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专业 > 正文

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4-01-18 15:11:08 | 三涯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0286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相关的问题,今天,三涯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1、东南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6380元,含智能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电动载运工程、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2人;

2、东南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638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

3、东南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6380元,含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海洋信息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

4、东南大学在北京的建筑类(五年制)(6380元,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5、东南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6380元,含智慧交通智能建造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6、东南大学在北京的理科试验班(5500元,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7、东南大学在北京的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6380元,含信息工程)(等四年制理工科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二、历年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北京2022/本科批2物理必选综合
理科试验班北京2022/本科批3物理必选综合
建筑类(五年制)北京2022/本科批4物/史/地(3选1)综合
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北京2022/本科批5物理必选综合
文科试验班类北京2022/本科批5不限综合
计算机类北京2022/本科批7物理必选综合
电子信息类北京2022/本科批8物理必选综合
工科试验班(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北京2022/本科批10物理必选综合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6380元,含信息工程等四年制理工科各专业)北京2021/本科批2物理必选综合
建筑类(五年制)(6380元,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北京2021/本科批4物/地/史(3选1)综合
工科试验班(智慧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类)(6380元,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建造、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北京2021/本科批5物理必选综合
工科试验班(先进机械能源材料类)(6380元,含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2021/本科批5物理必选综合
文科试验班类(5720元,含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艺术史论北京2021/本科批5不限综合
计算机类(638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北京2021/本科批7物理必选综合
电子信息类(6380元,含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北京2021/本科批8物理必选综合
工科试验班(自动化电气测控类)(6380元,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北京2021/本科批8物理必选综合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北京2020/本科批2物理必选综合
建筑类(五年制)北京2020/本科批4物/史/地(3选1)综合
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类)北京2020/本科批5物理必选综合
工科试验班(机械能源材料类)北京2020/本科批5物理必选综合
文科试验班类北京2020/本科批6不限综合
工科试验班(自动化电气测控类)北京2020/本科批7物理必选综合
计算机类北京2020/本科批7物理必选综合
电子信息类北京2020/本科批8物理必选综合
文科试验班类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6-文科
工科试验班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2-理科
建筑类北京2019/本科批4-理科
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类)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5-理科
工科试验班(机械能源材料类)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5-理科
计算机类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6-理科
工科试验班(自动化电气测控类)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7-理科
电子信息类北京北京2019/本科批7-理科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含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动力类、土木类、数学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交通运输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类、工商管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工与制药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网络空间安全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建筑学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城乡规划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机械工程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2018/本科一批2-理科
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北京2018/本科一批3-理科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北京2018/本科一批3-理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北京2018/本科一批3-理科
信息工程北京2018/本科一批3-理科
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含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社会学、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北京2018/本科一批6-文科
文科试验班类北京2018/本科一批6-文科

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三涯网

三、东南大学学校简介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东南大学现有34个院系、87个本科专业,有3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38419人,其中本科生16785人,研究生21634人;在校留学生1994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689人。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89.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69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9个(二级数据库233个)。学校还设有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位列全国第八位;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位居全球第16位,稳居ESI世界前万分之一行列,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均位居ESI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

学校牵头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共建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级文科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

东南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3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08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431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525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803人。有两院院士16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500人。东南大学正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深入落实人才工作“一号工程”,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8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12个),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共有5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以来,51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获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0个。东南大学连续四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1项(并列全国第九)。东南大学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2年科研经费到款36.01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480件,PCT专利申请120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997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二位,有效发明专利13146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SCI、EI论文收录均列全国高校前列。2011-2021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3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近五年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当前,东南大学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2年末,学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的47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巴黎高科,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和华威大学等9所英国著名高校加入联盟。2021年,东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世界大学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今日的东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坚持瞄准前沿、服务国家、师生为本、人才为先,推进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东大气质、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以上就是三涯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三涯网。
与“2023东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相关推荐
2023东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东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东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东北大学在北京的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入学后部分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请慎重报考)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2、东北大学在北京的自动化类(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智能。入学后部分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和

2024-01-18 13:43:03
2023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南京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南京大学在北京的理科试验班(数理科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声学、天文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2、南京大学在北京的经济管理试验班(5720元,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

2024-01-18 14:59:57
2023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的审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的审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的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6、南京审计大学在北京的会计学专

2024-01-23 02:59:40
2023山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山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山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山东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软件数媒与大数据)(12000元,含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含人工智能国际班,新工科创新实验班、软件菁英班)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2、山东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5800元,含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含经济学拔尖2.0班)(薛暮桥班、彭实戈班、PPE新文科基地班等;不招收单色识别不全考

2024-01-18 15:58:02
2023东华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东华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东华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东华大学在北京的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东华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7000元,含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3、东华大学在北京的经济与贸易类(6500元,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4、东华大学在北京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东华大学在北京的社会科学试验班(6500元,含法学

2024-01-19 00:01:57
2023鲁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鲁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鲁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鲁东大学在北京的朝鲜语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鲁东大学在北京的日语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鲁东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日语北京2022/本科批1不限综合朝鲜语北京2022/本科批2不限综合法语(4400元)(只招英语考生)北京2021/本科批1不限综合朝鲜语(4400元)(只招英语考生)北京20

2024-01-21 12:42:50
2023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硕博班)(本硕博分流培养末位淘汰)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乳品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的风景园林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东北农业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学类(含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4-01-19 07:51:21
2023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2023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一、2023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的园林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的土木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的动物医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的动物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招生人

2024-01-18 23:37:42