学生的SAT/ACT分数来提升名次,这也使得USNEWS排名饱受诟病。
2、QS世界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由英国QS公司制作和发布,涵盖世界综合大学和学科排名,以及亚洲、拉丁美洲、金砖五国三个持不同准则的地区性榜单。
QS世界大学排名参照了6个指标,包括:
学术互评(40%):来自学者/同行对该大学研究水平的调查
师生比(20%):教师-学生比,这项折射的是学校的教学资源与质量
教师引文量(20%):直观体现出教师的研究水平
雇主评价(10%):企业雇主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教师比例(5%)考察学校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
可以看出,学术同行的评议是QS评估大学的重点,但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权重过高导致常常出现A校五大学科领域都比B校高,而总排名却比B校低的怪异现象,受到很多学界人士的批评。另外,QS在声誉评价方面放了一半的比重且收集方式过于集中在欧洲,也时常遭人诟病。
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泰晤士高等教育》制作的一项世界大学排名,常简写为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自2004年起便开始与QS合作发布世界大排名,每年发布一次,但自2010年起,《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分道扬镳,开始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其中数据的收集工作由汤森路透集团完成。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方法主要是在QS排名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优化调整。将原先QS排名的六个指标扩展细分成了十三项二级指标,并调整了各自的比重。
教学与学生(30%):这项指标主要考察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包括教学声誉15%、师生比4.5%、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例2.25%、学科门类6%、教师人均学校收入2.25%
研究(30%):这项指标主要考察学校的整体研发实力,包括学术声誉调查(18%)、研究经费(6%)、教师人均论文发表数(6%)
论文引用(30%):这项指标主要考察学校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国际化程度(7.5%):国际教师比例(2.5%)、国际学生比例(2.5%)、国际合作研究比重(2.5%)
经济活动与创新(2.5%):这项指标主要考察学校的研究与工商业界的联系
泰晤士报排名受到诟病的地方在于,论文引用率占比重太大,这被认为不利于那些并非以
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因为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较易受到关注,自然比较容易被引用。
4、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由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开发的,2003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这个排名注重学术研究,评估依据主要来自6项指标:
教育质量: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
教职员素质:获诺贝尔或菲尔兹奖的教职员折合数(20%)、各学术领域获引用次数最高之科学家人数(20%)
科研成就:《自然》与《科学》期刊论文发表量折合数(20%)、获科学引文索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之论文折合数(20%)
人均学术表现:上述指标得分的人均值(10%)
ARWU的硬伤在于过多依赖于国际奖项,重理工及研究轻人文及教学素质,如果要选择偏人文的大学就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看完这些排名的解析,关于选校你有没有更清晰一点呢?其实这些看似客观的排名其实都暗藏了很多主观意识和人为可操作因素,东北大学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这些综合性的排名并不适用所有的选择,如果你想就读
金融工程、
金融数学等专业,一些专业排名比如Quantnet会更有参考价值。而如果你以后想在学术界发展,那么专业排名就显得比综合排名更为重要,因为行业内的人士都知道专业排名非常重要,代表了学生成就的高低,比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综合排名在USNews排名的前4档次共248所学校中是找不到的,但其医学排名通常都是前几名的,该校医学院毕业生绝对不愁就业。
新闻传播学的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15所,本次有14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8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2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90 10486 武汉大学 84 10003 清华大学 8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79 10559 暨南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77 10280 上海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75 10284 南京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075 河北大学 73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71 10357 安徽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70 10459 郑州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697 西北大学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69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68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66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10126 内蒙古大学 10140 辽宁大学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10167 渤海大学 63
三涯网
大学的应用物理专业究竟有多难?
我就是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今年毕业,相信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更能说明一些事情。
我是高中的时候物理很不错,也参加过奥赛。嗯。总之对于自己的物理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和你差不多的想法的,报的这个专业。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如果把大学里面的所有专业按照难学的成都排行的话,应用物理应该能排第三的。我个人感觉,除了
物理学和数学比它简单一点之外,真心没感觉到别的专业的能比这个难学。我们要学的专业课:力热光电原以及四大力学等物理基础课和你所在学校的该专业方向的课程。像我们学校是三个方向,光学、微电子和物理。先说基础课,力学还行,比较简单。热学的话,嗯,看你的智商吧。光学这个,也还行吧。电,包括电路、数电、模电等了(我们学的这三个),和其他电气类专业差不多,要求稍微简单一点。原子物理,也还行吧。不过学完这些我感觉就和其他专业所有的专业课差不多了。但是,物理最重点的四大力学还没呢。量子力学,你要是能搞懂,我感觉距离诺贝尔奖就不远了。电动力学,嗯,好bia,对我来说就是天书。我们老师完全就是推公式。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这个,热统,哎,不说了,满眼的泪啊!理论力学,到底讲的什么,我到现在毕业了都没搞懂。(物理中的理论力学和建筑他们的不一样的)。好吧,这些结束了之后,如果你能完全承受的住,而且都学的不错的话(不是考的不错),那你就很牛叉了。另外,大三分方向之后,各个方向的选修课也得学的。像什么微机原理、激光原理、微波原理与技术、单片机、传感器等课程还是需要学习的。嗯。要说的关于这个专业的就这些。
如果你决心从事物理行业的话,那么一,你家得有钱。穷学工富读理,读理你必须要读研读博做博士后,至少30岁之前,家里不要指望你赚钱,40岁之前不要指望你出成就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如果有工作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和周围环境的压力,根本坚持不下去的。第二,神马找工作之类的,不是说应用物理找不到工作,我们宿舍6个人,1个考研,3个找到工作,1个考事业编,剩下一个回家工作。看起来似乎还行的。但是实际上,工作的都不是物理方面的,我和另外一个是电气仪表类的,一个计算机编程,三个全部不是物理。应用物理找工作很难,是因为没要这个专业的,要找对口的很难。但是如果你肯定不能只找物理的工作不是?我们专业,目测干什么的都有,就是从事物理的一个都没。而且还得有近三分之一没找到工作。我们宿舍这不也算两个没着落的么?
如果你真心喜欢物理,真心想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欢迎你报考物理类专业或者数学类等理学专业。如果你只是高中的时候喜欢,对别的专业和物理这个专业也不是很了解的话,建议报考其他工科类专业。这样不论考研还是工作都不错,而理学类专业,一句话,做好毕业就失业的准备。理学专业都是纯屌丝专业的。最后一句话,如果考不上985 的物理类专业,那就别学物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